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正崴H1每股賺0.67元 H2喜迎旺季
連接器廠正崴受匯兌損失影響,上半年稅後盈餘為3.24億元,年減25.86%,每股盈餘為0.67元;由於進入傳統旺季,正崴下半年營運可望延續往年趨勢,正崴預期,今年上下半年營收比為4:6。第2季為淡季,且電子產業鏈受IC缺料及原物料價格飆漲干擾,正崴第2季營收為174.33億元,年減14.96%,營業毛利為21.78億元,年減1.22%,單季合併毛利率為12.5%,年增1.74個百分點,受到匯兌損失5600萬元影響,稅後盈餘為2.98億元,年減28.37%,單季每股盈餘為0.62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73.07億元,年成長2.18%,營業毛利為42.84億元,年成長18.74%,合併毛利率為11.48%,年增1.6個百分點,稅後盈餘為3.24億元,年減25.86%,每股盈餘為0.67元。正崴前7月合併營收為434.63億元,年減3.38%,隨著傳統旺季來臨,正崴表示,消費性產品、電競、遊戲機相關產品需求不錯,且蘋果新機即將上市,8月營收會回溫,森崴新增的營收也會在第4季認列,下半年業績可望延續往年趨勢較上半年成長,上下半年營收比約4:6。
鴻海旗下鴻騰攻5G人工智慧物聯網 美科技展秀新品
鴻海旗下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積極布局網路通訊,與明泰科技攜手在美國DesignCon 2021科技展,展示高速傳輸乙太網路交換機和網路通訊產品,鎖定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應用。高速傳輸專業領域大展DesignCon 2021將於美國當地時間16日至18日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登場,展會聚焦5G、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慧、車聯網、自動駕駛和萬物聯網(IoT)等應用趨勢。鴻騰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此次展會上鴻騰將攜手明泰科技展出高速傳輸用乙太網路交換機和網路通訊產品,鎖定未來10G BASE-T升級與邊緣運算應用需求。鴻騰指出,這是鴻騰第一次對外展現布局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產品的具體成果。鴻騰技術長王卓民指出,鴻騰持續布局5G AIoT領域,由數年前參與IEEE 802.3bq規格標準的討論制定,去年開發25G BASE-T RJ45規格產品,深入高速傳輸互連解決方案,鴻騰持續與交換機與伺服器廠商長期合作。根據財報,鴻騰今年上半年在通訊基礎設施終端市場營收年增7.4%,鴻騰指出,由於高速傳輸流量增加,加速資料中心容量需求,資料中心對實體連接器、路由器、電力、訊號及網路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連接器供應;此外,雲端運算也成為資料中心產業的主要成長動能。
伺服器Q3成長擴大 PCB亮點股看那些?
今年第二季伺服器季增幅度已達9.2%,展望第三季,市調機構預期,伺服器需求力道仍強勁,在疫情影響下,遠端視訊會議、影音串流及電子購物等需求持續增加,帶動雲端業者增購伺服器,加上中、美系大型資料中心、品牌客戶開始更多購置搭載英特爾、超微新平台伺服器,預估第三季將為2021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高峰。尤以微軟因雲端服務、遠距會議軟體工具等需求,對伺服器採購量季增幅將最明顯。 而在PCB整體供應鏈中,瞄準伺服器市場,也搭著伺服器產推動成長動力者,包括上游銅箔廠金居(8358)、銅箔基板廠商台光電、印刷電路板廠商金像電以及健鼎等等,對下半年也釋出相對樂觀的看法。最上游銅箔廠 金居 金居今年正式跟上Intel Whitley平台的轉換商機,依前一代的Purley經驗,Purley是在2019-2020年爆大量,若以此推估,Whitley自今年開始,有機會在第四季到明年爆量,再下一代Eagle stream本預期是2021年第一季推出但有延後,目前推估可能在2022年第四季爆大量延續到2023-2024年。金居已自Intel Whitley平台以高頻高速的銅箔材料切入,未來隨著Whitley以及Eagle stream產品持續出貨,此類高毛利率的特殊材料占比提升,法人估,金居到明年下半年時,整體高頻高速銅箔產品占比可達50%的水準。展望下半年,金居力拼下半年逐季走高,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且在產品組合轉佳下,明年營運表現會優於今年。 銅箔基板 台光電 台光電高速產品在Whitley平台今年已正式量產,估第三季的出貨力道,會較第二季更為強勁,且台光電憑藉著全球第一大無鹵材料的市場地位,市佔率較前一代產品成長數倍。展望第三季,在包括伺服器板、手機HDI材料以及類載板等相關產品出貨旺季下,今年第三季可望旺季更旺,全年營運將再創新高表現。 印刷電路板 金像電/健鼎 金像電為全球第一大伺服器板廠商,四大雲端數據中心均為其客戶,其它還包括較與資本支出連動的品牌伺服器的客戶,金像電今年同樣也受惠於Intel Whitley平台的轉換期,使用的伺服器板由先前Purley平台的12-14層提升至14-16層,層數提升,隨著Whitley平台產品出貨逐季增,可望提升金像電伺服器產品的ASP表現。金像電7月營收已創高,第三季營運仍可望向上,且訂單能見度已達第四季,需求看好。 健鼎也是伺服器板的主要生產廠商,伺服器加網通占營收比16.8%,健鼎在伺服器的客戶同樣也包括雲端數據中心大廠以及如戴爾、惠普等品牌廠商,長期以來的成長動能也看好。健鼎表示,公司產品相對分散,不過近期來說,伺服器以及汽車是特別具成長動能,尤其是高階HDI,此部份能做的業者更少,健鼎相對有優勢。 展望第三季,隨著消費性電子進入旺季,法人估,健鼎本季在無錫新廠加入下,可貢獻10%的新產能,全季營收挑戰160億元的水準,第三季毛利率可望向上改善,回升至20%以上的水準。
仁寶攜手瑞昱 跨足半導體
代工廠切入半導體又一樁,繼鴻海集團之後,仁寶也與國內第三大IC設計廠瑞昱合組IC設計公司星瑞半導體,跨入微機電(MEMS)麥克風領域。這是仁寶首度涉足半導體業,並且是二度攜手瑞昱跨業合作,顯示雙方關係相當密切。目前台灣代工廠當中,僅鴻海集團對半導體布局最為積極,廣達、緯創與英業達等同業仍著重布局5G、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其他新應用,或是布局新的產業,例如生醫領域或是醫材等新事業。仁寶8月16日表示,星瑞專攻MEMS麥克風,是仁寶筆電(NB)產品會用到的關鍵零組件之一。此次投資星瑞,主要考量持續強化關鍵零組件上下游整合。瑞昱則指出,參與投資星瑞是與系統廠的合作案之一,由於各有不同專長,期待能有綜效,讓上、下游一起攜手合作。瑞昱是知名網通晶片廠,也是國內第三大IC設計廠,去年成為全球第11大IC設計廠,是其歷來最高排名。目前國內筆電用MEMS麥克風廠商最知名者是鈺太,多家ODM/OEM廠均為其客戶,今年市占率將達五成,另一知名廠商為國外大廠樓氏。仁寶與瑞昱在此次合攻半導體之前,雙方即有跨業合作的經驗,曾共同投資網通廠鋐寶科技。鋐寶的產品包括寬頻設備、5G行動通訊設備,以及家用無線網路設備等,這次仁寶與瑞昱是第二度攜手合作。據星瑞的徵才資料顯示,星瑞成立於今年4月,為仁寶集團旗下初次涉足於半導體產業,初期致力於MEMS麥克風的研發與應用,提供由語音辨識為主的人機介面運用於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TWS藍牙耳機等。星瑞規劃,未來將藉由集團內部豐富資源,轉向至具有更多的可穿戴式超靈敏之設備;並透過與各平板電腦大廠及TWS廠商共同合作、開發。從星瑞的公司登記資料來看,登記資本額為2億元,實收資本額為1億元,公司地址登記在新竹竹北台元園區,負責人為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就股東結構而言,仁寶對星瑞持股約35%,另一大股東為瑞昱轉投資的瑞新投資,持股25%;而瑞新投資的代表人則為林后唯,據了解,林后唯在瑞昱內部主要負責藍牙部門。
缺料嚴重 筆電代工廠第3季NB出貨有雜音
筆電下半年出貨有雜音,全球筆電代工一哥廣達先開一槍,直言第3季筆電出貨將個位數季減,鴻海也表示,本季電腦終端產品類別方面,第3季將比上一季顯著成長,但因為去年墊高基期,年對年將略為衰退。第3季整體筆電出貨量是否能延續去年第2季起的強勁勢頭,或是已經見到下降拐點?也是各界觀察指標的重要季度。8月16日鴻海、廣達、緯創、和碩、英業達早盤股價均在平盤以下,僅仁寶則是小漲0.46%。整體而言,包含華碩、廣達、仁寶均認為,雖然Chromebook出貨已開始減緩,但商用、Windows換機潮需求起飛,尤其下半年微軟正式釋出Windows 11,由於其對硬體設備較有要求,隨著消費者作業系統的更新,勢必會帶來硬體升級潮。代工廠認為,這部分可以彌補Chromebook需求下滑的缺口。廣達法說會指出,第3季筆電出貨個位數季減,不過仍預期2021全年出貨雙位數成長。許多法人關切半年後、也就是2022年的展望,廣達也表示,未來仍有很多不確定性,缺料是主要的不確定因素,但目前來看WindowsNB的出貨成長比公司想像中好。廣達今年第1季Chromebook出貨占NB出貨比重約20%,第2季拉高至30至35%。仁寶總經理翁宗斌直言,Chromebook因歐美國家規劃學生回校上學,導致下半年需求較上半年降溫,認為已回到疫情前正常的季節性需求循環,不過對仁寶來說,Chromebook不是主力生產機種,影響有限,估全年占整體筆電出貨比重約15%。仁寶預估第3季筆電出貨可望季增逾1成,非筆電也將季增1成內,全年筆電維持年增10-15%的目標。至於展望2022年,他保守預估,明年PC市場出貨會與今年度持平,如果樂觀一點,則有望個位數年增。
蘋果新品連發 台廠迎拉貨潮
彭博資訊指出,蘋果今年秋季發表會將相當熱鬧,預料將發布新款iPhone(暫稱iPhone 13)、iPad平板電腦、Mac筆電,AirPods及更多其他產品。法人認為,蘋果下半年新品一波波,將是市場最關注的盛事,新品備貨量動輒數千萬支(台)起跳,相關協力廠將迎來強勁的拉貨潮,推升科技業整體表現。彭博資訊「Power On」時事通訊記者葛曼(Mark Gurman)指出,蘋果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秋季新品發表會,以搶攻年底假期購物季商機,預料最小的iPad、最高端的MacBook Pro,和入門款的AirPods都會有重大變化。葛曼說,iPhone雖然不會大幅升級,但仍將是明星焦點,今年重點是更強的相機功能和更快的運算速度,同時保留去年的設計。他預期,iPhone 13的常規機型尺寸將一樣是5.4吋和6.1吋,Pro機型也仍是相同的6.1吋和6.7吋,設計不會有太大變化,但螢幕頂部的凹口(瀏海)會變窄。iPhone 13將配備效能更高的A15晶片,單核心速度與A14晶片差不多,並強化相機鏡頭功能,具備人像模式用於攝影的Cinematic Video功能、AI驅動的新濾鏡系統,Pro機型則巨被能捕捉更高品質影像的ProRes錄影功能。他認為,iPhone 13也將採用新螢幕技術,啟用ProMotion(在Pro機型上更快,有120Hz刷新率)和潛在的螢幕恆亮模式。儘管iPhone 12 mini銷售平淡,蘋果分析師孟斯特(Gene Munster)認為,蘋果今年仍將推出另一款mini機型,因為這是一塊利基市場。葛曼也預期,蘋果將推出新一代的Apple Watch 7智慧手表,可能重新設計,具有更平坦的螢幕、更新過的螢幕技術,以及速度更快的處理器。此外,新款iPad mini將以更薄的邊框和全面新設計,成為果粉的最愛,甚至還可能有一款專為學生設計、更薄更快的第九代iPad。
代工廠海外布局之餘 搶搭伺服器復甦商機
代工廠積極進行海外布局之餘,也搶搭伺服器產業復甦商機,鴻海、廣達、緯創旗下緯穎、仁寶等均樂觀看待下半年伺服器訂單拉貨力道。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認為,整體雲端網路產品需求回溫,第3季相關業績將季增雙位數。目前鴻海雲端網路業務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占比已達三成,比重將持續增加,今年全年將雙位數成長。劉揚偉指出,本季因雲端服務供應商進入旺季,伺服器需求成長,且因高毛利率的CSP出貨增加,這部分會強勁成長。廣達也看好,受惠於資料處理需求持續成長、AI需求引爆更多應用,廣達下半年伺服器出貨將優於上半年,今年全年維持兩位數成長目標不變,成長動力主要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料中心,資料中心占整體伺服器比重約八成,其他為企業端伺服器。據了解,廣達伺服器產品雖也面臨缺料干擾,但整體供料狀況優於筆電。廣達預期,下半年伺服器營運能逐季提升,主因客戶出貨占比增加。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看好車電、伺服器等非筆電事業發展,雖然對整體營收、獲利貢獻仍低,但布局效益逐步顯現,今、明年伺服器將保持年增50%的幅度。緯穎則受惠臉書、微軟等大客戶建置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需求提高,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加上第三個大型資料中心客戶亞馬遜專案在第2季小量出貨,本季進入量產階段,成為業績主要成長動能。
大陸7月5G手機出貨量增64% 成市場增長主要驅動力
隸屬於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8月12日公布,大陸7月手機出貨量達2,867.6萬部,年增28.6%,月升11.7%。5G手機加速滲透,成為市場增長主要驅動力。統計顯示,大陸7月5G手機出貨量2,283.4萬部,年增64.1%,月增15.4%,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9.6%。今年前七月,大陸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達2.03億部,年增15.6%,其中,5G 手機出貨量1.51億部,年增94.3%,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4.3%。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小米、三星、榮耀三巨頭本周相繼發表新機。證券之星報導,小米10日推出手機新品、三星11日發布兩款折疊螢幕新機、榮耀12日將舉辦全球發布會,推出高端手機產品。整體消費電子市場將迎來旺季。分析指出,隨著多款新手機相繼發布,將刺激市場上的換機需求,推動手機出貨量的增長,手機產業鏈企業業績也可望水漲船高。不過,IDC數據顯示,大陸今年第2季智慧型手機出貨衰退11%,vivo成為出貨王,OPPO、小米、蘋果等大廠緊追在後,而從華為分拆而出的榮耀則躍升第五大品牌。IDC的第2季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顯示,大陸期間手機出貨未能延續首季的強勁,僅出貨7,810萬部,年減11%。上半年出貨1.64億部,成長6.5%。
MOSFET、MCU超缺 衝擊下游出貨
新冠肺炎疫情因Delta變種病毒全球再度蔓延,加速全球數位轉型之際,也讓電子生產鏈中晶片供需結構性失衡情況持續惡化,其中又以電源管理IC、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整流器及二極體等功率半導體元件,以及次系統運算核心的微控制器(MCU)缺貨最為嚴重,並影響下半年系統廠或ODM/OEM廠出貨。以目前電子生產鏈運作評估,MOSFET及二極體等功率元件交期已達4~5個月,MCU交期達6個月以上已屬常態,代表第三季新訂單要等到明年才能交貨,而供不應求也帶動價格逐季上漲。法人看好台半、強茂、德微、杰力、大中、尼克森、富鼎等二極體及MOSFET廠下半年營收及獲利續創新高,包括新唐、盛群、凌通、九齊、偉詮電等MCU廠接單暢旺且價格逐季調漲,MCU缺貨至少延續到年底,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導致缺貨首要關鍵原因就是晶圓代工及封測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由於過去五年當中,半導體廠投資過度集中在先進製程研發及產能建置,8吋晶圓代工及打線封裝產能的年複合成長率低於3%。第二關鍵原因在於需求倍增,包括5G手機或終端裝置、高效能運算(HPC)、電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對於功率元件及MCU搭載量出現階梯式跳躍增加。在供給成長有限但需求強勁的情況下,晶片因供需結構性失衡而持續缺貨,長短料問題也浮出檯面。第三關鍵原因則是上半年晶片缺貨情況下,電子生產鏈下游業者超額下單搶貨源,晶片庫存分布極度不平衡,IC設計廠手中庫存趨近於零,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滿手訂單出現庫存居高不下假象,但下游業者因採購策略失焦而在下半年面臨長短料問題。至於第四及第五關鍵原因則與疫情有關。主導全球功率半導體及MCU的國際IDM大廠如英飛凌、意法、德州儀器、安森美等,位於東南亞自有封測廠面臨嚴重疫情下的封城要求,當地疫情導致IDM廠自有封測廠營運降載,預期此一情況到年底前都無法有效紓解。同時,疫情已造成設備交期持續拉長,因為晶片供給吃緊及組裝產能降載等問題持續,晶圓廠及封測廠設備交期已拉長到6~9個月,關鍵設備交期長達1年,造成半導體廠的擴產進度緩慢,無法因應湧現訂單需求。
車用電池金屬供應吃緊 電動車商急與礦商簽約合作
彭博8月16日報導,惠頓貴金屬公司 (Wheaton Precious Metals) 負責人說,電動車製造商正在爭取在礦業中扮演中介角色,以確保車用電池關鍵金屬供應。惠頓貴金屬公司 (WPM-US) 執行長 Randy Smallwood 在上周五(13 日)的電話採訪中表示:「我們已就此進行討論,特斯拉一定已經考慮過一些選擇。」他也說,在電池金屬供應方面,的確存在問題。惠頓貴金屬公司是全球大型金屬公司之一,該公司業務涉及為礦商提供前期融資,以換取日後折扣價格購買所生產金屬的權利。Smallwood 說,有越來越多的電動車製造商有意進入這個產業,甚至有的車商已經與「潛在的合作夥伴」進行談判,這些合作夥伴有興趣成立自己的鈷、鎳、鋰等電池金屬公司。在全球推行綠能之際,汽車製造商積極與礦業公司簽署供應協議,以獲取製造車用電池的金屬原料,滿足不斷飆升的需求。特斯拉 (TSLA-S) 上個月與必和必拓集團(BHP Group)達成鎳供應協議。先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表達對供應問題的擔憂。Smallwood 表示,這些公司應關心其金屬來源的重要性,並確保他們正在採購與投資供應客戶的產品,是以負責任的方式採購的。惠頓貴金屬仍主要專注黃金與白銀交易,不過該公司與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達成一項鈷的交易,以獲得淡水河谷公司 (Vale) 在加拿大 Voisey's Bay 礦場部分產出的鈷。隨著特斯拉與蘋果 (AAPL-US) 等公司試著透過與礦商簽訂查其生產協議確保供應,鈷已經漸漸變得供不應求。
Mini LED投資有撇步 郭明錤曝五大階段亮點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看好蘋果採用Mini LED,並教戰五階段投資策略,提供投資人掌握布局機會,包括第一階段聚焦供應商良率和出貨時程(2019~2022)、第二階段關注訂單比重及出貨時程 (2021~2023年) 、第三階段鎖定MacBook新規格供應商、市占率 (2021~2023年)、第四階段為LED產業晶片供需 (2022~2024年),最後第五階段瞄準Micro LED 供應鏈(2023~2026年)。根據郭明錤觀察,蘋果有擴大採用Mini LED的趨勢,將成為市場發展主流,2023-2024年若Micro LED的生產成本顯著改善,有望接棒為新焦點。他提出的第一階段:第一供應商 (2019–2022年),主要指Apple Mini LED量產計畫自2019年化為具體,這個階段的投資價值逐漸在2021–2022年結束,原因在供應商股票普遍反映此利多,且新競爭者2021年起出現。不過,第一供應商的優勢在於較早建立設計和生產Mini LED相關零組件的能力,因此建議投資人關注供應商能否善用此優勢取得更多非Apple訂單來維持增長。第二階段:第二供應商 (2021–2023年),Apple為分散供應風險和降低成本,積極尋找Mini LED關鍵零組件的第二供應商。此階段將持續到2023年,Mini LED關鍵零組件的第二供應商大部分是中國企業,具備顯著成本優勢,若生產良率能符合Apple要求,出貨比重將顯著成長。因此第二供應商的訂單比重和出貨時程將是市場關注重點。第三階段:MacBook供應鏈 (2021–2023年),Mini LED面板出貨主要由MacBook驅動,而不是iPad。在採用Mini LED面板、Apple Silicon與全新設計下,推估2021和2022年MacBook出貨量均可顯著年增20%以上。且在Mini LED驅動MacBook出貨快速成長,MacBook供應鏈將會重新吸引市場關注。供應鏈中,關注新規格供應商、新進入者、市占率顯著成長及規格升級受惠者。第四階段:LED產業 (2022–2024年)。假設MacBook和iPad因採用Mini LED面板獲得更多正面回饋,將會有更多非Apple廠商仿效採用和推廣Mini LED,這將大量消耗LED的產能。若LED晶片產能利用率因此顯著改善,LED行業將會出現許多投資機會。在此階段非Apple供應鏈會成為市場關注重點。第五階段:Micro LED (2023–2026年)。Micro LED的生產成本將自2023-2024年顯著改善,2023年起有機會成為市場焦點。Apple正開發Micro LED技術,但目前生產時程未定,若Mini LED產業能成功,則有助更多廠商投資Micro LED設計與研發,並有助於實現Micro LED大量生產。此階段,投資機會將來自LED晶片、封裝、檢測和設備廠商。
華邦電布局汽車領域再傳捷報!後續市占率更將持續提升
記憶體大廠華邦電搶進車電領域報佳音!宣佈,旗下TrustME W77Q 安全快閃記憶體榮獲分別由 SGS Brightsight頒發的Common Criteria EAL2和 SGS-TÜV Saar GmbH 頒發的ISO 26262 ASIL-C Ready雙重國際認證,這也意味著,華邦電在車電領域的市佔率將會逐步提升。 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上周在自家股東會中提到,車用記憶體是華邦電非常重視的一塊市場,去年底以來車用電子快速成長,尤其,汽車產業正在進行重大變化,包括駕駛方式變得更自動,也或者是汽車必須搭載更多ADAS系統等,亦或是,自駕車的發展,還是電動車的普及等等,不論自駕車或電動車,都會使用到很多的利基性記憶體,這也都與華邦電記憶體業務有密切關係。華邦電表示:「自推出以來,W77Q系列在物聯網市場領域已證實其運用非常成功。通過ISO 26262 ASIL-C Ready 認證後,W77Q 安全快閃記憶體的應用將更擴展到汽車領域,可充分滿足車用系統設計中日益重要的硬體和軟體安全需求。」而SGS Brightsight亞洲首席營運長張凱帆也表示:「恭喜華邦電W77Q快閃記憶體榮獲Common Criteria EAL2和ISO 26262認證,目前該產品預計在多個市場進行佈局。我們也期待未來能和華邦更多有合作。」透過CC EAL2和 ISO26262 ASIL-C Ready認證,W77Q更能幫助物聯網和汽車製造商使用符合資訊安全防護及車輛功能安全標準的安全快閃記憶體設計系統。此外,W77Q亦是2020 ASPENCORE全球電子成就獎(WEAA)中的「年度傑出產品表現」獎得主,提供物聯網等應用全面及端到端的安全防護。W77Q 安全快閃記憶體目前提供的容量有16Mb和32Mb,2021年第四季更將推出64Mb和128Mb。W77Q 在雙傳輸速率模式下的運作頻率為 66MHz,單傳輸速率模式下為 133MHz。W77Q 安全快閃記憶體配有標準的SPI、Dual-SPI、Quad-SPI及QPI介面,並使用業界標準封裝與引腳佈局,使其可輕鬆取代非安全SPI NOR快閃記憶體。W77Q 安全快閃記憶體能將資料保存超過20年,可執行100,000次程式寫入/擦除且可在 -40度C至105度C的溫度範圍運作。
小米造車新進度,傳汽車總部與工廠將設於北京
據汽車商業評論微博消息,中國小米(1810.HK)的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已基本確定將落戶北京,此次確定總部及工廠落戶城市,也是小米造車前期籌備工作的重要節點。對於汽車總部與工廠將落戶北京的消息,小米官方對此則暫無回應。汽車之家報導,自3月底小米宣布造車後,總部及工廠選址就備受關注,包括北京、上海、武漢、合肥、西安等地都在爭取小米造車專案。小米創辦人雷軍也在4個多月裡頻繁走訪長安、廣汽、上汽通用五菱、長城、上汽、東風、博世、寧德時代等廠商,並發布大量招聘資訊。今(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官宣進軍智慧電動汽車行業。據小米集團發布公告顯示,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公司負責智慧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由雷軍親自帶隊。在隨後小米「生生不息」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重點強調了小米進軍智慧電動汽車行業的決心,並表示這是其人生中最後一次創業項目,願意為此壓上人生中所有的成績和榮譽。此外,雷軍曾表示,小米造車的初心,是用高品質的智慧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慧生活。未來,小米將從個人設備,到智慧家庭、智慧辦公,再到智慧出行,為「米粉」全方位全場景提供智慧生活,未來也希望每一條公路上都有搭載全套小米智慧產品的小米汽車在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