會員動態
受惠需求板塊成長 三檔車用連接股營收可望創新高
法人看好四大板塊展望樂觀 貿聯營收年增上看七成
連接器、線材、光電子元件廠貿聯,今年元月完成併購德商LEONI旗下INBG工業應用事業群,因受惠購併效益挹注動能,加以既有產品線出貨穩定,共同推升一月營收達32.1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以及11.57%月增率、51.9%年增率雙成長佳績。貿聯一月二十一日正式併入INBG工業應用事業群,加以既有產品線出貨持續成長,帶動一月營收續創單月歷史新高,達32.13億元,月增率11.56%,年增率則達51.9%。貿聯-KY今年於半導體、資訊科技與數據傳輸、電動車等領域前景展望樂觀。此外,同時也已完成德商LEONI AG旗下工業應用事業群(LEONI IN)100%股權收購,並正式更名為INBG,法人機構預估,於INBG併入之下,貿聯-KY今年年營收可望成長將近70%水準,朝向全年五百億元營收大關全力邁進。
電動車零件需求拉貨力道強 健和興力拚Q1業績年增達標
台灣電子零組件端子廠健和興,自結去年十二月合併營收4.77億元,續創單月歷史新高,月增率12.87%,年增率達28.51%;健和興累計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達13.27億元,續創單季歷史新高。二○二一年合併營收達47.92億元,年增率40%以上,創歷年來新高;稅前盈餘10.92億元,年增率多達130%以上;稅後盈餘7.84億元,年增率高達113.54%,全年EPS為4.98元。
健和興主要以生產家電、(電動)汽機車、綠能電工所使用端子及連接器產品為主,除電動車相關產品銷售順利放量外,近幾年來,全球國家、企業同步力推節能減碳綠色風潮,綠能、儲能市場需求強勁,同步帶動健和興旗下輸電系統、變壓系統用綠能/電工相關產品,出貨暢旺。電動車相關零組件拉貨需求強勁下,健和興第一季營運展望樂觀,可望優於去年同期水準。
美中客戶需求擴大左右逢源 胡連今年營收有機會再創新高
台灣車用連接器龍頭廠胡連,去年十二月營收5.07億元,成功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7.33%;去年第四季營收為14.66億元,年增率15.10%;去年全年營收49.50億元,年增率達35.31%。胡連公布一月營收4.99億元,創下歷史次高,月增率負4.56%,年增率15.16%。胡連近年來積極跨入電動車市場應用板塊,受惠美系品牌廠客戶於中國上海擴產,法人機構指出,胡連自去年開始已供貨美系客戶,預期今年將可正式貢獻明顯成長動能;預估該客戶廠今年營收占比,將由去年的1%不到,進一步提升達三%,成為新的營運成長動能。除了電動車市場成長動能令人樂觀之外,市場法人提到,中國中汽協最新預期,中國汽車今年銷量為二七五○萬輛,年成長率5%;胡連於中國車市的自主品牌廠客戶如比亞迪、長城等,成長性優於中國整體車市水準,看好於客戶市場滲透率拉高下,預估今年胡連來自中國自主品牌廠客戶營收可望年增10%水準。法人機構預估,客戶需求顯現樂觀之下,胡連今年的產能、稼動率皆有望同步提升,預估今年營收可望年增達10%以上,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同時,預估於銅價低於去年平均之下,今年度毛利率也將可優於去年水準,有望站上三八%,全年獲利將強勢挑戰賺一個股本左右。
總體經濟
我今年經濟成長率估4.42% CPI年增率上衝至1.93%
主計總處2月24日指出,我國出口金額可望持續增加,加上國內投資動能強勁,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42%,較去年11月預測值4.15%,上修0.27個百分點。不過,主計總處也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93%,較去年11月預測的1.61%,上修0.32個百分點。主計長朱澤民表示,俄烏開戰目前對我國經濟成長影響不大,因為國際間對我國的晶片需求仍是處於供不應求的情形,預估我國的出口和投資將不會受到影響。至於CPI部分,朱澤民坦言,確實要密切關注俄烏開戰後的影響,先前有將國際原油上漲因素納入,目前觀察CPI年增率的變化是第2季應會下跌一點,但還是會超過2%,第3季會慢慢收斂,第4季可能來到1%。但,俄烏開戰之前未納入預測模型,也無法納入預測模型。朱澤民指出,目前並不曉得俄烏開戰的戰爭規模,以及國際外交斡旋情形,也不知道會打多久?尚無法評估俄烏開戰對台灣的衝擊。
台幣爆量 貶破28元大關
烏俄開戰拖累全球金融市場,台北匯市2月24日罕見爆量重貶,外資昨日瘋狂賣股逾530億元後大舉落跑,估計一日匯出逾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終場重貶1.39角、貶破28元大關以28.023元作收 ,創逾四個月新低。眼見匯價貶破28元整數大關,出口商蜂擁進場拋匯,匯市一日爆出29.435億美元巨量,創兩年半最大。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日大幅上漲0.68%,放眼非美貨幣,除具有避險功能的日圓外,其餘貨幣走勢全盤皆墨。其中,新台幣單日貶值0.5%,較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貶幅0.73%、星元貶幅0.66%來得輕微,人民幣更抗跌,僅微幅貶值0.02%。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展開軍事行動,外資昨日在台股上演大逃殺,熱錢如潮水般源源不絕流出,使新台幣匯率一度重貶逾1.5角;隨後在央行進場調節與出口商拋售外匯下,終場貶值1.39角、收在28.023元。觀察新台幣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最新報價,1個月期目標價由27.841元,迅速滑落至28.01元,顯示海外法人預期,新台幣匯率短期易貶難升。交易員指出,受到俄烏爆發戰爭影響,新台幣匯率昨日應聲貶破28元大關,出口商與外資「你丟我撿」,匯市爆出近30億美元的成交巨量,不過外資匯出力道略勝一籌,新台幣匯率罕見重貶逾1角收盤。
電子資訊
筆電面板H1存修正風險,全年出貨估年減6%
據TrendFoce研究分析,去(2021)年全年筆電面板出貨量創下歷史新高,達2.82億片,年成長率25.1%;去年上半年需求由疫情帶動,以消費性筆電和Chromebook為主;下半年隨著歐美陸續解封回歸正常工作,需求則由商用機種接棒,持續支撐全年筆電面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TrendForce認為,今(2022)年第一季至第二季筆電面板出貨量將可能迎來修正,預估第一季出貨量約6,790萬片,季減9.7%;第二季出貨量下滑至6,140萬片,季減9.5%。除了傳統淡季帶來的影響,修正原因還有兩點,其一是品牌端庫存升高,由於歷經過去兩年面板缺貨,去年品牌端為避免斷鏈而持續購入面板,正常來說庫存應為4-8週,然目前已有部分品牌庫存已高達8週;其二,由於筆電整機所需的零組件眾多,若缺一整機就無法組裝出貨,受限於齊套料問題,導致筆電整機出貨成長幅度小於面板出貨成長幅度,進而使筆電面板轉為供過於求。儘管如此,TrendForce特別提到,由於筆電面板利潤仍優於液晶監視器(Monitor)面板和電視面板,故面板廠仍想增加筆電面板供給。然而,面臨筆電面板出貨可能修正的情形,面板廠將可能因此累積更多庫存,並加深筆電面板的跌價壓力。展望今年,TrendForce表示,上半年受品牌庫存調整影響,將不利面板出貨表現與價格走勢;下半年品牌廠對於筆電整機銷售計劃仍積極,加上面板價格下滑將減輕品牌整機的成本壓力,預期品牌廠在旺季的銷售表現仍值得期待,助益筆電面板拉貨動能可望因此回溫。綜上所述,目前預估今年筆電面板出貨量將達2.65億片,年減6%。
英業達殖利率優;今年伺服器扮動能
英業達今(2022)年第1季NB出貨仍受長短料影響,加上步入淡季,出貨量估季減15-20%。展望後市,法人表示,儘管今年NB市場需求可能放緩,不過英業達在商用、電競機種佔比較高,預期仍有相對持穩表現,此外伺服器業務預期受惠資料中心需求提升所帶動,將會明顯成長,整體而言,今年營運仍看穩健。法人估計,英業達去年EPS有機會達接近2元,以配發率85%估算,目前隱含殖利率達6%以上。 英業達累計去年前3季EPS為1.42元、低於上一年同期的1.85元,主因上一年業外一次性處分利益較多所致,去年第4季營收1480.01億元,季增2.01%、年增17.95%,法人估計,英業達去年EPS有機會達接近2元,以配發率85%估算,目前隱含殖利率達6%以上,下檔具保護。英業達今年1月營收396.41億元,月減24.00%、年增0.66%,其中NB出貨150萬台、月減30萬台,訂單需求仍在,不過長短料問題持續影響出貨。英業達原本預期第1季NB出貨約季減low teens(11-13%),不過有鑒於1月NB出貨受長短料影響仍大,因此第1季NB出貨暫估為季減15-20%;伺服器第1季出貨則暫估季減約15%。展望後市,法人表示,儘管今年NB市場需求可能放緩,不過英業達在商用、電競機種佔比較高,預期全年NB出貨仍有相對持穩表現,此外伺服器業務預期受惠資料中心需求提升所帶動,將會明顯成長,整體而言,今年營運仍看穩健。伺服器方面,預期英業達今年品牌伺服器營收估持平或小增,成長動能主要來自資料中心,包括北美以及中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需求都十分強勁,且今年Intel、AMD都將推出新平台,有助於刺激伺服器市場持續增長,帶動英業達出貨增溫。
百大創新機構 工研院上榜
全球專業資訊服務商科睿唯安(Clarivate)2月24日公布2022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重視專利的工研院、友達、台達電均入選。其中,工研院以專利獨特性勝出, 第六度獲頒此殊榮。友達與台達電則都是首度入榜。2012年起,科睿唯安每年針對全球企業的專利資產進行分析,進而發布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表揚這些頂尖機構卓越的創新成果,評選標準包含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五項。工研院已連續五年,第六度獲獎,是亞太地區獲獎最多次的研究機構,獲獎次數亦居台灣機構之首。科睿唯安智慧財產與創新研究副總裁Ed White表示:「今年全球僅三間研究機構入選百大創新機構,工研院是其中之一,分析顯示其在全球布局的廣度和在多個主要經濟體取得專利權,積極投入全球科技發展,並創造優異創新成果。」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在跨領域創新研發布局上,本次獲獎報告顯示工研院具有國際影響力。整體而言,工研院專利具有三大特色,包括:一、高度創新,發明專利比例高達98%;二、國際布局,國外專利申請量為國內申請量近二倍。三、專利品質高,引證次數為國際常見衡量專利品質標準,相較其他國際研發機構,如:德國夫朗和斐協會、美國史丹佛研究中心等,工研院近五年高引證專利總件數高居第一,顯示工研院專利在所屬領域具有國際高度影響力。友達、台達電同為此次獲獎的台灣企業。友達表示,該公司20多年來以卓越研發實力與穩健專利布局,創造產品差異化,取得市場致勝關鍵,今年獲得此殊榮,彰顯友達於前瞻研發的影響力與優勢。台達電指出,集團鼓勵員工創新,每年表揚優異的創新成果、並提供專利申請與獲證獎勵。截至2021年底,台達電於全球專利獲准總數已累積超過13,000多件。
俄烏戰火起 PC鏈關心盧布匯率變化
俄烏開打,引爆國際制裁聲浪,台灣的雙A宏碁、華碩在俄羅斯業務龐大,市場憂心制裁恐影響相關營運。PC相關供應鏈宏碁、和碩、廣達、英業達2月24日都表示密切觀察,電競大廠微星則表示,去年美洲市場賣的最好,歐洲市場也很重要,俄羅斯占比很小、影響不大。宏碁、華碩在俄羅斯市場稱雄多年,市場關注制裁可能影響產品進出口,盧布重挫也會影響雙A當地報價以及收付款。宏碁指出,密切觀察後續情況。至於盧布匯率問題,宏碁說,集團全球營運涉及多種貨幣,在財務上多有積極進行避險,匯率的影響降到最低。華碩則至截稿前都未對俄烏戰事影響提出回覆。但華碩先前在烏俄衝突時表示,營運正常,會做彈性避險,估計仍在可控範圍。如果有重大影響或是證交所要求就會主動發布重訊及說明。
俄烏開戰 工研院:長期留意排擠效應影響產業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各界憂心恐造成產業鏈斷鏈危機。工研院認為,與台灣比較相關的是半導體與手機兩大產業,預期短期影響有限,應注意後續引發的排擠效應影響。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全球鎳、鈀、氖等金屬及氣體主要出口國,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各界憂心恐引發半導體、電動車、不銹鋼及智慧手機4大產業斷鏈危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經初步盤點,儘管鎳、氖等金屬及氣體可能影響電動車和不銹鋼產業,不過台灣的半導體與智慧手機產業產值相對大很多,尤其半導體供應持續短缺,可能面臨的影響格外受到關注。蘇孟宗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都不是台灣在鎳、鈀、氖等金屬或氣體主要進口來源,且台灣業者都準備有第2供應來源,預期短期供應鏈所受影響小。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說,鎳、鈀、氖等金屬及氣體在半導體製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晶片製造雷射應用或感測器、記憶體、極紫外光設備、曝光或蝕刻製程都是關鍵材料。劉佩真表示,俄羅斯及烏克蘭的金屬及氣體出口若受阻,將對美國半導體影響相對比較大,因為目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有90%氖是由烏克蘭進口,35%鈀由俄羅斯供應,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比較有斷鏈疑慮。反觀亞洲半導體業者,劉佩真指出,相關金屬及氣體還能由日系廠商取得,在鈀、氖等關鍵材料上取得相對比較無虞,或許未來亞洲半導體還能夠獲得轉單效益。劉佩真預期,俄烏衝突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可能呈現兩極化現象,並可能使得全球半導體晶片荒緩解的時間遞延。劉佩真說,長遠來看,俄烏衝突若影響鈀、氖等關鍵金屬及氣體出口,還是會對於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供給端產生比較不確定的因素蘇孟宗表示,後續引發的排擠效應,對於台灣半導體廠是否間接造成影響值得留意。此外,台灣半導體廠的客戶是否受到衝擊,連帶影響需求趨緩,也值得進一步觀察。
亞太區新創企業 Google看好五大創業趨勢
Google 台灣今天發布了「2022 年亞太區新創企業發展趨勢」。Google for Startups 亞太區總監Michael Kim表示,現在是適合在亞太區發展新創企業的絕佳時機。許多型態多元又充滿活力的創業家正在亞太區崛起,而 2021年投注亞太地區的創投資金高達 1,650億美元。Google在亞太區與創業家們有密切合作經驗,看好人工智慧(AI)、去中心化金融(DiFi)、金融科技(fintech)與電商、醫療科技與資源永續等五大面向的創業趨勢。Google今年將在印度、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展開 Google for Startups Aaccelerator 計畫協助成長階段的新創企業,在台灣透過「智慧台灣計畫」,推動孵創計畫,持續與具有共識的民間和公部門合作夥伴保持緊密的聯繫。Google指出,根據統計,到2021年4月,亞太區的獨角獸企業已逼近200家,僅次於美國的290家,超越歐洲的69家。亞洲多間領導地位的新創企業實際上已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Michael Kim指出,例如東南亞激發新型態商業模式靈感的Grab和一些來自東南亞的「超級應用程式」;或是積極應對全球難題的公司,例如專研預防早期失智的日本新創企業 CogSmart。他認為,人們對新型態的數位化服務需求大增,這也是適合新創企業大展身手的著力點。以東南亞為例,從疫情開始蔓延以來,已經有 6,000 萬人至少會使用一項線上服務,成為數位消費者。Google分析,仍有相當具潛力的創業領域,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基礎的去中心化金融等。以人工智慧適用多個領域,例如印尼的 Kata.ai 是對話式 AI的領導品牌,協助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使用體驗。而印度的BrainSightAI 著重醫學領域,開發可協助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師更加瞭解人類大腦的新工具。去中心化金融 (DeFi)是Google看好另一個成長中領域。去年東南亞地區的 DeFi 新創企業募集到的股權基金高達10 億美元,是 2020 年的 6 倍。韓國的DA:Ground 是讓當地人在進行投資和使用其他金融服務時更加便利。
金融科技 (fintech) 與電子商務在亞洲蓬勃發展。許多創業家致力於發展金融科技,目的是希望能讓金融服務更多元、涵蓋更廣泛的層面,同時也希望能為電子商務帶來更好的體驗。醫療科技從疫情爆發以來,相關新創企業隨之興起,印度的 Zyla透過行動應用程式為使用者提供 24 小時全天候的個人化照護服務。另外還有韓國的 Caredoc 資訊平台,專門分享長者照護資源的相關資訊。也因亞洲地區易受氣候危機威脅,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家開始關注資源永續的議題。例如印尼的 Duitin,這家新創企業負責管理印尼境內 2,000 個廢棄物管理站點。他也點出台灣的Lockists,這家新創企業提供一個交通工具共享平台,希望透過共享交通工具來降低汽車使用率,進而改善空氣品質。
5G O-RAN打亂市場規則 網通股迎新商機
隨5G應用日益廣泛,5G手機滲透率持續提高、自駕車、智慧城市等應用逐步實現之下,預期全球未來將持續加大5G基地台之佈建,只是,有別於3G、4G時代,5G興起一股O-RAN(Open RAN)趨勢,網路設備建設不再迷信於傳統大型設備商(類似愛立信、諾基亞等),而以往扮演大型設備商零組件供應台系網通廠在Open RAN獲得獨當一面的機會,可在後續長達10年的5G週期中大展身手。和之前3G、4G不同,5G O-RAN就是一個對產業造成中心化炸裂重組的關鍵,產業商機不再被傳統電信設備業者(例如愛立信、諾基亞)等把持,商機可以下放到小型網通業者,甚至是非網通業者,且因為在成本上也於營運商相對友善,故在買賣雙方都有利的前提上,5G O-RAN爆發力相當被市場所期待。O-RAN是一種新網路架構形式,全稱為開放式虛擬化無線存取網路,系統架設在雲端,電信運營商可用自行購買的白牌伺服器、交換器、小型基地台,重新佈建行動通訊架構。O-RAN可以讓運營商根據不同性能需求靈活的選擇RAN組件,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助於電信商更靈活的調配基地台來降低成本,並減低終端消費者使用網路成本,同時也可以讓設備廠直接面對電信商,提高獲利。除了佈建上的優勢外,O-RAN也是一個能支援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演算的嶄新架構,它可以讓基地台能夠在任何佈建場景支援任何垂直應用。法人認為,過去台灣網通設備廠商,大多仍是以代工生產為主,只有少數廠商在提供硬體的同時,也堅持主導產品內部的軟體自主研發、因此有能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廠商,在5G網路開放架構時代,可能較有機會爭取到第一波商機。
微軟在台資料中心 今年動工
微軟將在台灣建置的首座、同時為其全球第66座的雲端資料中心,目前正依規畫進行中。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表示,微軟與台廠緯穎合作建置首個採用兩相浸入式冷卻系統的解決方案,去年已在美國的資料中心測試運行,後續除可能導入微軟全球其它資料中心,若是適合台灣、也會引進採用。微軟去年第四季斥資約24億元,向宏泰電工購入位於桃園南崁的廠辦及土地,用作台灣資料中心位址。等宏泰依約於今年4月30日前完成搬遷後,預計就將展開相關整地作業,最快今年第二季後著手建置。不過相關具體時程,微軟目前並未有進一步說明。陳慧蓉24日出席台灣微軟2022年度計畫分享會時定調,今年將聚焦產業加速轉型、強化資安防護、創造創新能量、強化在地生態系、永續創新等五大策略方向,協助台灣企業加速上雲、創新轉型。尤其在推助產業加速轉型方面,台灣微軟鎖定包括製造業、健康照護、政府及金融等領域深化合作,將在台灣建置的資料中心更是為了讓在地受到高度法規限制的產業能有更多機會上雲,並協助具低延遲度、高規格需求的製造業提升營運績效。陳慧蓉指出,展望2022年,通膨、升息和供應鏈挑戰將持續影響產業,不過台灣有79%的企業對於未來經濟將維持成長有信心。而在疫情侵擾的近兩年間,台灣微軟在推助製造業轉型之際,也協助其從客戶成為台灣微軟夥伴,如與緯穎在5G、O-RAN及永續創新等的合作皆是實例。此外,與政府的合作也涵蓋了如首度與桃園合作建置混合雲場域、協助新竹消防局建立危機處理小組、透過雲端後台快速整合資源,另針對金融產業部分,即協助富邦人壽完成線上視訊投保系統的建置,近期還將發布與國內銀行合作建置首個虛擬稽核檢測的系統。
終端應用需求熱絡!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徵才成長逾8成
後疫情時代,不少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終端應用需求熱絡,再加上零組件供應恢復,帶動電子零組件製造業1月營收攀高,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資訊整合系統資料,今年1月各公立就服機構新登記求才人數為10.3萬人,較前一個月增加19.5%,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求才人數1.3萬人,創下近5個月新高,更比前一個月成長84.35%,也比去年同期成長25.28%。發展署指出,據發展署就業服務資訊整合系統統計,2022年1月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新登記求職人數總計5.7萬人,較上月增加0.81%,新登記求才人數總計10.3萬人,較上月增加19.50%,平均每一位求職者有1.81個工作機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創近5個月新高,新登記求才1.3萬人,相較於上月成長84.35%;較上年同月成長25.28%。釋出的職缺中以「其他製程控制技術員」、「電力及電子設備組裝人員」、「生產事務人員」為最多,合計占「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總求才人數約5成4。發展署說,包括矽格、光頡科技、恆勁科技、群創光電,分別透過台灣就業通釋出不少職缺,工作內容以生產設備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及品管員為主,如恆勁科技生產設備工程師與半導體工程師薪資最高可達50K,群創光電的製程工程師薪資最高可達53K。
伺服器鏈 短多點火
台股2月23日無懼俄烏衝突升溫影響,重登季線、18,000點關卡,盤面中小型題材電子股再現輪動格局,其中,今年展望正向、股價經過整理的金居等伺服器供應鏈點火轉強,顯示趨勢性產業下檔支撐不弱。雖然俄烏緊張情勢一觸即發,美國總統拜登更宣布對俄國首輪制裁,但短線賣壓宣洩之後,主要亞股昨日漲跌互見,未見進一步恐慌態勢,台股亦在近期資金簇擁的航運股強漲帶動下,集中、櫃買兩市同步收紅,盤面題材股或族群呈現良性輪動。上市電子股成交占比回升至五成,除了IC設計、矽智財、電子通路股以外,受惠於超大規模雲端解決方案提供者(CSP)資本支出擴增,以及5G、AI、自動駕駛、元宇宙等相關應用爆發,搭配英特爾、超微新平台推出等題材發酵的伺服器供應鏈,均為短多點火主要標的。印刷電路板上游銅箔廠金居去年每股稅後純益為6.0元,擬配發現金股息4.2元,股價在月線附近整理一段時間之後,昨日帶量強拉6.0%,收在74.2元,完成底部型態。至於銅箔基板廠台光電去年獲利創下新高,擬配發10元股息,亦激勵股價上漲3.2%,收在288元,維繫多頭格局。另外,技嘉元月營收達142億元,月增84.5%、年增36.7%,成長力道令人驚艷,法人看好第1季營收有機會突破320億元高檔,加上切入伺服器通路利基市場,今年營收占比將提升至20%,昨日股價強漲5.7%收148元,重返月線、季線,並帶動近期回測半年線的華擎反彈3.7%。奇鋐、雙鴻、建準等三檔切入伺服器領域有成的散熱股,昨日漲幅在3.4%至5.8%不等,並都站在所有均線以上,股價隨時可能有創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