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需求強勁 映興訂單看到明年H1
映興9月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董事長賴柄源表示,受惠5G和eBike雙箭齊發,為業績帶來足夠的養分,展望後續,看好四大產業工業應用、車裝電子、綠能節能、健康照護都有強勁的需求,且訂單滿手、能見度看至明年第二季,對於未來幾年營運抱持樂觀看法且深具信心。映興上半年營收5.19億元、年增53.9%,稅後淨利3357.8萬元、年增128%,每股盈餘0.96元。7月營收1.02億元、月增8.13%、年增34.6%,創單月歷史次高,累計前七個月營收達6.21億元、年增50.4%,為歷年同期新高。映興表示,營運成長顯著,來自防水連接器和大電流線數模組的貢獻,以及迎來電動自行車和5G兩大趨勢。5G方面,5G高頻高速世代已是不可逆的趨勢,相關需求不斷擴大和成長,MIC資料顯示,全球FWA自2021年開始增加,直至2026年都還是向上成長,5G手機出貨量也是從2020年至2025年都是持續成長,滲透率預估2021年39.3%,2025年會成長到73.8%。而映興在5G機櫃、電力傳輸訊號線、工業4.0自動化等,都持續有所斬獲。受惠於疫情,戶外運動需求升溫,全球自行車熱銷,電動自行車也在2020~2021年間快速成長,而國內幾家自行車大廠都是映興客戶,不僅穩定出貨,且有多種車款在往前走,因此挹注不少成長動能。映興表示,電動自行車包括公路、越野、登山,會有不同的車架結構、設計、三電整合,也會用上各種的角度、防水性、充電的連接器需求,映興都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不只國內大廠,也有和歐洲、美國的eBike品牌完成很多MOU,後將陸續投產,樂觀看待eBike帶來的營運貢獻強勁。除了電動自行車之外,映興防水連接器也有應用於電動機車,公司表示,全球電動機車以台灣、東南亞的需求最多,其所需的防水連接器又要符合大電流,映興在與國內幾家電動機車大廠持續合作下,陸續拿下不少發明專利,今年上半年相關產品出貨也會超過去年全年,目前約佔營收比重5%,預期未來會持續的放大。賴柄源表示,映興以成為防水連接器大廠為目標,任何傳統燃油轉為電動的裝置,都是發展的機會,像割草機、高爾夫球推車、乾濕兩用吸塵器等,映興都正在與客戶密切合作中,目前也正在努力突破IP68防水等級,朝歐洲、美國遊艇品牌發展。
矽瑪公佈8月營收,近12個月共3次歷史新高,年增率連續8個月成長超過10%
矽瑪8月營收年增率連續8月增長,近12個月共3次歷史新高,年增率連續8個月成長超過10%,月營業收入節節攀升。矽瑪(3511)專業連接元件廠商,受惠Fitbit運動手環熱賣帶動營運。為連接器廠,持續耕耘穿戴裝置、車用、醫療、工業等領域,像是Fitbit、亞馬遜等既有客戶。另外,公司將投資9.99億元,取得同星科技60%股權,宣示從連接器廠商跨入電腦周邊互連系統,爭取擴充基座市場大餅。近5日以來股價漲5.59%,領先同期大盤(漲0.64%)股價波動與大盤相距不遠,而近半年月營收成長率皆為正成長,股價有機會進一步向上推升。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鴻海鴻騰子公司江蘇淮安擴產 攻智慧數據連接器
鴻海旗下鴻騰六零八八精密子公司淮安富譽電子,日前與中國江蘇的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擴增新一代智慧數據連接器產線。中國媒體報導,富譽電子日前與江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總投資規模約2700萬美元,其中設備投資不低於2400萬美元,到帳外資不低於1500萬美元,相關投資主要布局新一代智慧數據連接器產品。報導指出,新增的6條新一代智慧數據連接器產線中,2條已進入量產階段。產業人士分析,此項投資是鴻騰旗下法人子公司的增資,因應既有業務擴張需求,主要布局3C產品用的連接器。根據鴻騰年報,鴻騰持有淮安富譽電子100%股權,鴻騰在淮安也設立富利通貿易和鴻裕電子等公司。富譽電子成立於2006年12月,主要研發與生產電腦、伺服器、網通設備、影音設備和車用電子系統的電子連接器、纜線組件和電子外接件等,目前淮安廠區員工人數約1萬人。鴻海集團的網路連接產品事業群NWInG(Network Interconnection Business Group),主要生產電腦和網路通訊連接器、線纜及線纜裝配產品、行動電子設備零組件與相關配件和線纜。NWInG目前在中國有華南和華東兩大生產基地,華南廠區分布在深圳市觀瀾和龍華,NWInG華東廠區1993年開始建設,主要有江蘇昆山以及江蘇淮安兩大製造基地。
USB4大爆發!一條線引爆兆元換機潮 高速傳輸時代,誰是台股下一個股王?
2020年,在家工作從應變措施,變成每天的生活日常;許多人發現,自己手上的電腦速度已經不符需求,一波由USB4標準帶動的高速傳輸升級潮,已經蓄勢待發,最快今年底就將爆發。從事網路影音拍攝工作的阿澤,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疫情期間,他也在家工作,利用PC剪接攝影機拍下的影片,再放上網路;但是,現在影片檔案動輒以10GB、15GB計算,光是把剪好的影片從電腦存到記憶卡裡,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要花上5分鐘,傳輸大量檔案,一次可能就要花掉半天時間。
資料處理量激增 推升高速傳輸
阿澤並不是唯一遇到這個問題的人,當我們每天處理的資料愈來愈多,高速傳輸的需求就變得愈來愈大。9月23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半導體論壇上說:「我們對資料的需求,持續增加。」他秀出一張表格:現在一般網路使用者,每天接收1.5GB的資料;一輛自駕車,每天要接收4TB(相當於4096 GB)的資料量;而一座智慧工廠,每天要消耗一PB的資料,這是一般網路使用者每天消耗資料量的69萬倍!如果資料就是新的石油,我們對資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在台灣,USB供應鏈上的廠商早已賺到手軟;像是祥碩,2020年前8個月營收較2019年成長76%,創下歷史新高。祥碩總經理林哲偉難掩得意:「我們USB3.2最新規格裝置的控制晶片市占率,是99%」另一家高速傳輸晶片大廠譜瑞,專長是確保高速傳輸的資料完整,傳輸速度愈快,愈需要譜瑞的晶片;2020年前8個月,譜瑞營收也較2019年同期成長2成。另一家IC設計公司聯陽,也因為在高速傳輸晶片、USB晶片布局,成為法人追捧的明星。台灣USB供應鏈,有完整的生態系統,因此一有最新的規格,USB標準協會(USB-IF),就會到台北舉辦大會。
第四代USB 速度達2.7萬倍
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中文名為「通用匯流排」,剛推出時,原本傳輸的速度只有每秒1.5MB,而2020年底推出的USB4,傳輸速度最高可達每秒40GB,是第1代的27000倍。USB標準協會介紹USB4的文件第1頁就寫道:USB的願景就是要用一個簡單的連接介面串聯各種形式的電子產品,從手機、電腦到螢幕,現在都有USB Type-C(簡稱USB-C)端子;另一個重點是,USB要把各種傳輸需求「聲音、影像、資料、電力傳輸」一網打盡。簡單來說,以前要電源線、音源線、影像傳輸、網路訊號線,現在只要1條USB-C就能取代。而USB4更是厲害,未來靠這1條線,就能提供最高每秒40GB的傳輸速度,連上螢幕,就能傳輸8K影像,甚至連電源線都省了。當你的筆電連上螢幕,傳輸資料的時候,這條線還能同時幫你的筆電充電,以後USB連充電電源線的工作也要搶!2020年,幾股力量融合力拱USB4標準,成為未來的超級傳輸介面,也帶來巨大的換機潮;市場都在期待,未來台灣的USB供應鏈,也將因應這波的升級潮,出現一波銷售榮景。
資料處理量激增 推升高速傳輸
阿澤並不是唯一遇到這個問題的人,當我們每天處理的資料愈來愈多,高速傳輸的需求就變得愈來愈大。9月23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半導體論壇上說:「我們對資料的需求,持續增加。」他秀出一張表格:現在一般網路使用者,每天接收1.5GB的資料;一輛自駕車,每天要接收4TB(相當於4096 GB)的資料量;而一座智慧工廠,每天要消耗一PB的資料,這是一般網路使用者每天消耗資料量的69萬倍!如果資料就是新的石油,我們對資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在台灣,USB供應鏈上的廠商早已賺到手軟;像是祥碩,2020年前8個月營收較2019年成長76%,創下歷史新高。祥碩總經理林哲偉難掩得意:「我們USB3.2最新規格裝置的控制晶片市占率,是99%」另一家高速傳輸晶片大廠譜瑞,專長是確保高速傳輸的資料完整,傳輸速度愈快,愈需要譜瑞的晶片;2020年前8個月,譜瑞營收也較2019年同期成長2成。另一家IC設計公司聯陽,也因為在高速傳輸晶片、USB晶片布局,成為法人追捧的明星。台灣USB供應鏈,有完整的生態系統,因此一有最新的規格,USB標準協會(USB-IF),就會到台北舉辦大會。
第四代USB 速度達2.7萬倍
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中文名為「通用匯流排」,剛推出時,原本傳輸的速度只有每秒1.5MB,而2020年底推出的USB4,傳輸速度最高可達每秒40GB,是第1代的27000倍。USB標準協會介紹USB4的文件第1頁就寫道:USB的願景就是要用一個簡單的連接介面串聯各種形式的電子產品,從手機、電腦到螢幕,現在都有USB Type-C(簡稱USB-C)端子;另一個重點是,USB要把各種傳輸需求「聲音、影像、資料、電力傳輸」一網打盡。簡單來說,以前要電源線、音源線、影像傳輸、網路訊號線,現在只要1條USB-C就能取代。而USB4更是厲害,未來靠這1條線,就能提供最高每秒40GB的傳輸速度,連上螢幕,就能傳輸8K影像,甚至連電源線都省了。當你的筆電連上螢幕,傳輸資料的時候,這條線還能同時幫你的筆電充電,以後USB連充電電源線的工作也要搶!2020年,幾股力量融合力拱USB4標準,成為未來的超級傳輸介面,也帶來巨大的換機潮;市場都在期待,未來台灣的USB供應鏈,也將因應這波的升級潮,出現一波銷售榮景。
全球智慧機出貨下修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9月2日最新報告示警,疫情不確定性仍大,持續影響智慧手機市場與供應鏈,下修今年全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增幅預估,年增率由8.5%降為7.3%。法人憂心,智慧手機市況遭逢逆風,不利聯發科、鴻海旗下富智康等供應鏈後市。智慧手機成為筆電之後,又一項遭研調機構下修今年成長預估的大宗電子終端產品。此前另一家研調機構IDC預估,受到零組件缺貨及全球物流不順影響,今年PC出貨量達3.47億台、年增14.2%,相比該機構5月預期的數字,年增幅減少近4個百分點。筆電、智慧手機是目前全球電子業當中,最關鍵的兩項終端產品,近期陸續有研調機構下修筆電與智慧手機出貨預估,更透露出「電子業後市不太尋常」的跡象。法人認為,蘋果即將推出新iPhone,市場普遍預期將獲得高買氣,進而壓縮非蘋陣營空間,在整體智慧手機出貨遭逢逆風下,蘋果若一枝獨秀,將對聯發科、富智康、敦泰等主攻非蘋品牌的供應鏈造成壓力。聯發科7月營收已開始反映市場銷售低迷,以及產業缺料導致客戶拉貨動能轉弱的狀況,降至403.6億元,為近三個月來低點,並較6月衰退15.4%。根據聯發科先前釋出的財測,今年恐罕見出現年度第4季業績不如首季的狀況。上、下半年營收比重約1:1,打破往年下半年旺季慣例。不過,聯發科認為,今年成長動能相當強勁,對於全年營收成長超過40%、以及毛利率44%至46%的目標相當有信心。整合觸控暨驅動IC(IDC)大廠敦泰也面臨挑戰,該公司7月自結單月獲利4.98億元,每股純益2.31元,獲利較6月衰退逾四成。因應手機市場波動,敦泰正擴大非手機應用布局。
集邦指出,受到世界各地幾波疫情影響,第2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表現及市場需求雙雙衰退,生產量季減近11%、降至3.07億支,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0%。總計今年上半年生產總數為6.52億支,年成長近18%。集邦表示,OPPO、小米與vivo陸續於第2季末調降全年生產目標,避免長短料或成品庫存等造成金流壓力。由於疫情不確定性仍在,加上手機供應鏈仍存在風險,集邦下調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預估。
集邦指出,受到世界各地幾波疫情影響,第2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表現及市場需求雙雙衰退,生產量季減近11%、降至3.07億支,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0%。總計今年上半年生產總數為6.52億支,年成長近18%。集邦表示,OPPO、小米與vivo陸續於第2季末調降全年生產目標,避免長短料或成品庫存等造成金流壓力。由於疫情不確定性仍在,加上手機供應鏈仍存在風險,集邦下調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預估。
蘋果表明年進化 台鏈利多
蘋果強攻健康醫療,Apple Watch扮先鋒。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正在為Apple Watch開發新的健康功能,包括血壓監測,以及記錄基礎體溫,可讓使用者進行生育規畫。隨著蘋果積極開拓Apple Watch新功能,強攻「健康經濟」,有助衝刺買氣,可望帶動鴻海與仁寶等供應鏈業績增長。業界普遍預期,蘋果本月將舉辦新品發表會,預料將推新一代iPhone,也會端出新款的Apple Watch Series 7,儘管近期新Apple Watch傳出量產不順的消息,但未影響蘋果持續開發Apple Watch新功能的腳步。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知情人士說法及蘋果內部文件顯示,蘋果正在規劃一系列Apple Watch新功能,鎖定健康應用,其中,生育規畫功能最快可能在2022年推出,同時改進現有的心律不整偵測功能,並加強睡眠追蹤功能。此外,蘋果預計在2022年之後,讓Apple Watch能夠偵測睡眠呼吸中止症,並在血氧數值太低時發出警示提醒,甚至進一步加入糖尿病偵測功能。Apple Watch最新的功能研發計畫,凸顯蘋果在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龐大野心。蘋果在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6時,便以「健康的未來,現在戴上。(The future of health is on your wrist.)」作為號召。蘋果執行長庫克當時更高喊:「這將會是蘋果對人類所做出的最大貢獻。」Apple Watch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智慧手表,能收集大量個人健康資料,對蘋果來說潛藏龐大商機。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估計,2020年蘋果Apple Watch創造近130億美元的銷售額,占全球智慧手表市場總銷售額的65%。Strategy Analytics表示,全球智慧表出貨量從2020年第2季的1,230萬支,達到2021年第2季的1,810萬支,年增幅度為47%。其中,Apple Watch今年第2季出貨量為950萬支,年增46%,市占率穩定在52%,穩居第一。
英業達鴻海出貨看旺
慧與科技9月2日宣布,獲得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規模20億美元(約新台幣560億美元)合約,HPE將透過旗下的雲端服務平台(HPE GreenLake),為NSA提供高效運算科技與服務。法人看好,HPE此次奪大單,需要供應大量伺服器,有助英業達(2356)、鴻海與緯創等協力廠出貨。HPE是惠普於2015年分拆成立的公司,當時惠普分拆成HPI與HPE兩家獨立的公司,其中,HPI專門銷售個人電腦與印表機,HPE則鎖定雲端及伺服器等企業軟/硬體解決方案。HPE指出,為了此筆長達十年的20億美元合約,該公司將建立和管理一套完整的高效運算解決方案,包括HPE Apollo系統和HPE ProLiant伺服器。該解決方案可以處理海量數據,並支持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AI)功能,新服務將於2022年投入使用。HPE的雲端伺服器主力供應商包括英業達、鴻海與緯創等。隨著HPE持續擴大雲端事業的版圖,法人看好可望帶動相關代工廠伺服器出貨強勁成長。其中,英業達第3季將進入今年全年營運高峰,法人預估,該公司本季營收將季增15%,主要將受惠大型資料中心客戶挹注,以及伺服器新平台轉換,將帶動伺服器大量出貨,加上智慧裝置進入傳統旺季、業外處分上海廠房舍一次性的資產利益,預估第3季獲利將強勁成長。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認為,雲端網路產品需求回溫,第3季相關業績將季增雙位數。目前鴻海雲端網路業務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占比已達三成,比重將持續增加,今年全年將雙位數成長。他強調,本季因CSP進入旺季,伺服器需求成長,且因高毛利率的CSP出貨增加,這部分會強勁成長。
非蘋備戰新iPhone
全球疫情反反覆覆,導致消費市場復甦力道下滑,智慧手機市場也吹起逆風。在整體市場成長性不如預期,蘋果新iPhone系列大軍壓境、可望獲得多數買家青睞下,三星、OPPO、小米、vivo等非蘋大廠腹背受敵,積極應戰。其中,三星降價推折疊機催買氣,陸系品牌則主推高性價比產品奮力一搏,期盼能扭轉劣勢。三星身為全球手機一哥,看好折疊手機會成為市場下一個大趨勢,靠著領先同業的面板技術,目前囊括折疊手機逾八成市占。三星8月推出第三代Galaxy Z Fold 3 5G 與Galaxy Z Flip 3兩款新折疊機,從全球預購火爆狀況來看,三星似乎賭對了,數量超乎公司預期,甚至傳出三星要提高折疊手機面板的產能至2,500萬組,旗下越南廠也展開擴產,要再增加三條生產線。近期成長勢頭頗強的小米,敲定9月15日舉辦新品國際發表會,強碰蘋果的秋季發表會,傳出小米即將發表小米 11T系列手機,預計推出小米11T與小米11T Pro兩款機種,分別採用聯發科天璣1000處理器、高通驍龍888處理器,並搭載120Hz更新率螢幕。OPPO 8月發表Reno 6系列產品,主打AI人像錄影,結合全新搭載的光斑人像錄影,能夠輕鬆將攝影主體與背景分離,達到電影中專業的散景效果。
企業投資5G智造 優稅有眉角
企業投資5G及智慧機械可享租稅優惠,但是要留意支出項目必須符合規定,北區國稅局表示,列報項目應以軟、硬體支出為主,至於支付給代理商的佣金,無法列入投資抵減項目。
為鼓勵我國產業智慧升級,官員表示,《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規定,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自行使用的全新智慧機械、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相關的全新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皆可支出金額可依法定比例抵減應納營所稅額。官員指出,特別是智慧機械的部分,近幾年收到很多企業的申請,但是國稅局在審核案件時,發現不少列報錯誤的情形。這次遇到的案件,是2019年度的申報案,官員表示,甲公司當年度列報購置智慧機械支出2,000萬元,並選擇依5%抵減率抵減當年度營所稅額100萬元;當國稅局仔細查核細項發現,其中有一筆支付給代理商的佣金,這種款項並不在租稅優惠的適用範圍,於剔除該筆200萬元佣金支出後,向甲公司補稅10萬元。官員強調,法規不會禁止透過代理商採購,但是在租稅優惠上,跟平常各項成本費用的列報不同,5G及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優惠,相關成本列報受法規嚴格限制。不論是直接購買或委由他人製造,官員表示,可列報的支出金額,限於採購或委託製造的價款、運費、保險費及自行負擔的部分生產成本,其他相關成本,像前述的佣金,還有設備維護、檢測、更新等,皆無法適用優惠。
為鼓勵我國產業智慧升級,官員表示,《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規定,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自行使用的全新智慧機械、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相關的全新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皆可支出金額可依法定比例抵減應納營所稅額。官員指出,特別是智慧機械的部分,近幾年收到很多企業的申請,但是國稅局在審核案件時,發現不少列報錯誤的情形。這次遇到的案件,是2019年度的申報案,官員表示,甲公司當年度列報購置智慧機械支出2,000萬元,並選擇依5%抵減率抵減當年度營所稅額100萬元;當國稅局仔細查核細項發現,其中有一筆支付給代理商的佣金,這種款項並不在租稅優惠的適用範圍,於剔除該筆200萬元佣金支出後,向甲公司補稅10萬元。官員強調,法規不會禁止透過代理商採購,但是在租稅優惠上,跟平常各項成本費用的列報不同,5G及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優惠,相關成本列報受法規嚴格限制。不論是直接購買或委由他人製造,官員表示,可列報的支出金額,限於採購或委託製造的價款、運費、保險費及自行負擔的部分生產成本,其他相關成本,像前述的佣金,還有設備維護、檢測、更新等,皆無法適用優惠。
華碩新NB 攻創作者市場
品牌大廠華碩持續搶攻PC分眾市場,9月2日更新子品牌創作者ProArt產品線,推出全方位解決方案、以及開始搭載Windows 11的新型態創作者筆電,以及採用 OLED螢幕的新款筆電,產品陣容橫跨個人電腦、螢幕、週邊配件、投影機及主機板,全力搶攻專業內容創作者市場。華碩昨日深夜舉辦Create the Uncreated發表會,如同市場預期,發表會產品重點以創作者系列ProArt為主。在建立合作夥伴生態系方面,除了持續與輝達(NVIDIA)合作、強化創作流程的NVIDIA Studio平台外,所有新款筆電和桌機皆搭載Windows 11,或可在新版作業系統正式推出時免費升級。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先前指出,華碩PC事業聚焦高成長區塊,比如說ROG電競事業或ProArt創造者市場,其中,創作者領域主要著重深耕生態系策略合作,開發具潛力市場。華碩本次大幅更新創作者產品線,包含ProArt Studiobook Pro 16 OLED筆電及ProArt Station PD5桌上型電腦等多款產品,逐步完善該產品線生態系。除了推出ProArt 創作者解決方案之外,華碩更同時為創作者推出包括 Zenbook Pro、Vivobook Pro X 及 Vivobook Pro系列多款筆電,滿足各類型創作者的需求與使用場景。華碩今年筆電定下出貨2,400萬台目標,華碩內部預計應可順利達陣,惟研調機構Omdia先前評估受限於缺料影響,預估華碩全年出貨量僅能上看2,000萬台。展望下半年,華碩預估第3季業績將優於第2季,且第4季訂單能見度相當高,惟零組件缺貨仍有20%至30%缺口,預期緊俏狀況將延續到今年底。不過,華碩預估,本季PC出貨仍能季增15%至20%、年增10%。零組件業務方面,華碩預估季減5%至10%、但年增10%。
製造業研發經費 電子零組件業占54.1%最多
經濟部統計處8月27日公布製造業研發經費報告,2019年我國製造業為5,652億元,近9年平均年增5.1%,且製造業研發密度亦呈穩定上升態勢,2019年達3.4%,較2010年上升1.2個百分點。製造業研發經費集中在電子零組件業占54.1%為最高,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24.3%次之,二者合占製造業研發近八成。與相較2010年,以電力設備及配備業平均年增7.8%,成長最為快速,致占比亦提高0.9個百分點最多。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研發密度11.4%為最高,其次依序為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業11.2%、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8.6%、電子零組件業7.9%。另外,我國技術交易收支比逐年成長,我國製造業技術購買金額自2017年起因支付權利金減少致大幅下降,惟技術銷售穩定成長,技術購買近9年平均年減8.9%。歷年技術交易收支比皆小於1,為淨技術輸入國,近年呈逐年提高趨勢,至2019年為0.8,顯示我國廠商技術能力提升,對外國技術依賴程度逐年減輕。技術購買方面,仍以電子零組件業最多,2019年購買金額267億元(占42.2%),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105億元(占16.6%)次之,兩者合占整體58.8%。美、日為我國技術主要來源國。2019年技術購買來源國以美國238億元(占37.6%)最多,日本162億元、占25.5%次之。以四大行業觀察,近年技術購自美國以資訊電子工業最多,2019年占58.3%,另購自日本以資訊電子工業和金屬機電工業為主,各占45.5%、36.4%。技術銷售主要集中在電子零組件業,2019年達192億元,占36.9%,電力設備及配備業122億元(占23.5%)居第2,兩者合占整體60.4%。新加坡、中國大陸為我國技術主要銷售國,2018年以前技術銷售對象以中國大陸為大宗,惟隨電力設備及配備業技術銷售至新加坡增多,致2019年新加坡躍升為最大銷售對象國家(占27.4%),中國大陸位居第2(占26.9%)。我國研發經費近9年平均年成長7.9%,在主要國家中,僅次於中國大陸11.1%、韓國8.6%,高於美國6.4%、日本2.7%,主要國家研發支出皆呈正向成長,顯示各國不斷強化自身研發創新能量。我國企業部門研發經費占GDP比率自2010年起突破2.0%,並呈穩定成長,2019年達2.8%,我國產業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有助於提升國家競爭力。與主要國家相比,我國研發經費占GDP比率2017年後追上日本,僅次於韓國。我國與南韓多集中於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製造業(含電子零組件業),2018年分別占80.4%、58.1%,日本以汽車業居首(占30.1%),其次為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製造業(占22.5%),美國以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製造業(占30.5%)、化學及醫藥製造業 (占29.1%)為前2位,中國大陸則相對分散於各業別。近年主要國家不斷強化自身研發創新能量,研發支出皆呈正成長,而我國製造業研發高度集中於電腦電子業,為引導企業提升技術量能,近年政府推動企業創新研發專案政策(如: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透過政府經費補助,降低企業技術研發的風險與提高投入意願,並引導企業投入前瞻產業技術開發,累積我國產業未來的創新動力與國際市場競爭力。
」
」
5G促電信/企業專網需求,O-RAN發動白牌伺服器商機,廣達、緯穎受惠I
5G帶動電信/企業專網需求,白牌雲端伺服器大廠廣達、緯穎商機大增。研調機構指出,由各電信業者所發起O-RAN聯盟,訴求以白牌伺服器取代傳統獨規(proprietary)電信設備,將為業者帶來新一波的發展契機。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龔明德表示,O-RAN聯盟與開放運算計畫(OCP)相似,皆為由需求端所發起,對產業具一定主導力量,以白牌伺服器提供如集中單元(CU)、分散單元(DU)等設備使用。而英特爾、輝達亦重視此波發展商機,積極投入軟硬體技術支援。英特爾、輝達相繼發表CPU及GPU等5G應用晶片方案,此外亦搭配建構5G電信應用軟體平台,將AI技術與5G電信領域相結合,使伺服器業者在發展白牌電信設備過程,可減少額外投入相關電信功能軟硬體整合的時間,並加速發展軟體定義功能(SDx)、網路功能虛擬化(NFV)等應用,加速5G技術於電信業者客戶或企業專網的實際導入應用。惟O-RAN推動的5G電信白牌伺服器商機,尚未達OCP計畫帶動的白牌廠直接銷售伺服器規模。主因除發展歷程較短外,雲端業者比電信商具較強大的伺服器軟硬體布建能力,且雲端業者業務即為將伺服器資源虛擬化後對外提供運算、儲存及網路等服務內容。相較之下,電信業者則以提供終端用戶正常電信功能或其他加值服務為主,中間通常尚須系統整合商(SI)來協助相關基礎設施布建。因此,未來白牌伺服器業者拓展此一市場,初期須與產業鏈合作,以提供軟硬體整合方案,在逐步建立起電信專業領域的技術以及經驗基礎之後,可望進一步提升對電信白牌伺服器市場影響力以及拓展事業版圖。
缺料、日本PC出貨量1年來首陷萎縮;蘋果獨樂
因「GIGA School構想(每位學生配置一台電腦設備)」需求下滑、加上缺料,拖累日本PC出貨量1年來首度陷入萎縮,其中蘋果(Apple)獨樂,受惠「M1」版機種需求強勁提振、是前5大廠中唯一呈現增長的廠商。IT專門調查公司IDC Japan 2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因「GIGA構想」對象從中小學轉移至高中、導致需求規模萎縮,新冠肺炎(COVID-19)推升居家辦公、線上教學普及所引發的筆電需求暫告段落,加上CPU、面板、IC晶片等材料短缺無法即時供應商品而錯失部分需求,拖累上季(2021年4-6月)日本國內PC出貨量(商用+家庭用)較去年同期大減17.3%至328萬台,為1年來首度陷入萎縮。就廠商別情況來看,上季聯想/NEC/富士通集團以36.8%的市佔率穩居龍頭,其次依序為HP的16.0%、Dell的14.1%、蘋果的8.6%和夏普(=旗下PC事業子公司Dynabook)的7.3%,蘋果市佔率已連續第2季高於夏普。IDC指出,上季日本前5大PC廠中、出貨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增長的廠商只有蘋果一家,主因搭載蘋果自主研發處理器「M1」的筆電、桌機需求強勁,而前三大廠出貨量皆萎縮超過20%。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8月25日公佈統計數據指出,因居家辦公所帶動的筆電需求趨緩,拖累2021年7月份日本PC(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出貨量較去年同月下滑3.5%至58.8萬台,連續第4個月陷入萎縮,且月出貨量連續第4個月跌破百萬台。JEITA上述數據的統計對象包含蘋果(Apple)、夏普(Sharp)PC子公司Dynabook、富士通(Fujitsu)、NEC、Panasonic、聯想等8家廠商,台灣華碩、宏碁及美國惠普(HP)皆不在統計對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