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湧德Q2營收估創高;轉型布局效益逐步擴大
網通與消費電子客戶需求旺,連接器廠湧德6月營收也會維持近月高峰,第二季營收創高有望,但因成本與匯率影響,毛利率先看不亞第一季。而公司也進行生產基地調整,大陸連接器生產轉以四川為主,東莞廠區轉以矽膠機構件、線材與TWS(真無線藍牙耳機)生產為主,下半年至明年貢獻都會逐步擴大;法人預估,公司今年營收先估兩位數成長,每股盈餘衝四年高峰。湧德前五月營收24.25億元,年增26.7%,第一季已創下新高,法人預期,6月營收將維持在5億元以上,第二季營收季增15-20%,連二季創下新高。而今年上半年營收成長轉強,除相對高速的2.5G以上網路連接器,佔比穩定在一成以上外,標準品需求也有增長,內部預期,因相對高速產品已逐步用到PC等個人端,未來應用將逐年增加。除網通外,湧德近年也開始交貨三星電視卡接卡連接器,本來與日廠分食訂單,在產能配合與價格競爭力突出下,據了解,目前也已取代日商成為主要供應商。不過內部也坦言,第二季營收規模雖持續走高,但因銅均價較第一季走升,對成本影響約4-5%,另台幣均價匯率也升值,可能抵銷部分產品組合轉佳與營收規模挹注,先看第二季毛利率不亞第一季,但增幅可能不是很大。展望第三季,湧德表示,與第二季相同的是,接單仍遠大於產能,但供應鏈缺料問題有增無減,仍是營收的變數。不過公司轉型的腳步仍延續,一個是子公司德洋精密以矽膠機構件為主,客戶主要為穿戴式為主,目前一個月營業額約千萬台幣左右,下半年會增加部分快消產品,第二季該子公司已有單月轉盈,全年有轉盈機會。其他非連接器佈局上,也已切入線材領域,以滿足客戶一站購足需求,初期先以技術門檻較低的機外線切入,後續逐步朝機內線靠攏,順利的話,明年第三季可望有機內線產品開始出貨;另外東莞廠目前也已生產部分TWS產品,客戶以中國大品牌廠為主,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瀚荃6月營收估優5月;Q2/Q3連續再創高可期
客戶季底拉貨還算順暢,法人預期,連接器廠瀚荃6月營收將重回月增,第二季營收確定會創下新高,只是因匯率與銅料成本影響,毛利率暫估略優首季,第三季預期仍會受惠歐美解封等效應,表現估計會優本季。瀚荃指出,以前五月已公布的營收來看,除基期低的光電應用外,包括伺服器網通與工業應用,成長幅度較大,前者年增率有五成,後者也有14%,該等應用與歐美疫情獲得控制,部分基礎建設重啟的關聯度不小,預期後續動能會延續。而6月看來,瀚荃認為,客戶季底盤點情況還算正常,預期營收將重回月增;法人認為,第二季營收將季增兩位數,再創新高。只是在毛利率方面,除本季台幣對美元的均價匯率相對較首季仍升,加上銅料成本墊高,初估第二季毛利率略高第一季,較難達到去年同期的35%以上高峰。至於第三季,瀚荃認為,筆電因過去一年基期已墊高,年初對其成長看法本來就相對保守,可能僅個位數成長,但非筆電的成長仍續看佳,以接單來看,表現續優於第二季,營收還是有機會季增、再創高峰。

總體經濟

無薪假暴衝 增至13,626人
全國三級防疫警戒延長至7月12日,持續衝擊民間消費,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急速升溫。勞動部7月1日發布最新統計,目前實施無薪假1,305家、13,626人,一周之內大增318家,人數增加3,397人;其中以住宿餐飲業暴增逾1,300人為最多。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教授李健鴻認為,無薪假情勢升高,恐怕會維持一段時間,很可能還有尚未通報出來的黑數;此外,即便7月12日之後有望微解封,餐飲業也不會馬上好轉,除了需要時間回復外,主要是因為維持防疫控管,例如控管入店人數,對很多小型餐飲業仍是很高成本,或者難以做到。勞動部指出,本期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未超過三個月,實施態樣較多的是每月休「13日至16日」,其次是「九至12日」及「五至八日」,主要是因為住宿餐飲、日照及托嬰等部分產業是受三級疫情警戒影響,而被迫停業,因此實施天數較長。住宿餐飲業是這波無薪假的重災區。勞動部官員表示,防疫禁內用,餐飲業雖轉型外賣力求生存,但營業額仍巨幅滑落,觀光景點住宿餐飲皆受衝擊,連帶伴手禮、商圈、紀念品店、批發零售業跟著受影響。勞動部統計顯示,目前實施無薪假的住宿餐飲業家數攀升至267家、4,173人,一周之內暴增92家、1,309人。批發零售業目前有321家、2,087人實施無薪假,較上周大增75家、528人。值得注意的是,醫療保健業無薪假情勢也急劇增溫,已攀升117家、955人,較上周增加436人。主因是民眾因為疫情,減少非急迫性的看診,加上日照中心及托嬰中心都是停止服務,因此實施無薪假都是長天期類型。支援服務業(含旅行社),目前實施無薪假攀升至184家、1,126人,運輸及倉儲業則有1,217人實施無薪假,亦皆較上周增加。官員並指出,這期包含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實施無薪假人數亦增至49家、587人,主要含遊樂場、休閒娛樂場所等,也都是受疫情衝擊而實施無薪假。

電子資訊

鴻海永續營運雙引擎:EPS+ESG
鴻海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今日上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提出 「 永續經營 =EPS(每股稅後盈餘)+ESG(永續投資)」 理念,認為推動 ESG將降低企業的「 隱形成本 」,在企業轉型升級及產品推動上,超前部署於 ESG 的趨勢,將能轉化商機,如集團當下正積 極推動的 「3+3」 發展策略中的綠能環保電動車就是例證。劉揚偉指出,縱使推動ESG也許增加公司的「顯性成本」,但關懷、愛護及 深耕這片土地,是身為企業公民應盡的責任,同時在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之餘, 讓年輕朋友有更多參與及見證社會發展的機會,亦使各方面利害關係人,對鴻海 更具信心也更放心。鴻海砥礪前行近半個世紀,除了專注於本業成長,追求經營思想與產業技術 的創新突破外,鴻海深知今天的成績,是靠員工的努力、供應鏈夥伴的付出、 客戶的信任與社會大眾的支持,因此鴻海一直深懷感恩心,積極回饋社會。鴻海並對主動元件、被動元件、電路板、模組、連接器、機構件、包材供應商建立管理系統,確保符合鴻海永續營運要求。
 
智慧芽公布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 英業達名列百強
近年來,隨著AI、5G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智慧製造企業顯然已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創新情報SaaS服務商智慧芽(PatSnap)日前發佈《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榜(TOP100)》,英業達(2356)名列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百強。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榜基於智慧製造技術進行全球專利檢索,包括相關企業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基礎設施、資料平臺、生產建模、製造雲和資料應用等,對全球企業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專利佈局進行成果洞察。根據智慧芽榜單數據,美、日企業在智慧製造領域優勢明顯,其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西門子公司、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分別以1741件、1580件和1081件相關專利申請數量位列榜單前三名。臺灣入榜的台積電、鴻海以及英業達三家公司均為具世界級製造水準、注重科技創新及致力智財保護的代表性企業,長期投入智慧製造領域的研發,排名分別位居第38名、第53名及第62名。榜單中有17家中國企業入榜,如國家電網、平安科技、格力電器、華為等知名企業。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表示,創新決定飛得多高,品質決定走得多遠,建立自主研發能量,積極保護智慧財產,更能強化企業的競爭力;英業達會持續深耕筆電,並注重伺服器、工業物聯網、智慧裝置、智慧家居等四大領域發展,積極開發汽車電子及醫療照護等新商機。英業達表示,公司專注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及智慧設備的設計、開發與製造,是全球最佳的系統、軟體與服務企業之一,英業達近年策略布局AI、工業4.0與5G領域,成立AI 研究中心、5G通訊技術中心、工業4.0軟體設計中心。英業達自2001年起至2020年連續20年保持臺灣發明專利申請前十名,十分注重創新研發與專利布局,同時是台灣第一批打造5G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廠商。

蔚來汽車6月交車量創歷史新高、年增近1.2倍
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NIO.US)7月1日公布6月交付數首次突破八千輛,達8,083輛、年增116.1%,創歷史新高;其中,全新蔚來ES8交付1,498輛,蔚來ES6交付3,755輛,蔚來EC6交付2,830輛。蔚來汽車累計今(2021)年第二季交付量達2萬1,896輛,年增111.9%、季增9.2%,連五季實現季成長;今年上半年蔚來已完成交付4萬1,956輛,達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95.9%。與此同時,蔚來換電站總數突破300座,超充站總數突破200座;6月30日有21座新站上線,創下單日上線新紀錄。而從第200-300座換電站,耗時77天,超越過去一整年的建設總量;在三年的時間內,蔚來已在中國全國新建近900座充換電站。
 
台廠搶車用商機 有斬獲
隨著歐美疫情逐步解封,車用晶片缺貨漸漸緩解,車用市場成為記憶體產業下一個成長動能,南亞科、華邦等台廠均積極布局,陸續都有斬獲,並將大搶商機,挹注業績表現。業界指出,車用記憶體在溫度容忍度上需有更高的臨界值,以避免行駛過程有突發故障,因此價格比消費性應用更好,比較同規格和容量的車規產品與一般商規,兩者至少有三成以上溢價,且價格也會隨著規格與細緻度上升而有倍數上漲的可能,成為記憶體的一大藍海。儘管車用DRAM有高製作難度、高生產成本的挑戰,但在高報酬與潛在龐大商機的誘因下,吸引不少供應商積極耕耘,以南亞科來說,除了擁有從DDR到DDR4、LPSDR到LPDDR4X完整的產品組合外,在製程節點上也大量導入20奈米,且擁有成熟穩定的良率。華邦在車用領域深耕超過十年,擁有多數競爭者缺乏的產品線優勢,從特殊型DRAM、行動DRAM、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SLC NAND晶片、到組合式MCP,產品組合相當完整,憑藉長期鎖定在生意穩定且獲利較高的前裝車用市場,華邦電車用相關業務已占記憶體總營收10%以上,並持續成長。全球發展電動汽車勢不可擋,法人認為下半年隨著各國疫情解封,車用晶片缺貨的窘境緩解,下半年電動汽車有機會較上半年明顯成長;從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來看,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卻逆勢成長至300萬輛,今年第1季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更比去年同期成長2.5倍,預估未來十年每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將達27%。
 
Pepper一度停產 軟銀堅稱 不放棄機器人
軟體銀行機器人事業近日透露,家用機器人Pepper去年8月一度停產,令外界質疑軟銀打算退出機器人市場,但軟銀稍早強調公司無此打算,將繼續拓展Pepper應用市場。軟銀機器人事業發言人北村表示:「軟銀絕不打算改變Pepper事業。」她澄清公司近日審核巴黎分部330名員工僱用合約只是例行公事,不代表公司打算放棄Pepper。她甚至表示:「如果Pepper走了,會有很多人感到難過。」2015年問世的Pepper是軟銀針對智慧居家市場推出的家用機器人。Pepper除了外型擬人之外,還能辨識人類臉部表情、分析情緒,也能和人類進行基本對話,起初是希望成為一般家庭的智慧管家,和智慧型手機一樣深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然而,Pepper一台定價將近2千美元,上市後銷售不見明顯成長,後來大多改以出租形式提供給醫院、學校及餐廳做為接待機器人,主要負責迎賓及指引。這段期間軟銀累積了大量Pepper庫存,導致Pepper在去年8月停產。近年諸如發那科(Fanuc)及安川電機等日本業者開發的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在全球汽車、電子零件及食品業,無奈家用機器人市場卻遲遲未起飛。本田汽車在2000年推出的Asimo家用機器人外型類似Pepper,起初也是瞄準智慧居家市場,但推出後市場反應冷淡導致公司停止研發。索尼在1999年推出的寵物機器狗愛寶(Aibo)銷路略佳,雖在2016年一度停產,但2017年又推出新一代愛寶。業界人士認為家用機器人之所以市場反應冷淡,是因為現階段的技術只能執行迎賓送客、收發餐點、資訊指引等簡單任務,但設備維護往往讓用戶付出更多成本。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廣瀨茂男表示:「時薪1千至2千日圓(約9至18美元)的人類勞工做事比機器人靈活許多,所以企業雇主認為現在還不需要用到機器人。」
 
汽車產業突圍301條款 安永建議三條路因應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7月1日舉辦汽車相關產業供應鏈線上研討會,分析汽車業可以考量的稅務優惠,特別是當業者在美國有貿易往來時,可以選擇採取三種路徑,因應301條款的潛在風險。安永國際及併購重組稅務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林宜賢表示,汽車及部分零件屬於美國301條款清單中的產品,如果進口時按美國關稅相關法規及案例判斷,進口汽車或零件屬於中國大陸原產,進口人須同時面臨一般進口關稅,以及高達25%懲罰性關稅。林宜賢表示,汽車相關零件製造商或進口業者可運用三種策略減輕關務負擔,第一條路是取得相關證明,包括美國海關原產地解釋令、申請台灣原產地證明書等,或調整產品供應鏈至非大陸地區。第二條路,可以規畫適用美墨加(USMCA)協定優惠稅率,林宜賢表示,如符合優惠產地認定規則,貨物可享一般性關稅零稅率優惠,為此須先進行可行性評估,判斷進口美國貨物,是否符合USMCA優惠產地認定條件,掌握節稅機會。林宜賢表示,要走第二條路,須取得美國海關USMCA原產地認定解釋函令,如評估結果進口貨物符合USMCA優惠產地認定條件,企業可進一步考慮向美國海關取得解釋函令,保障享有零關稅權益、降低查核風險;企業可向專業第三方單位取得合理的注意報告,在美國海關查核時出具第三方獨立報告,證明已盡相當注意義務評估合規性。第三條路,可以考慮使用美國對外貿易區,林宜賢表示, 對外貿易區一般設置在美國境內通商口岸或國際機場附近,被視為非關稅領域的經貿特區,使用對外貿易區對於企業的好處,包括關稅遞延、 復出口免關稅、降低費用、倒置關稅減免,並可降低設廠成本。安永間接稅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吳雅君指出,假如進口價格浮動大,與歷史、市場價格有差異,容易引起海關注意,像是與進口貨物相關的權利金等,疏忽未加計至完稅價格中,海關有可能進一步提起查價。
 
5G晶片戰 多了陸企對手
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翱捷科技(ASR)向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申請IPO,已獲得當地證監會通過。翱捷科技規劃,第五代行動通訊(5G)基頻晶片最快年底量產,將與高通、聯發科等手機晶片廠爭搶市場。翱捷科技成立於2015年,由大陸手機晶片廠銳迪科(RDA)創辦人戴保家創立。RDA是聯發科在2G功能機時代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後來被紫光集團合併,紫光將RDA和展訊二合一,成為紫光展銳。而戴保家自行創辦ASR,算是在手機晶片領域另尋再起,並獲得大陸當地創投和阿里巴巴投資。大陸媒體報導,ASR成立至今,先後收購南韓Alphean、江蘇Smart IC、Marvell的移動通信部門,因此取得Marvell移動通訊基頻的IP、部分產品線及成熟的基帶研發團隊。ASR申請科創板IPO,擬公開發行不低於4,183.01萬股,計畫募資人民幣23.8億元(約新台幣102億元),將用於新型通信晶片設計專案、智慧IPC晶片設計專案、多種無線協議融合、多場域下高精度導航定位整體解決方案及平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專案、補充流動資金專案。據ASR申請科創板IPO對外釋出的資料,該公司從2G到4G基頻晶片累計出貨數千萬套,其中5G基頻晶片最快將於年底量產,代表明年將與高通、聯發科等手機晶片廠爭搶市場。大陸另一家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也推出全新5G品牌「唐古拉」,其中產品代號為「T770」的晶片為6奈米5G晶片,本月搶市。法人認為,現階段仍是高通、聯發科雙強之爭,陸廠能否跟上,明年是觀察指標。
 
印度10億美元IT製造計畫合作夥伴出爐 緯創、鴻海入列
印度電子資訊產業技術部 (MeitY) 7 月 1 日宣布,戴爾 (DELL-US)、緯創ICT、Flex (FLEX.-US) 和鴻海 (富士康) 將納入 10 億美元的 IT 硬體生產獎勵 (PLI) 計畫,以加速印度生產和促進筆電、平板伺服器和 PC 的出口。印度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還有 10 家印度公司加入計畫,包括手機製造商 Lava 、 小米印度電視製造商 Dixon、神達轉投資的 Infopower 、家電製造商 Bhagwati 、Neolync、Optiemus、Netweb 等公司。根據該計畫,製造商在當地生產商品,將以 2019 年至 2020 年為基準,在 4 年內獲得額外銷售額 1% 至 4% 的現金回饋,以促進國內製造業並吸引 IT 硬體供應鏈的投資。政府表示,未來四年,這些公司預計將生產價值 1.61 兆盧比 (215.9 億美元) 的 IT 硬體。IT 硬體獲准公司建議的產量價值為 8474 億盧比,國內公司建議產量價值則為 7600 億盧比,並將帶來額外約 2517 億盧比的投資。印度政府表示,該計畫實行後,未來 4 年內有望創造 3.6 萬個就業機會,以及 10.8 萬個的間接就業機會。路透 (Reuters) 先前報導,此計畫還有助於蘋果能在印度組裝部分 iPad 。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積極推動電子業獎勵政策,促使蘋果供應商鴻海和緯創在印度擴張,也讓和碩 (4938-TW) 也在印度設立基地。莫迪的電子業擴張策略,加上印度龐大的市場,幫助該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獲陸手機品牌採用 紫光展銳擠進對岸五大
中國大陸研調機構CINNO Research調查指出,聯發科繼續保持高速成長;而紫光展銳因為受到大陸手機品牌廠榮耀採用,今年5月首度擠進大陸前五大手機晶片廠之一。自2021年3月起,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協力廠商資料機構CINNOResearch,每月發布「中國手機通信產業資料觀察報告」(簡稱手機通信產業觀察),該報告持續關注三大運營商、手機品牌商、手機供應鏈最新資料。CINNO Research調查指出,從5月排名來看,在大陸內需的手機處理器(SoC)市場方面,聯發科繼續保持大比例增長態勢,5月手機晶片出貨量870萬套,月增8%,也比去年同期大增51.9%。高通5月出貨量為770萬套,月減4%,年減近4%,出現「雙減」現象;蘋果出貨量是340萬套,月增8%,年減6.2%。紫光展銳手機晶片出貨開始拉升,主要來自於榮耀等開始採用其晶片,也逐步被其他大陸手機廠採用。
 
全球LED顯示屏市場回溫,今年產值估年增13.5%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去(2020)年全球LED顯示屏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整體產值僅達55.3億美元,年減12.8%,其中又以歐美地區需求下滑最為明顯。今(2021)年隨著整體需求回溫,以及上游零組件因短缺漲價,LED顯示屏廠商也同步調漲產品售價因應,今年LED顯示屏市場產值將可望上升至62.7億美元,年增13.5%。TrendForce補充,隨著各國疫苗施打率提升進而逐步解封,各大商業活動及運動賽事如歐洲足球聯賽、東京奧運等也陸續恢復舉行,使整體需求逐漸復甦。此外,受到驅動IC、五金建材、LED元件等上游材料成本相繼上漲影響,為維持基本獲利,包括利亞德(Leyard)、洲明科技(Unilumin)、艾比森(Absen)等LED顯示屏廠商陸續調漲產品售價。中國市場需求率先恢復,前八大業者市占合計近六成。觀察去年LED顯示屏廠商排名動向,利亞德去年海外業務受疫情影響,儘管總營收有所下跌,市占率仍達11.3%,排名全球第一;洲明科技也同樣面臨海外業績衰退,但在擴大中國市場業務比重的策略下,營收僅微幅下跌,以10.8%市占率位居第二名;強力巨彩則主要以中國市場為主,透過積極經營通路銷售,使其營收逆勢增長,位居第三名;列居第四至第八名的還包括達科電子(Daktronics)、海康威視(Hikvisi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艾比森、山西高科(Shanxi High-tech Huaye)。整體而言,TrendForce表示,儘管去年大多數廠商營收表現因疫情衝擊而有所下滑,尤其以歐美作為主要銷售市場的業者影響甚鉅,包括利亞德、洲明科技和艾比森等。然而,以中國為主力市場的業者如強力巨彩、山西高科等,自去年第三季以來需求便逐漸回溫,至第四季達到高峰,進而拉升去年前八大LED顯示屏廠商的市占至58%,相較2019年的54%上升4個百分點。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