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電子連接產業20210618新聞
電子連接產業20210618新聞

會員動態

電子資訊

新iPad Pro拆解 台灣零組件占比躍居第二 僅次於南韓
日經新聞拆解蘋果公司最新版iPad Pro,發現台灣生產的零組件占iPad Pro成本的兩成左右,僅次於南韓供應商,凸顯台灣供應商在蘋果高階平板的重要性升高,也靠著新興技術成功搶下競爭對手南韓的地盤。日經和研究機構Fomalhaut Techno解決方案公司合作,拆解5月開賣的12.9吋iPad Pro。報告指出,新版iPad Pro的成本估計是510美元,比上一代iPad Pro高逾30%,零組件成本占比以南韓的38.6%最高,但南韓的占比已較去年的44%稍有下滑。台廠零組件成本的占比,從1.7%躍升至18.5%,將美國擠到第三名,美國的零組件占這款平板成本的16.8%,而中國大陸(含香港)零組件以7.5%位居第四。去年日本是第三名,今年則下滑至第五名,零組件成本占比從8.9%萎縮至2.8%。新款iPad Pro搭載的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可呈現高動態範圍的內容),其關鍵零組件是台灣供應商製造。其中,台灣供應商富采為iPad Pro的LCD背光模組供應LED晶片。而該背光模組的成本估為90美元,占這款新產品總成本的兩成,也因而推高台廠零組件的占比。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共同創辦人暨亞洲負責人田村喜男說,過去三年左右,台廠大舉投資開發Mini LED的顯示技術,可能暫時在Mini LED市場處於領先。這台旗艦平板電腦的核心晶片M1,是蘋果設計與開發,因此在這份報告中歸類為美國的零組件,但M1是由台積電獨家代工生產,意味著其實台灣供應鏈對新iPad Pro的貢獻更多。另外,液晶面板(LCD)由南韓樂金顯示器(LGD)提供,DRAM及NAND快閃記憶體則由SK海力士製造。LCD成本逾100美元,DRAM和NAND的成本逾40美元。
雖然美國零組件比率跌到第三名,但對這台iPad Pro的成本貢獻,比上一代增加兩個百分點,因為這台蘋果首次支援5G的iPad Pro,搭載高通的通訊晶片。中國大陸的零組件,則有環旭電子的局部區域網絡(LAN)模組、及新能源科技(ATL)的鋰電池。至於日商Sony供應的是CMOS感光元件,村田製作所及精工愛普生也都有供應iPad Pro零組件。業界指出,若蘋果採用更高規格的電子元件,那日本的零組件成本占比可能上升,因日本在該領域的全球市占更高。
 
鴻海MIH大會 25日登場
鴻海集團衝刺電動車業務,主導的MIH聯盟6月17日發出會員大會通知信,預告下周五6月25日舉辦的「MIH Consortium線上成立大會」內容,為7月MIH聯盟正式成立獨立運作鋪路。屆時還將公布組織章程、會籍、運作和服務更新。鴻海集團大力推動MIH電動車平台,先前已預告平台將獨立運作,未來MIH會以財團法人形式運作,而非現在完全由鴻海集團主導的形式。目前全球有近1,600家廠商加入MIH聯盟,包括車用供應商、資通訊零組件供應商、電氣相關廠商、軟體開發商及雲端聯網供應商等。據了解,MIH聯盟具備提供電動車整套解決方案的能力,且角色兼具促進產業連結跟推廣新技術為主,接單會以個別廠商為主,再透過聯盟會員可提供的零組件或技術,來決定如何分享訂單、商機。MIH電動車平台聯盟執行長鄭顯聰指出,MIH電動車平台可以為客戶提供100%、80%、50%共三種合作模式。100%就是鴻海為客戶生產「貼牌車」,80%是鴻海提供底盤、外觀,車機系統由客戶負責。MIH聯盟規劃,7月正式獨立運作,10月將會發布新的EV Kit工具平台;2022年規劃推出電動大巴(E-bus),2023年C級距電動車(Model-C)量產上市等計畫。隨著MIH聯盟即將獨立運作,鴻海集團加速電動車布局。
 
特斯拉Model Y 大陸熱銷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中國大陸製造的休旅車Model Y,上月銷量成長逾一倍,顯示該車廠先前面臨的種種衝擊,未拖累需求。「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在大陸售價約從5.3萬美元起跳的Model Y,5月掛牌數達1萬2,785輛,遠多於4月的5,520輛。價格較便宜的房車Model 3,上月掛牌數也達到9,324輛,比4月的6,429輛多。北京顧問業者Sino Auto Insights董事總經理涂樂說:「一旦Model Y的產能全開,我們可能會看到Model Y與Model 3的銷售比率逼近2比1。大陸消費者喜歡休旅車和跨界車種,我認為到年底Model Y的表現會非常好。」市場先前擔憂大陸民眾對特斯拉的風評不佳,可能影響需求;在4月中旬,有民眾在上海車展抗議特斯拉車款品質不佳,引發網路瘋傳。此外,特斯拉車款此前也發生一連串的車禍。另彭博資訊上月報導,部分大陸地方政府和官方機構正在檢視職員是否為特斯拉車主,原因是特斯拉車款可能有安全疑慮。特斯拉所生產的電動車,也遭有關單位禁止進入部分軍事機關和住宅區,因其配備的鏡頭可能蒐集資料。特斯拉已向北京當局保證,在大陸境內蒐集的任何數據,都會存放在當地。另外,有網友在推特上詢問特斯拉增加超級充電站的進度,對此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16日推文回覆,正在「大幅增加」超級充電站的數量。
 
英業達看好5G應用發酵,攜微軟切企業專網市場
英業達宣布與台灣微軟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切入5G智慧工廠企業專網市場,由於企業有架設5G專網需求,英業達透過此次合作有助於建立5G專網實績,看好後續市場開拓表現;短期營運而言,佔營收大宗的NB,受到零組件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影響,今(2021)年第2季NB出貨能否達到季增高個位數看法轉趨保守,不過客戶訂單需求不減,預期第3季NB訂單需求仍有旺季水準。英業達6月17日宣布與台灣微軟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Inventec 5G Smart Factory IoT 平台建置計畫」,共同切入5G智慧工廠企業專網市場,由於企業有架設5G專網需求,英業達透過此次合作有助於建立5G專網實績,看好後續市場開拓。英業達耕耘伺服器市場很久,客戶涵蓋品牌伺服器大廠以及大型CSP業者(雲端服務供應商),之後跨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及IoT技術,於2019年開始便成立5G研發中心,並在之後建置5G專網的智慧工廠、應用5G技術至產線中。英業達透過自建智慧工廠改善製程的學習曲線及效率,打造案例實績,希望成為商業模式,進一步協助其他製造大廠建造5G智慧工廠。若企業5G專網市場能夠打開,英業達所能供應的產品就不只是伺服器,還會包括建置5G環境所需的多項設備,對營業達後續在雲端市場的拓展會帶來加分效果。短期營運而言,佔營收大宗的NB,受到零組件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影響,第2季NB出貨能否達到季增高個位數看法轉趨保守,不過客戶訂單需求不減,預期第3季NB訂單需求仍有旺季水準。伺服器方面,英業達第2季伺服器也因缺料問題使出貨有受到影響,原本估第2季出貨季增雙位數,目前下修至季增高個位數,客戶訂單需求沒有改變、下單需求持續提升,後續出貨成長幅度,取決於料件供應情況而定。
 
車用加持、鋰電池關鍵材料需求夯!25年估跳增逾1倍
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加持,帶動鋰離子電池4大關鍵材料需求夯,預估今後每年將以2位數(10%以上)的增幅呈現增長,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較2020年跳增逾1倍。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雖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不過因中國xEV市場(電動化車款;包含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等車款)自2020年後半轉趨急速成長、歐洲xEV市場也呈現大幅增長,帶動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揚升,加上疫情推升宅經濟需求,提振筆電、平板用鋰離子電持需求增加,激勵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4大關鍵材料(正極材、負極材、電解液和隔離膜)市場規模(廠商出貨金額)年增13.1%至233.22億美元。就品項別來看,2020年正極材市場規模年增8.5%至125.07億美元、負極材年增18.6%至39.43億美元、電解液年增14.4%至23.15億美元、隔離膜年增21.7%至45.55億美元。就國別市佔率來看,中國廠商在4大關鍵材料領域持續掌控壓倒性市佔率,2020年於正極材市場的市佔率達72.4%(2019年為69.5%)、負極材市佔率達80.9%(77.0%)、電解液達73.5%(71.4%)、隔離膜達62.2%(59.6%)。2020年日廠於正極材、負極材、電解液、隔離膜市場的市佔率分別為13.0%(2019年為15.6%)、12.3%(17.0%)、17.2%(19.1%)、29.3%(32.0%);韓廠市佔率為9.0%(7.8%)、6.8%(6.0%)、9.4%(9.4%)、8.5%(8.4%)。矢野指出,2021年以後車用需求將持續成為主要的成長動能,帶動鋰離子電池4大關料材料市場將持續擴大,預估2021年市場規模將年增16.1%至270.66億美元,且之後每年皆將以2位數(10%以上)的增幅呈現增長,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將擴大至500.27億美元、將較2020年跳增1.15倍(成長115%)。2021年正極材市場規模預估將年增18.0%至147.59億美元、負極材市場規模預估將年增13.0%至44.55億美元、電解液市場規模預估將年增17.4%至27.19億美元、隔離膜市場預估將年增12.6%至51.32億美元。2025年正極材市場規模預估將擴大至252.73億美元、將較2020年暴增102%;負極材預估為91.46億美元、將較2020年暴增132%;電解液預估擴大至66.06億美元、將較2020年暴增185%;隔離膜預估擴大至90.01億美元、將較2020年大增98%。
 
陸AR/VR市場2021年至2025年CAGR估達71%
根據IDC《2021年第一季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市場追蹤報告顯示》,今(2021)年第一季中國VR頭顯出貨量達到21萬台,年增32%,其中一體機產品形態占VR頭顯總量的72.7%。IDC預計,中國VR市場從今年將開始出現大幅增長,未來五年(2021-2025年)AR/VR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71.1%。IDC指出,從去年第四季開始,中國國內多家VR內容及硬體公司完成了大金額融資,A股市場中,AR/VR概念股在五月持續走強。Facebook Oculus Quest 2自去年第四季發布以來,已憑藉其強大的內容平臺和299美金起的親民價格,在北美市場成為一款現象級VR頭顯,助力VR行業繼2016年後再迎資本和話題熱潮。今年5月,中國國內VR硬體廠商接連發布新品,各型號產品在配置、定價、內容應用等方面均實現突破。IDC研究發現,VR硬體市場展現出七大特點,一、配置較上一代產品全方面升級;二、產品價格下探明顯;三、配套遊戲及內容應用逐漸豐富,影音、遊樂外需求待釋放;四、硬體廠商2B2C策略調整;五、巨頭入局時間未定;六、上下游產業鏈新入局玩家加劇競爭,供應緊缺大環境下不穩定因素仍存;七、政策支持與「元宇宙」概念大力推進VR硬體出貨。IDC中國終端系統研究部分析師趙思泉認為,VR相關話題在去年新冠肺炎疫後熱度持續不減,Oculus Quest 2在北美市場的火爆使得中國國內廠商在今年的新品價格策略也隨之進行了「強制性自願」的誠意調整。此外,中國國內硬體廠商根據自身產業鏈和技術特點,主打市場和應用場景也在伐年上半年表現出明顯的變化。而消費者能否真的為產品買單,中國國內機型是否能不負眾望複製quest 2的銷量奇跡,內容仍然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豐富的內容吸引是VR頭顯更廣泛進入消費者視野的必要路徑。
電子連接產業20210618新聞
 
美汽車巨擘競逐電動車
近幾個月來,通用汽車(GM)與福特汽車(Ford)在投資電動車的路上彼此較量,互相超車。通用6月16日宣布擴大投資電動車和自駕車,並在美國增設兩座電池廠,押注消費者將迫不及待淘汰汽油車,改開電動車。同一天,競爭對手福特表示,林肯全系列豪華車將在2030年之前電動化,或採用油氣混合車型式,包括四款純電動車。福特宣布,第一款林肯純電動車明年開賣;到2025年,零碳排車將占林肯系列全球銷售的一半。通用未詳述新車廠落腳處,但財務長賈可伯森透露,新廠規模與興建中的俄亥俄廠和田納西廠類似--這兩座廠造價各約23億美元,將分別僱用逾千人。這些新廠原先規劃在接近2030年時啟用,現在可望提前在2025年前後開始運轉,屬於通用2020-2025投資350億美元開發電動與自駕車計畫的一部分。通用也計劃把更多美國組裝廠產能撥來生產電動車。之前,通用曾預告將投資270億美元,研發電動車和自駕車,並在全球推出30款新電動車。賈可伯森表示,通用如今有意提高電動車款數量。通用已訂定目標,到2035年只賣電動客車。賈可伯森說,通用新版雪佛蘭Bolt掀背車和新款Bolt小型休旅車銷售告捷,使通用相信消費者接納電動車已來到轉捩點。據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觀察,通用和福特近來在宣布電動車投資方面動作頻頻,力圖超越對方,「有如電動車軍備競賽在底特律上演,福特和通用在綠能車潮流中尬車,拚市占率和心占率」。他說,未來十年,這個市場可望擴大到5兆美元,吸引兩大車商爭食市場大餅,通用目前暫居領先,福特則急起直追。
 
陸Q1智慧家居設備出貨年增28%、全年估增逾2成
IDC《2021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今(2021)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為4,699萬台,年增27.7%。新冠肺炎疫情消退使得市場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反彈,但各品類均受來自上游供應鏈不同幅度的影響,增長承壓。由於上游供應壓力預計將在年內持續,IDC預估,今年中國智慧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為2.5億台,年增21.1%。IDC表示,目前中國智慧家居市場處於升級調整期。產品方面,各品類均在積極發展功能、連接和場景應用的升級拓展;平臺層面,互聯平臺和語音平臺的接入率已達到較高水準,增長速度趨緩。IDC指出,中國智慧家居市場的升級需要統一化的發展,但目前離達成統一標準尚有距離,中國國內頭部玩家合作的基礎還未完全形成,一方面,中國國內手機廠商除平臺連接以外的核心軟體能力尚在起步階段,硬體生態是其目前在智慧家居市場,以及整體智慧終端市場的重要護城河,統一連接標準的推出對其而言無法轉化成操作系統或其他軟體層面的優勢;另一方面,中國國內互聯網廠商仍處智慧家居硬體邊界拓張的過程中,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存在較大空間,競爭重心還未完成向軟體服務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巨頭在設備互聯上走向合作。因此,不論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廠商,均無法在短期內達成統一的連接標準。IDC認為,雖然統一化目標尚有距離,但海外巨頭基於連接協議達成統一對中國智慧家居市場接下來的升級發展具有以下兩方面啟示,一是統一連接協議推動行業標準向互聯互通、簡便易用和安全可靠三個方向升級;二是統一標準的推出,標誌著廠商競爭轉向軟體應用能力的比拚。IDC中國分析師劉雲認為,智慧家居的核心是服務,割裂的生態連接阻隔了智慧家居市場從設備向服務化的升級,也抑制了市場成長步伐;中國智慧家居市場的統一化進程離不開廠商的積極參與,各類玩家應積極提升軟體能力、豐富應用生態,打造基於軟體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布局統一標準下的市場競爭優勢。
電子連接產業20210618新聞
 
手機品牌廠 拉貨不停歇
手機市場近期屢傳雜音,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但終端品牌業者也不敢貿然取消零組件訂單,持續拉貨,因此業者與合作通路商儘量建立庫存。外界關注,手機供應鏈如聯發科等指標廠商下半年營運表現,即可看出市況。業者指出,第2季手機終端市場需求確實部分受到東南亞與印度的疫情影響,接下來就看印度市場在解封之後的回溫狀況。同時,業界人士表示,現在手機品牌業者還不願意放掉產能,因為畢竟晶圓代工產能還是很吃緊,砍單之後就要不回來,仍需預防支援產能不足的情形,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建立庫存,現在部分料件可能已有達二個月的庫存水準。針對市場上的庫存狀況,通路業者認為,目前還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即將進入第3季傳統旺季,會有新機種陸續發表,而且下半年摺疊手機帶來的銷售買氣,應該不會太差。另外,IC設計業者也提到,在安卓陣營方面,客戶拉貨動能在6月有所分野,之前是中國大陸品牌客戶拉貨很積極,其他地區客戶拉貨動能相對保守,但是進入6月後,大陸部分品牌廠拉貨力道就有放緩跡象。IC設計業者分析,大陸市場在疫情解封後有一波買氣,但從去年至今,也已經累積不少銷售量,在過去一、二個月中,銷售情況似乎沒有先前熱絡,但究竟是買氣真的減弱,還是受制於部分產品有長短料現象,仍待觀察。至於其他地區的手機品牌廠,IC設計業者認為,當歐美市場因為解封而回溫,這些品牌廠就會受惠。
 
5G智慧手機覇主蘋果市占近30% 幾為第2名Oppo兩倍
蘋果稱覇2021年第1季全球5G智慧手機市場,但競爭對手正迅速追趕接近中。根據研究業者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蘋果具5G連網規格的iPhone第1季出貨量估達4,040萬支,搶下29.8%的全球市占,但比2020年第4季出貨少23%,空缺由競爭對手填補。排名第2的Oppo同期出貨2,150萬支,市占率15.8%,較前一季成長55%。Vivo出貨量1,940萬支,搶得14.3%的市占,三星出貨量達1,700萬支,市占率12.5%。兩家公司的銷售分別較前一季大增62%和79%。小米這一季的5G手機出貨是1,660萬支,占有12.2%的市場,比前一季成長41%。Strategy Analytics副總監Ville-Petteri Ukonaho指出,「三星新款5G手機,如Galaxy S21 5G、S21 Ultra 5G和S21+ 5G等,在南韓、北美和部分歐洲地區表現良好。與此同時,蘋果在2020年第4季大噴發(新5G iPhone 在假期期間作為禮物廣受歡迎)後,出貨相較於前一季縮水23%」。Strategy Analytics預測,2021年全球5G智慧手機出貨量的可達6.24億支,遠高於2020年的2.69億支。去年秋天,蘋果推出首款5G iPhone系列,雖然毫米波5G技術僅限於美國地區,但中國大陸有相對較慢旳6GHz以下頻段,已足夠刺激銷售增長。但新連網能力為蘋果帶來的動能,是否可以延續到傳統上在秋天發表的新機,還未可知。
 
NB面板今年出貨上看2億片
在宅經濟帶動之下,筆電面板自2020年第二季起連續五個季度保持強勁需求,今年下半年教育市場帶動的ChromeBook、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商用機種需求不減。面板廠上調全年筆電面板出貨目標,Omdia預估全年出貨上看2.73億片、年成長19%,京東方出貨預期7,550萬片、穩居市場龍頭,友達、群創出貨目標都上看5,500萬片,是筆電面板前三大供應商。2021年筆電面板延續強勁需求,第一季度筆電面板庫存也僅在4周左右的低水位。Omdia指出,在教育市場帶動之下,ChromeBook的需求預計將大幅增長至3,900萬台,年增51%。在各地解封、商業活動恢復之後,入門級筆電需求也可望恢復成長,雙雙拉抬下半年PC市場需求。PC品牌第二季和第三季持續為下半年旺季做準備,並且建立庫存水位。看好今年筆電市場的成長性,面板廠上調全年出貨目標,Omdia估計總計再增加了1,000萬片,全年出貨預估達2.73億片,年成長19% 。從各家面板廠來看,又以大陸面板廠京東方最為積極,在加計中電熊貓6代廠的出貨之後,京東方今年第一季筆電面板月平均出貨量高達650萬片,預估京東方今年筆電面板出貨量目標將增加到7,550萬片,市占率約27.61%。面板雙虎近兩年衝刺筆電面板銷售,今年都訂下了5,500萬片的出貨目標,市占率在20%以上,穩居全球前三大筆電面板供應商。京東方、友達、群創三家面板廠筆電面板市占率合計高達67.84%。LGD近年縮減LCD面板業務,筆電面板市占率下滑,不過LGD仍是蘋果主要的IT面板供應商。LGD今年筆電面板出貨目標約4,200萬片、市占率約15.36%,下半年逐步增加主流筆電面板和新的16:10面板出貨量。二線面板廠惠科、夏普、彩晶和龍騰也增加筆電面板產能。Omdia指出,筆電面板價格在2020年大幅上揚,2021上半年繼續上揚。就筆電供應鏈來看,材料價格、OEM組裝和運輸費用都在增加。部分PC品牌已經在第二季度提高了終端消費市場的電腦價格,以反映額外的成本。低價格的標案市場,在競爭產能更為不利,面板廠傾向於出貨更高規格的面板,如FHD或IPS面板,預期HD和TN面板的供應可能減少,使得入門級面板供應不足的問題浮現。
 
台灣5G三大指標 亞太區第一
Opensignal公布最新亞太地區5G網速表現,台灣分別在5G上傳、5G尖峰下載及5G影音體驗三大項,拿下第一。全球最早5G開台營運的南韓,在整體下載速度380.5Mbps拿下第一,台灣以353.1Mbps居第二,但台灣5G上傳速度51.8Mbps,領先南韓的30.6Mbps、奪下亞太區冠軍,5G尖峰下載速度847.3Mbps也領先南韓的771.4Mbps拿下第一,5G影音體驗亦拿到84.1的得分位居第一,超前南韓的82.3得分。Opensignal這項統計是從2021年3月1日統計至5月29日,Opensignal認為,亞太地區愈來愈多智慧型手機用戶接受5G服務,尤其南韓及台灣正在爭奪最快5G體驗,雖然南韓這次拿下亞太地區5G平均下載速度最快,但台灣在5G尖峰下載速度及平均平均上傳速度均取得亞太地區第一領先,南韓緊跟在後。若與4G網速相比,台灣、菲律賓的5G平均下載速度,都比4G快了10.4倍,表現最驚人,新加坡則快了2.9倍。Opensignal認為,這是在4G建設超過10年與5G建設才1~2年時間相比,未來隨著5G基地台的涵蓋更廣,5G與4G網速差距會愈來愈大。值得觀察的是,新加坡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5G服務,其5G下載速度已在亞太市場名列前茅,尤其新加坡的電信業者僅以有限的中頻段5G頻寬提供5G服務,與亞太地區其它電信公司擁有的頻譜資源相較相對有限,目前在5G平均下載、尖峰下載及平均上傳均排名第五,5G遊戲體驗更排名第二,僅次於痴迷遊戲的南韓,並超前台灣。泰國的5G影音體驗在亞太區排名第四,5G遊戲及5G語音App排名第五。相較之下,日本除了5G尖峰下載排名亞太地區第三,5G平均下載排名第五、平均上傳排名第七,5G影音、遊戲及語音App均只排名亞太市場第八,OpenSignal認為,凸顯日本的5G服務相對不成熟。
 
高殖利率當道 英業達、華碩吸睛
台股除權息旺季將至,加上6月16日美國聯準會(Fed)公布最新會議結果,暗示升息時機將提前至2023年。代工廠英業達、筆電品牌大廠華碩殖利率均在6%之上,高殖利率概念股成顯學,有望吸引資金布局。電子產業短期展望拉鋸,法人指出,具殖利率保護、今年獲利展望看佳者,可望對股價起到保護作用。代工廠英業達預計除息基準日及現金股利發放日,將落在7月中旬、8月上旬進行,今年擬配發現金股利1.85元估算,就17日股價計算,殖利率換算達7.09%。英業達首季營收1,118.48億元,年增逾26%,站上歷年同期次高。不過,營益率則較去年同期明顯彈升,毛利率則維持於4.5%,雙率雙季增,首季每股純益(EPS)0.32元,優於法人預期。展望後續營運,英業達第二季不論NB、伺服器出貨均較上季成長,估將有兩位數的季增幅,帶動其上半年營運維持逐季升溫的走勢,且後續仍有旺季表現可期。受惠旗下筆電、電競相關產品線出貨增溫,PC品牌大廠華碩5月營收409.95億元,月增4.7%、年增35.9%,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華碩亦為高殖利率指標股,去年EPS 35.8元,盈餘分配率72%,今年將配發現金股利26元,改寫歷史新高,以17日收盤價388元計算,殖利率高達6.7%。法人指出,全球筆電出貨仍逾一成年增幅之際,華碩可望持續受惠居家辦公(WFH)的強勁訂單需求,拉抬PC出貨、營收續揚,後市持續看佳。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