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胡連Q3淡季不淡;銷歐Tier1廠營收貢獻逐步增
全球車用需求持續爆發,車用連接器廠胡連第三季可望淡季不淡,法人預期,本季營收將趨近第二季水準,而導入歐洲Tier1廠的電動後照鏡連接器訂單,最快本季交貨,另大電流連接器則先在中國本土品牌商用車領域,逐步擴大滲透率;法人看好在車用滲透率逐年增加下,公司今、明年營運都可望維持逐年墊高趨勢。胡連第二季營收11.73億元,季增1.38%,根據法人預期,因銅價成本反應的時間落差影響,毛利率將不及第一季但呈現年增,落在35%左右,營益率維持在兩成左右,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低點,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約4元,是去年同期約1元的四倍。胡連坦言,第二季還有少部分中國本土車廠客戶,因晶片供應不及,5、6月小規模停工,不過根據客戶預期,第三季後都可望恢復正常,不排除本季傳統淡季產線調度休假的情況,可能低於往年。法人預期,本季營收有機會趨近第二季水準,季增率落在持穩至個位數下滑間。法人也看好胡連在全球車用市場結構轉變中,加速滲透率提升。其中搭配歐洲Tier1廠的電動後照鏡連接器訂單,本季有望開始正式交貨,市場推估,因終端客戶是歐洲知名車廠,未來該單一產品的年度出貨高峰可望近整體集團營收的1%以上,且未來合作產品料號還會持續增加,貢獻將逐年提升。至於傳統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過程,胡連也已開發出大電流高壓連接器,現已導入中國自主品牌商用車,並有不少新案洽商中,法人認為,因胡連在傳統車廠的連接器知名度與滲透率穩固基礎,未來在車廠結構轉型過程也會有不小商機,大電流高壓連接器的長期成長值得期待。胡連也表示,因集團越南廠位於北越,目前疫情相對和緩,產出正常。法人預期,胡連今年營收年增25-30%,獲利增幅勝於營收,全年稅後盈餘至少將是四年新高,明年持續維持兩位數營收年增可期。
遠端商機不減 百容MFP零組件今年銷售再走揚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高,遠距生活需求延續,除 NB 銷售持續看好,多功能事務機 (MFP) 需求也在提升中,百容生產 MFP 零組件,都持續擴產因應,其中百容生產的步進馬達,估計今年銷售可以成長 50%。百容 100% 轉投資生產步進馬達的碧茂電子,已併入百容電子成為事業部門,產線已完全遷入百容在中國安徽滁州設立的新廠,新生產線也獲主力客戶完成認證。百容主管指出,步進馬達主要應用於多功能事務機,在疫情造成的遠距辦公需求下,主要客戶今年起也加大下單,今年首季出貨金額,明顯較去年同期大增 77%,依目前主力客戶下單狀況來看,2021 年百容步進馬達營收估可突破 3 億元,較去年成長 50% 以上。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台達電看好電源、電動車、自動化後勢續佳
台達電7月19日上午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董監事改選,以及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5.5元,董事長海英俊(如圖)表示,過去一年雖然有疫情干擾,但公司仍繳出營收、獲利成長的佳績,後續在居家辦公、遠距教學成為全球趨勢下,看好相關電源產品需求拉升,而電動車、儲能、自動化等市場,亦仍是長期趨勢。台達電今日股東會完成董事改選,改選十名董事(含四名獨立董事),當選董事為海英俊、柯子興、鄭崇華、鄭平、張訓海、鄭安。獨立董事當選名單為李吉仁、呂學錦、鄒開蓮、黃日燦;其中,新加入的董事面孔有呂學錦、黃日燦、鄒開蓮,海英俊表示,希望新的董事加入後能帶來新氣象。展望後市,海英俊表示,在居家辦公、遠距教學長期將成為全球趨勢下,包含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資料中心等需求拉升,看好相關電源產品需求拉升,而電動車、儲能、自動化等市場,亦是長期趨勢。其中,電動車方面,海英俊強調,仍維持快速成長,每年成長幅度可達40-50%,加上台達電跟全世界大車廠都有長期合作關係,看好電動車長期發展趨勢。而股東關注,電子供應鏈持續有缺料的問題,海英俊表示,缺料主要是IC相關產品,目前已經有和緩的趨勢,將有利於後市營運表現。此外,東南亞近期成疫情重災區,海英俊表示,集團中的泰國、印度工廠雖然都有同仁確診,但廠區內管理很嚴格,對營運雖然有些干擾,但不是很大,海英俊強調:「該出的貨也都能出,沒有問題」。
區塊鏈可管理性 聚焦
大陸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但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仍在持續。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達鴻飛表示,「區塊鏈的可管理性」是市場關注點,盼與產業端深度結合、賦能實體經濟。科創板日報報導,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的分布科技,是一家區塊鏈平台設計與研發公司,其創始人兼CEO達鴻飛則是大陸區塊鏈元老級人物。他表示,區塊鏈於2020年納入新基建,今年兩會期間被列為「十四五」規劃數位經濟重點產業。這對於大陸區塊鏈創業者而言,是最好的時代。「供應鏈金融是目前的重點方向。」然而,區塊鏈一直與洗錢、詐騙等負面標籤相關聯。達鴻飛認為,這些是行業發展初期不可避免的亂象,要思考的是如何推動行業朝好的方向發展。達鴻飛指出,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結合能夠進入大陸境內視野,還是參照海外的一些落地應用,比如美國的DTCC和澳洲的證券交易所,都在用區塊鏈來做證券登記交易方面的探索。
大陸碳中和 逼走挖礦企業
大陸推進「碳中和」,官方嚴管加密貨幣,比特幣在「挖礦」業大省內蒙古、青海、四川等重鎮陸續被封殺,大陸禁止挖礦已成定局,大陸「挖礦」企業紛紛出走,轉移陣地到哈薩克或北美地區。比特幣「挖礦」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用安裝特定晶片和軟體的電腦做大型數學題,比特幣本身就是一個擁有2,100萬組答案,算出正確答案,就可以獲得比特幣,過程像在淘金挖礦。而電腦快速運算的後面成本就是電費。大陸之前頒布的規劃中將這類比特幣挖礦行業列為高耗能行業,隨著「碳中和」的推進,關閉這些礦機,減輕其他行業節能減排的壓力。紐約時報分析,大陸此舉是為了加強金融風險控管,以確保中共重大政治會議前經濟能夠保持平穩。在此背景下,大陸礦主們紛紛選擇「出海」。BBC中文網報導,比特大陸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稱,已前往美國、加拿大、澳洲、俄國、瑞典、挪威、哈薩克、安哥拉、剛果、印尼等多個國家,尋找優質的電力資源。四川一名礦工表示,「部分礦工已經出海,很多人去哈薩克。北美地區也是很多礦工的目的地。」據悉,礦工正在湧向美國德克薩斯州,當地依靠低廉的電費正在吸引全球挖礦企業。在全球比特幣挖礦網路中,大陸礦工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大陸礦池擁有的算力就已占比特幣全網算力的65%,但目前勢力版圖逐步發生改變。此外,大陸礦機價格也出現大跌,一位礦工說,4月和5月時,一台礦機售價為人民幣4,000元左右,現在可能只剩人民幣700元,「礦機賣得像廢鐵」。虛擬數位貨幣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表示,近期,為回籠資金或減少礦機在境內滯留時間,部分大陸客戶正在轉賣機器。但礦場建設並非一蹴而就,二手市場出貨壓力很大,為了幫助行業平穩過渡,螞蟻礦機決定全球暫時停售現貨。這一輪整頓對「挖礦」行為的打擊極大。數位貨幣交易平台OKEX估計,大陸的挖礦禁令可能導致該國多達90%的挖礦活動下線。
特斯拉CCS2入台 充電便利性增
台灣特斯拉宣布7月起台灣將交付採用CCS2(歐規)充電規格的車型,同時全台超級充電站與目的地充電站,也將陸續改裝為TPC(特斯拉專屬)、CCS2雙規並行的充電接頭設計,讓台灣電動車充電規格的「門戶之見」,獲得解決的曙光。同時外電也報導,特斯拉正考慮開放超級充電站給他牌電動車使用,倘若成真,業界樂觀將有助於台灣電動車的推廣。特斯拉不僅是目前台灣電動車銷量最大的品牌,同時也擁有業界最多的29座超級充電站,且不少位於交通要道、公共設施內,成為推廣品牌的最大利器。但長期以來,特斯拉車採用TPC接頭,充電自成一格,與市面常見的美規CCS1、歐規CCS2、日規CHAdeMO、陸規CAN不同,特斯拉車可以透過轉接頭,到其他公共規格的充電站充電,但他牌電動車卻無法使用TPC規格的快充站,對其他想發展電動車的業者而言,形成另類的進入障礙。例如年初高速公路休息站充電車位的標案,由特斯拉、中興電、台達電三方合作的團隊勝出,當時市場就傳出公共充電車位將變成特斯拉車主專屬的疑慮。但隨著台灣特斯拉日前公布,第三季起將開始交付搭載CCS2規格的電動車,並在7月底前,完成全台超級充電站改為TPC/CCS2雙規並行的改裝下,讓特斯拉獨占充電站資源的疑慮獲得消除。台灣特斯拉表示,主要是因應台灣將調和國際標準採「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規範,以發展電動車基礎建設。特斯拉除第三季起開始對台灣車主交付CCS2車款外,也將於第三季針對遍布全台的目的地充電站熱點,包含百貨、商場、飯店民宿與休憩場所,新增適用CCS2規格的全新目的地充電座。不過也有業者提出,政府原本在業界建議下,積極考慮以美規CCS1作為台灣電動車的統一充電規格,如今特斯拉投下CCS2的震撼彈,是否會牽動台灣電動車統一充電規格轉向,有待觀察。
Chromebook出貨恐轉淡
受疫情帶動的教育需求,促使Chromebook自去年第二季後出貨量直至今年第一季皆已強勁年增幅飆升,惟第二季在標案出貨高峰告一段落、消費市場需求降緩,及品牌廠長短料等影響下,大幅壓縮季增力道外,傳出主要品牌廠包括惠普、宏碁、戴爾及三星等,多有下修第三季Chromebook訂單達兩位數降幅的狀況。依供應鏈業者估算,含括美系及台系品牌廠的第三季Chromebook最新出貨總量,較上半年booking的量下修了約達五成。若以個別業者來看,惠普下修後,估第三季Chromebook出貨季減幅度在兩成以下,至於Chromebook業務比重較大的宏碁及三星,下修後的季減幅恐將達三成。Stock App統計兩大研調機構Statista和Canalys的數據顯示,自去年第二季到今年第一季的Chromebook市場持穩以兩位數季增幅成長,同時連續三個季度達千萬台上下的高水位。但今年第二季在長短料情況惡化、消費通路的Chromebook銷售力道降緩等影響下,法人預估單季出貨量僅與第一季有持平表現,第三季恐因品牌廠陸續下修、出現季減走勢。另一方面,隨著品牌業者下修Chromebook出貨量後,原先供貨吃緊的零組件及惡化的長短料情況也因此暫獲紓解,ODM廠手上第三季的高毛利主流機款如電競、輕薄型及商務等筆電產品,訂單需求能見度大幅提升,預期將有助暫時縮減整體筆電供不應求的缺口。不過,Chromebook的主要品牌廠下半年手上仍有部分標案按進度出貨,另針對2022、2023年來自美洲及部分泛亞市場的大型標案,包括惠普、聯想及宏碁等品牌業者也都已有規畫。整體而言,品牌業者對於Chromebook的後市依然不看淡。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期,今年整體Chromebook出貨量仍將以4,700萬台刷新歷年新高,年成長率上看50%。其中,比重占達七成的美國依然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市場,日本則因GIGA School教育標案,占比居次、達10%左右。然隨著美國及日本的教育筆電市場滲透率逐漸趨於飽和,加上疫苗的普及率提升後,各國陸續擴大解封規模、將逐步恢復實體上課活動,TrendForce因此預估,2022年Chromebook市場將以年減逾一成幅度衰退,不過出貨量仍可達4,000萬台上下。
面板雙虎產能 加速轉進IT、車載
受市場需求減弱影響,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指出,7月a-Si/LTPS面板價格無力上漲,已連續三個月持平、部分產品價格鬆動下滑,而群創、深超、友達都加速產品轉換,減少手機面板生產,將產能轉向IT/車載類產品,LTPS面板供應商增加華南白牌市場出貨比例以穩定產線稼動。整體來看,預期第三季a-Si/LTPS面板價格將呈現小幅下降,剛性AMOLED面板受驅動IC持續供給偏緊影響,三星顯示器在6月調漲價格1美元,上調幅度約4.5%,預期7月價格持平。CINNO Research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淡季不淡,價格逐月走揚,不過在今年需求出現疲態。a-Si面板來看,部分面板廠開始加快a-Si產線調整步伐,群創、深超、友達等以a-Si面板為主的供應商已不同程度減少其手機產能,將產能轉向共用產線的IT面板、工控面板和車載面板等產品。大陸面板廠天馬與惠科攜手合作,將自2022年開始從惠科8.5代生產線採購面板半成品,再用以生產模組,以此來增強其a-Si面板的產品競爭力。LTPS面板方面,由於手機一線品牌廠第一季拉貨動能強勁,造成高庫存水位,再加上IC缺貨影響,品牌廠商開始控制面板庫存,部分產品出現少量減單,下游面板廠以增加白牌市場出貨比例及調整產品結構等方案來穩定產線稼動,主力產線仍然處在滿產狀態。整體來看,第三季a-Si/LTPS面板需求鬆動,第三季價格將緩步下滑。OLED面板來看,剛性AMOLED面板驅動IC持續供給偏緊,三星再一次提升其剛性AMOLED價格,6月面板價格相對5月上調1美元,調整幅度約4.5%。CINNO Research預估,7月和8月AMOLED面板價格受IC緊缺影響,大致上將維持在高檔水準,a-Si/LTPS面板價格將會小幅下降0.1美元。
5月電池裝機量 寧德時代掉第二
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大陸車用電池供應龍頭寧德時代5月電池裝機總量被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超越,退居至第二位。新浪科技引述報告顯示,全球5月份註冊的電動乘用車(不含公車和卡車)電池裝機總量為19.7千兆瓦時(GWh),為2020年同期的3.3倍。其中,LG能源解決方案裝機量為5.7GWh,年增3.7倍,時隔五個月再度奪得全球龍頭寶座,寧德時代則以4.8GWh居次。市占方面,LG能源解決方案5月份市占率為28.7%,寧德時代則占有24.5%,其後排名依序為松下的16.9%、比亞迪的7.1%以及三星SDI的5.1%。SNE日前曾估計,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到2023年時將達406GWh,但屆時動力電池供應預計僅有335GWh,市場缺口約18%。
不受疫情影響 產業加碼投資桃園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企業也積極布局,尤其加碼在台投資金額,桃園市經發局統計,在桃園市金額達到2,460億元,可以創造就業人數達2萬3千多人,投資產業類別包括電子零組件等。全球依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考驗,部分產業衝擊相當大,營收衰退,有的產業不受影響,反而持續加碼力道投資,其中,台商在回台投資、企業根留台灣、中小企業投資等方案,選擇桃園市為最佳地點之一,主要是有機場、產業聚落及供應鏈完整等優勢,因此,持續有產業進駐桃園。為了服務台商企業投資,桃園市經發局辦理相關的招商,介紹投資環境、發展現況及未來產業用地規劃開發,以及提供廠房土地最新資訊。最近3個月的投資件數,經發局招商科說,華福食品在桃園市大溪廠,新增智慧產線;聚紡公司在觀音工業區興建廠房,建置高階精密染整、智慧自動化塗佈生產線;北田食品龍潭興建廠房,新增智慧化產線與包裝線;萬越鋼鐵擴大投入桃園既有廠房導入智慧製程、智能感測及數控網絡;凱桃汽車中壢區新建VOLVO中壢智慧電能旗艦店,導入VOLVO新一代智慧車廠管理系統及電動車互聯智能充電站。另外,經發局招商科表示,全球前3大伺服器廠美超微(Supermicro)將在今年9月落成八德第2期廠房,未來每年就能生產100萬套伺服器。經發局統計,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共12,747億元,統計目前桃園市獲投資包含「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共2,460億元,佔全部投資金額近20%,全台第一。
7月手機平板液晶面板價格 較6月下滑
研調機構群智諮詢今天公布7月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面板報價調查,較6月小跌。群智諮詢表示,7月智慧手機傳統液晶面板價格來到轉折點,呈下跌趨勢;其他各技術生產的面板當中,低溫多晶矽面板價格呈現穩定,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價格穩中上揚。平板電腦面板市場需求不足,群智諮詢評估,7月平電腦面板模組價格呈穩中下滑趨勢。群智諮詢調查,7月手機面板報價,6.52吋液晶面板每片4.4美元,較6月小跌0.2美元;6.09吋液晶面板模組12.8元,與6月持平;6.5吋低溫多晶矽面板17.8元,與6月持平。平板電腦面板以8吋為例,每片28美元,小跌0.5美元。從需求來看,群智諮詢指出,第3季是傳統備貨旺季,但受3點因素的影響使需求動力偏弱,包括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印度疫情影響智慧手機的生產節奏,以及部分品牌庫存偏高,持續調整庫存。另外,從供應端來看,各廠商靈活調整其生產策略,依不同技術產品市場需求分別增加或減少供貨。
疫情衝擊台灣手機市場 6月銷量36萬支創新低
台灣智慧手機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宅在家,減少消費,加上遠距上班、上學,平板電腦跟筆記型熱銷,造成對智慧手機預算的排擠影響,6月台灣手機銷售量跌破40萬支,僅剩36.3萬支,再創歷史新低。根據市調機構公布6月銷售市占率,蘋果、三星、OPPO拿下前三名,市占率分別是30.2%、27.5%、11.4%,以銷售額來看,前三名同為蘋果、三星、OPPO,但蘋果在高階市場獨佔鰲頭,銷售額市占率高達59.1%,三星則為19.5%,第三名以外品牌占比都低於5%。而6月前十大熱銷機種中,iPhone 12 128G、三星Galaxy A52 256G、Galaxy A42分列前三名。通路業者表示,本土疫情爆發後,百貨公司跟一般通路門市人流降低,雖然部分消費者轉往電商或電信網路門市採購手機,但無助於整體銷量。加上近年消費者手機汰換周期拉長,而電信業者設計門號綁約選擇越來越多,除智慧手機以外,平板電腦、家電、筆電甚至是購物金、衛生紙都有。電信業者觀察,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後,智慧手機銷售幾乎等於急凍,消費者預算轉向平板電腦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跟筆電缺貨,智慧手機銷量減少,呈現兩樣情。
華碩攜美企 攻智慧醫療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華碩以人工智慧(AI)創新科技減輕醫護負擔,與美國醫療新創獨角獸Olive攜手,結合Olive Helps自動化工作流程平台與華碩Miraico智慧醫療編碼服務,導入全美775家醫院。市場看好,隨著華碩加速AI、智慧醫療布局,可望為營運增添柴火。華碩指出,藉由雙方合作,將大幅減少費用給付流程中人為錯誤與營運成本,提升醫療收入管理效率,釋放更多人力資源,以專注應對公衛緊急事件與病患照顧。華碩電腦全球副總裁暨AI研發中心(AICS)負責人黃泰一表示,華碩智慧醫療致力協助醫護為病患和社區服務;與Olive結盟將為全球醫療健康機構、醫事工作者、病患創造更高價值,超前部署,推動產業數位轉型。
華碩Miraico為全球首款涵蓋入院、住院中、出院ICD-10醫療編碼的AI軟體服務,現已導入全台18家、並可協助全美775家醫院與醫學中心。結合華碩Miraico的Olive Helps自動化工作流程平台,以自然語言理解(NLU)技術輔助分析病歷醫療術語、自動建議精準的ICD-10編碼,提高醫療給付診斷關聯群(DRG)分類效率,強化醫院營運管理流程。在本業方面,華碩第2季集團營收為1,280.85億元,季增10.3%,年增38.8%,為2016年以來單季營收高點;第2季品牌營收為1,203億元,年增43%;上半年營收為2,442.42億元,年增49.8%。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先前在法說會上透露,目前整體零組件供給並沒有太大改善,缺口仍達約25%至30%,評估吃緊狀況將延續至第3季初。
華碩Miraico為全球首款涵蓋入院、住院中、出院ICD-10醫療編碼的AI軟體服務,現已導入全台18家、並可協助全美775家醫院與醫學中心。結合華碩Miraico的Olive Helps自動化工作流程平台,以自然語言理解(NLU)技術輔助分析病歷醫療術語、自動建議精準的ICD-10編碼,提高醫療給付診斷關聯群(DRG)分類效率,強化醫院營運管理流程。在本業方面,華碩第2季集團營收為1,280.85億元,季增10.3%,年增38.8%,為2016年以來單季營收高點;第2季品牌營收為1,203億元,年增43%;上半年營收為2,442.42億元,年增49.8%。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先前在法說會上透露,目前整體零組件供給並沒有太大改善,缺口仍達約25%至30%,評估吃緊狀況將延續至第3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