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宏致Q3毛利率估季減,但前三季獲利年增拚逾倍
筆電拉貨趨緩,加上大陸停工限電,連接器廠宏致第三季營收僅小幅季增,旺季不旺,法人預期,第三季毛利率與獲利將不如前季,但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仍會超過3.8元,年增逾倍,也遠超前去年總和,第四季中旬後筆電有望緩步回溫,今年營運仍將創近年高峰。宏致第三季營收28.05億元,季增1%,雖續創新高,但季增幅度顯示旺季不算太旺,法人預期,因9月昆山區限電停工與筆電供應鏈修正影響,加上原物料仍處高峰,第三季毛利率可能不如第二季,獲利也將季減,但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仍會有3.8元以上,超前去年總和。法人普遍也認為,筆電修正主要是疫情後的消費型機種,但商用機種還是有一定剛性需求,隨第三季初開始調整,最快本季中下旬後,需求將逐步回流,相關供應鏈第四季可能也不致太淡,以宏致來看,單季營收季減率有機會控制在10%上下。該公司今年也連續以可轉債與現增募資,第四季募資可望全數到位,募集資金估計將有約12億元,會用於台灣精工中心二期的擴建,預計第四季動工,精工中心完工有助於高精密與高頻高速連接器的產品線研發,更趨完整,也將爭取伺服器、雲端連接器等更大的市占分額。

總體經濟

基本工資調高 要有新思維
今年的基本工資調整,上周在爭議中終於敲定,其中全薪工作的最低工資由原本的每月24,000元調高到25,250元;時薪則由160元調高到168元;調幅約為5.21%,略低於今年GDP的成長率5.88%。今年台灣的情況很特殊,製造業部門因為國際景氣快速復甦,帶動出口大幅成長,表現優異;但是,受到疫情影響,服務相關產業受到重創,不但產出減少,而且失業率大增。在此K型復甦的情況下,今年如何調整基本工資的確有些為難。傳統上的經濟學者認為,如果大幅調高工資,必然會導致廠商減少僱用人數,導致失業增加;另外一方面,因為廠商勞動成本增加,也可能推升物價,甚至出現通膨,因此政府在調整最低工資時必須十分謹慎,但是此一傳統觀點已被改變。代表經濟學界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由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系的David Card和另外兩位教授(J. Angist and G. Imbens)共同獲得。這三位教授都是因為強調「自然實驗法」而得獎,其中Card教授關於最低工資的研究與傳統觀點大相逕庭,從而大幅改變許多經濟學家對於最低工資可能影響的觀點。依據美國經濟學會的調查,早前大約超過七成的經濟學者相信調高最低工資,必然會導致失業增加,但是現在大約只有四成多的學者持相同看法,這就顯示出Card教授研究成果的重大影響,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Card教授在其1994年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的重要文章中,主要是把美國兩個相鄰州的資料加以比較,其中紐澤西州於1992年把最低工資由時薪4.25美元調高到5.05美元,而賓州則沒有調整。兩個州採行不同的政策,就等於提供了一個很自然的政策效果比較。Card教授和另外一位作者A. Krueger收集這兩州的大量資料,來比較提高最低工資與否,對於勞動市場和總體經濟會產生何種不同影響。其研究結果發現,紐澤西州調高最低工資,並沒有顯著增加失業率,也沒有減少該州新設企業的增加速度。同時,兩州的通膨也相去不遠,顯示提高最低工資也不會明顯影響物價。另外,也許有些人會認為企業會減少非薪資報酬來因應,比方說,減少免費午餐或減少在職訓練等,結果他們發現兩個州也沒有顯著不同。Card教授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提高最低工資不一定會增加失業率,也不一定會推升通膨;因為勞動市場的狀況不同,勞動需求與供給也不同,而且還有技術勞工與非技術勞工的差異等。由於其採用的模型非常嚴謹,又是利用兩個實驗組和對照組來比較,因此其研究成果非常具有說服力,不但許多經濟學者逐漸接受其觀點,現在已經有一些國家在調整最低工資時,採用Card教授的論點。過去20年來,台灣勞動市場的最大問題,就是薪資停滯不前,每年平均薪資上漲約1%,而物價也大約上升1%,也就是說,過去20年來的實質薪資幾乎完全沒有改變。雖然近年來基本工資有逐年調整,但整體勞動市場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勞工月薪不到3萬元。工資偏低除了市場規模外,也和企業追求壓低成本有關,其中基本工資調整受到限制也是問題,而現在證實調整最低工資不一定會導致失業增加,也不一定會推升物價,因此未來在調整基本工資時,應可更有彈性。另一方面,政府壓低公務人員薪水,導致民營企業有樣學樣,可能也是導致薪資長期停滯的因素之一。過去20年來,公務人員加薪只有四次,每次3%,共12%,平均每年不到1%,比物價上漲率還低,造成公務人員的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情況。上周政府在決定基本工資時,曾經提到會同時調高公務人員的薪資,我們建議政府能夠更有彈性的提高公務人員薪資,做為民營企業的榜樣,未來才有機會全面提升台灣的薪資水準。

電子資訊

健和興Q3獲利衝高 前3季EPS 3.54元賺贏過去任何一年
連接器及端子廠健和興10月14日公告第三季自結稅後純益 2 億元,季增 19%、年增 168%,每股純益 1.27 元,創掛牌以來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5.58 億元,年增 95.7%,每股純益 3.54 元,除了創下同期新高,更已經超越過去任何一年的獲利表現。健和興 9 月營收 4.27 億元,月增 11.4%、年增 50.4%;營業利益 1.03 億元,月增 12.9%、年增 107%;稅前盈餘 1.13 億元,月增 55.2%、年增 228%,每股稅前盈餘 0.72 元,每股純益則來到 0.5 元。健和興第三季營收 12.1 億元,季增 1.4%、年增 44.7%;營業淨利 2.92 億元,與前季相當、年增 106%;營益率 24.2%,季減 0.3 個百分點、年增 7.2 個百分點。累計健和興前三季營收 34.65 億元,年增 45%、營業淨利 8.17 億元,年增 55.7%、營益率 23.6%,年增 0.3 個百分點。健和興第三季車用連接器、充電槍及 5G 基站、綠能等需求延續,加上漲價效益持續發酵,第三季營收力抗下游缺料逆風,續創新高,營業淨利、稅前盈餘,均來到單季新高。
 
鴻海啟動虎躍雲數據中心建置,加速F2.0數位轉型
鴻海集團攜手遠傳、VMware共同宣布啟動「虎躍雲數據中心建置專案」,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與VM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學智出席宣誓合作。三方將攜手在鴻海土城總部的虎躍廠建立數據主中心,同時在鴻海內湖大樓設置邊緣雲端,透過建置高效能、高穩定的數據中心,實現資源集中控管、彈性調整與雲端快速部署的優勢。鴻海表示,未來以虎躍雲數據中心為核心,串連集團全球佈局,透過資訊流的IT升級轉型,加速集團F2.0數位轉型的腳步。 「虎躍雲數據中心建置專案」將由遠傳提供雲數據中心及數位轉型的經驗,協助鴻海建立雲數據中心及運維架構。同時VMware專家顧問團隊協助規劃鴻海Logical Cloud全球頂層設計框架,引進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DDC)方案。遠傳與VMware團隊將和鴻海新世代雲資源管理及運維單位,逐步在不同地域、廠區建置Edge Computing,建立鴻海全球雲平台服務體系。鴻海也將藉此專案淘汰老舊設備,整合並提升資源有效使用率,達到節能減碳等多重效益。 劉揚偉表示,集團F2.0數位轉型階段的核心就是軟體驅動的鴻海,在數位體驗、智能決策、運營效益三個領域, 藉由新技術的投入,提升和轉變鴻海的數位能力,進而變為數位的鴻海。因應F2.0的技術發展佈局,鴻海開啟了虎躍雲數據中心建置專案,這是集團數位轉型大幅躍升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對於集團各事業發展、資源的管理調度,將有更高的視野與彈性度。劉揚偉亦指出,透過集團雲數據中心的建置,滿足各事業體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數位需求,也能充分優化整合集團資源。相信有了遠傳札實的在地雲經驗和VMware原廠的支持,此次合作對鴻海的數位轉型可謂如虎添翼。 井琪表示,遠傳以「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結合電信本業的資訊、通訊科技強項,由內而外帶動企業轉型,遠傳延伸自身數位轉型的實戰經驗,將內部IT資源服務化,以豐富的雲端維運管理經驗與自行開發的敏捷式管理平台,打造具有資源集中控管、彈性調整等優勢的數據中心,提供鴻海集團位於台灣的關係企業、子公司專屬私有雲,建構全方位資訊戰情中心,實現IT營運管理最佳化。VMware台灣總經理陳學智表示,隨著數位轉型的加速,整體行業對雲端運算的策略,應該要從『雲優先』(cloud-first)逐漸轉移至『雲智慧』(cloud-smart),即是透過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甚或是近日在VMworld 2021宣布的最新跨雲服務VMware Cross-Cloud Service,以協助企業降低維運、管理的複雜度,同時提升遷移、開發的效率,打造更快速、更智慧的雲端路徑。VMware計畫以VCF為鴻海虎躍雲數據中心打造雲端基礎架構,讓龐大的集團能受惠於多雲服務的彈性擴充、靈活開發、節約成本等優勢,在全球產業急速轉變的此時,能專注於業務發展並維持高效創新的能力。鴻海指出,身為全球電子製造業的龍頭,全球有137個廠區,版圖橫跨24個國家地區,季節高峰120萬名員工。自宣布推動F2.0數位轉型以來,持續不斷精進集團運營及製造領域,以期為全球製造業提供數位化典範,將自身轉型經驗推廣到整個供應鏈生態圈。旗下鄭州廠區及武漢廠區雙雙入選,這也是集團繼深圳、成都廠區之後,再次有新廠區上榜;近日台灣首屆「數位轉型鼎革獎」中,集團以「系統級全覆蓋無憂智能燈塔工廠」,獲智慧製造轉型獎首獎,即代表鴻海在製造生產領域推動F2.0數位轉型獲得肯定。
 
鴻海Q4營運升溫;電動車提前發酵
鴻海下周一(10/18)將舉行科技日,將展示C級距、E級距電動車以及電動巴士,近期鴻海收購Lordstown於美國的電動車工廠,預期明年第2季將開始生產皮卡,市場認為,該廠將縮短鴻海電動車生產的學習曲線,電動車對鴻海營收貢獻將提早發酵。鴻海10/18將舉行科技日,將展示C級距、E級距電動車以及電動巴士,近期鴻海收購Lordstown於美國的電動車工廠,該廠產能約為60萬輛/年。原本鴻海目標電動車業務於2023年開始有較為明顯營收貢獻,法人預期,鴻海收購Lordstown工廠後,該廠將縮短鴻海電動車生產的學習曲線,電動車對鴻海營收貢獻將提早發酵,預計明年第2季將量產Lordstown皮卡。Lordstown工廠也計畫製造其他電動車,包括鴻海其他客戶像是Fisker實現量產。原本鴻海與Fisker簽署協議,目標至2023年開出15萬輛年產能,並逐年增加至30-35萬輛年產能。而收購Lordstown工廠後,等於是電動車產能遠大於原本所規劃。鴻海目前於美國、泰國有製造據點,其中泰國廠方面,則是與PTT泰國國家石油建立EV開放平台,打造相關零組件與平台,服務全球車廠,前期會以當地市場為主,之後再拓展至海外市場,初期將規劃大約15-20萬輛年產能。由於歐洲是電動車大型市場,且多數傳統車廠積極轉型至電動車,特斯拉也積極布局歐洲市場、計畫於德國設廠,預計科技日外界也將關注鴻海在歐洲的設點計畫。鴻海9月營收5857.31億元,月增46.31%、年增25.60%,主要是iPhone 13步入拉貨旺季。展望後市,儘管傳出因為晶片短缺以及中國限電影響供應鏈,使得第4季iPhone供貨可能受到影響,不過iPhone供應鏈認為,限電影對供應鏈僅會有短期影響,將使得部分訂單遞延,但整體iPhone訂單並沒有消失。法人預期,市場預估今年iPhone新機銷售有機會優於上一代表現,加上伺服器需求至第4季也不看弱,鴻海第4季營運有機會明顯升溫。
 
PC長短料近期難改善
PC產業下半年需求出現雜音,品牌大廠宏碁董事長陳俊聖10月14日強調,仍有大量在手訂單,各國通路庫存仍低,預期到明年市況仍是受供應鏈制約。但他表示因長短料問題短期不會改善,供給不足下,預料今年美國耶誕銷售旺季將面臨貨源不足。宏碁13日舉行全球線上發表會,陳俊聖接受媒體聯訪,針對明年PC市況、零組件長短料狀況、子公司IPO策略以及新產品線發展重點等一一回應。宏碁PC業務長短料情況持續,短時間不會改善,預期供需轉折觀察點在明年首季,主要是半導體廠新產能將在當季開出。陳俊聖分析,半導體缺料主要跟汽車產業有關,除了電動車對晶片需求大增外,也跟汽車廠積極建立零組件庫存有關,導致「長短料情況愈來愈險峻,不會短期解決!」此外,大陸官方近期強勢執行的「能耗雙控」政策,導致不少工廠因限電被強迫停工。陳俊聖表示,缺電對包含PC的所有產業都有影響,宏碁及代工廠並沒有碰到相關問題,但間接的供應商有限電、停工狀況。宏碁預期,缺料與海運不順,拉長交貨時間,對即將到來的美國耶誕旺季銷售有影響。雖仍有旺季銷售效應,但供貨不足,加上通路普遍仍處於低庫存狀態,能銷售的產品數量有限,季節性挹注效益不若往年。
展望明年PC景氣,陳俊聖強調,需求不是問題,宏碁手上仍有超過一個季度的訂單量,「現在每季出的貨都沒收的訂單多,且愈積愈多!」預期到明年上半年需求還是被供給面制約,期望明年產品平均單價(ASP)增長。針對Chromebook市況,宏碁認為,長期仍看好Chromebook增長速度將超過整體PC,除了因出貨量基期較小外,Chromebook產品單價低、使用容易也是原因。
 
AirPods供應鏈迎利多
蘋果本月19日秋季第二次新品發表會前夕,外媒批露,在Apple Watch全球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未來蘋果考慮複製Apple Watch定位為健康產品的商業模式,為AirPods新增更多健康監測功能,如監測姿勢及體溫,並適時提醒。法人指出,蘋果在AirPods動作頻頻,若開發出重視健康的新客群,AirPods銷量有望持續放大,台灣AirPods供應鏈包括新日興(3376)、美律、燿華、康控-KY、華通等,有望受惠。蘋果拿掉手機耳機孔後,順勢推出AirPods,掀起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熱潮,目前AirPods在全球市場取得主導地位。除了過去通話、聽歌、降噪等功能之外,消息傳出,蘋果正在為AirPods開發更多健康相關功能,例如幫助用戶檢測體溫,提醒調整姿勢等,要複製Apple Watch定位為健康產品後,對一般消費者帶來的吸引力。《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為AirPods開發更多以健康為主的新功能,包括監測用戶體溫、改善聽力效果等。另外,AirPods或會利用動作感測器,提醒用戶在駝背時調整姿勢,惟目前該項計畫仍處於探索及開發階段,不太可能在明年推出,甚至可能失敗。蘋果官方拒絕對於此發表任何評論。根據外媒取得的文件指出,蘋果已經在製作可以量測體溫的AirPods原型機,若加上明年預計推出的新Apple Watch,這將會是第二款具備溫度量測的產品。蘋果對於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新功能的確野心勃勃,最近為AirPods增加新輔助功能,上周在高階的AirPods Pro推出的對話增強(Conversation Boost)模式,可提高用戶之間對話的音量及清晰度,並協助患有聽障或聽力不佳的人士,在吵雜環境下能夠清晰接收對話內容。
 
經濟部技術處 TIE展大秀81招
「2021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實體和線上展同步登場,經濟部技術處「解密科技寶藏」線上專館,從17法人、上百項科技專案中精選能為產業升級的68項科技專案技術,及13項科專新創孵化成果。實體展則展出32項科技專案及8項科專新創孵化成果,全面對焦AI、5G創新應用,以及精準健康、低碳經濟、低軌衛星等創新技術與產業趨勢。今年的專館具備兩大特色,第一是精選未來產業升級不可或缺的產業秘笈,第二是展出深具未來產業潛力的新創團隊。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說,創新是提升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技術處每年都會編列預算協助法人研發超過1,200個技術,並將相關技術技轉給產業界,藉技術提升強化產業競爭力。此外,除了為現有產業升級轉型外,新創事業有助為產業帶來源源不絕的活水,因此技術處鼓勵法人研發團隊從單純技術研發轉為「創業者思維」,發掘具潛力團隊激發創業構想,如同過去開創晶圓產業一樣,從新創事業開始創造未來產業,提升經濟價值。資策會以人工智慧創新應用開發「AI乳篩助理」讓AI成為醫師檢驗好幫手,解決乳癌篩檢報告出爐時間過長的痛點,將取得報告時間從二周至二個月大幅縮短到七至十天,讓潛在的乳癌婦女,可以及早發現及治療。至於技術處委由國衛院開發的「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有望為癌症病友提供低劑量、低副作用、高療效的抗癌新藥。而因應2023年歐盟課徵碳關稅,國際大廠開始注重綠色供應鏈,經濟部技術處也有解方。譬如委由工研院研發的「二氧化碳合成低碳排甲醇技術」,可將二氧化碳合成為低碳甲醇,並量產化轉而供應工業使用,達循環再利用。工研院開發出「高能量及高安全樹脂固態電池」,以高離子導電樹脂(NAEPE)材料取代易燃的電解液,在常溫下就可固化,保有原本電解液高離子導電度,同時改善高電壓穩定性,固化後NAEPE閃燃點溫度提高,具有難燃性、高溫循環壽命佳特點,解決高能量鋰電池安全性問題。採用NAEPE的固態鋰電池內部,可像積木一樣進行內部串聯,單電芯電壓更突破10V,大幅提高電池模組能量密度。
 
受惠大客戶特斯拉出貨衝 和大Q3進補
和大受惠於大客戶特斯拉第三季新車交付量創新高,加上前訂單遞延出貨,以及下半年起成功漲價等因素,9月合併營收達6.07億元、年增近19%,連續兩個月營收站上6億元大關,助威第三季營收突破17億元,改寫近年單季營收新高紀錄。和大克服缺工、缺料、缺櫃、船運等不利因素,加上嘉義三廠機台陸續到位,第四季將有四條AI智能化產線投產下,公司樂觀營收保持成長趨勢,更因產品順利漲價、毛利率回升,法人樂觀和大下半年獲利表現。和大自結9月合併營收為6.06億元、年增18.9%;第三季營收17.58億元、年增35.33%,創近年單季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50.07億元、年增43.7%,確定回到上升走勢。和大表示,9月受到上半年延遲出貨及微幅漲價調整下,營收表現漸趨回穩,對未來營運保持樂觀。和大董事長沈國榮指出,和大上半年陸續克服缺工、缺料、缺櫃、船運等不利因素影響,第三季整體營收已漸恢復往年水準。為因應往後客戶綠能車款零件新訂單生產需求,下半年和大嘉義三廠機台陸續到位後,將先啟動四條自動化AI智能產線,可為第四季營運注入成長動能。另外,和大為整合大里廠製造加工能力,及解決協力廠商產能瓶頸問題,大里廠亦將擴增產線增建大里新廠,以加速內部物料運籌調配與管理,進而能及時達交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大陸推電價市場化 工商用電喊漲
在電力供應持續緊張背景下,大陸政府將放鬆對國內電力市場的管制,允許燃煤發電的電價進行更大幅度浮動。按照此次改革措施,燃煤發電的電價可在基準價上下浮動不超過20%。對此,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升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但會維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不漲。

將推升企業成本 15日實施

發改委12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要求,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範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該通知自2021年10月15日起實施,現行政策與通知不符的,以該通知規定為準。發改委並稱,新措施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保障電力穩定供應。

燃煤占比高 發揮錨的作用

發改委還要求各地政府有序推動工商業使用者全部進入電力市場,按照市場價格購電,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目前尚未進入市場的用戶,10千伏及以上的使用者要全部進入,其他使用者也要盡快進入。通知並指出,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要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透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範圍內形成上網電價。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指出,大陸燃煤發電電量占比高,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在發電側上網電價形成中發揮著「錨」的作用。目前,已經有約70%的燃煤發電電量透過參與電力市場形成上網電價,此次改革,明確推動其餘30%燃煤發電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這樣將進一步帶動其他類別電源發電電量進入市場。

落實分時電價制 改善供求

通知還要求,新措施要加強與分時電價政策銜接。各地要加快落實分時電價政策,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削峰填谷。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表示,新措施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讓電價更靈活反映電力供需形勢和成本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激勵企業增加電力供應,抑制不合理電力需求,改善電力供求狀況,更好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美系伺服器大廠移轉產能 九成代工靠台商
根據TrendForce調查,受到2018年美中貿易摩擦逐步升溫,加上地緣政治問題漸趨明顯,為調節關稅與因應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不確定性,伺服器ODM廠為更貼近客戶與降低風險,轉移生產地成為台系ODM廠商主要的方針,加速擴大在中國大陸境外的產線佈局,預估2021年全球伺服器ODM廠在中國境內的生產比重,將較2020年下滑約7%,轉往以台灣為主的生產地區,而今年台灣ODM廠佔全球伺服器生產比重將達九成。除此之外,與主機板生產基地配合的組裝廠,包含以新墨西哥州與捷克等地為主的伺服器組裝基地,均也開始陸續增添伺服器主機板生產線,其中包含英業達、緯創(Wistron;包含緯穎)與鴻海等均具備相對應的產能可供調配。上述這些產線移轉尤以美系業者為首要重點,但出貨至非美地域則維持既有生產規劃,維持中國大陸生產基地運作;目前除已在台灣建置產線的Google與Facebook外,其餘如AWS與Microsoft,皆已轉移至台灣的生產線。從各大伺服器ODM廠已執行的進度來看,目前都已在台灣新增產線,其中又以英業達、緯創、廣達與鴻海最為積極。以英業達為例,2020年底已在桃園龜山擴增3條產線,目前已達8條規模。
 
3關鍵因素 AI醫療錢潮湧現
COVID-19疫情推波助瀾下,全球資金加速湧向健康醫療領域;其中,AI醫療在今年上半年的投融資金額較去年成長1.2倍,創史上新高紀錄。第一金投信指出,除了疫情因素外,人口結構老齡化,及科技進步延長人類壽命,將為醫療產業帶來龐大新商機,長期投資前景可期。國泰證券認為,第4季全球關注的投資議題圍繞在後疫情的經濟復甦,投資人可留意「COVID-19疫情與疫苗」、「量化寬鬆政策轉向」、「歐美年底節慶季」與「中亞地緣政治」等4大面向。其中,以疫情逐漸獲得控制為主軸,隨著COVID-19疫苗2.0版將登場,新型藥物因研發方式改變將以口服、常溫、一劑型等形式出現,這也預告「醫療保健」大產業航海時代即將來臨。根據CB Insights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健康醫療產業的投融資金額達6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2%;其中,AI醫療的金額為52.7億美元,年成長122%。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疫情爆發後,投資人目光全面轉向健康醫療領域。即便目前疫苗大量施打,情況略有緩和,醫療產業的吸引力,不減反增。尤其是結合創新科技技術的AI醫療,獲得前所未見的關注。所謂AI醫療,就是運用AI人工智慧提供醫療服務,或協助醫療用品、藥物開發,例如:AI智慧診斷、醫療影像辨識、AI輔助藥物開發、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遠距醫療、AI虛擬醫生助理、醫療大數據分析等。以今年上半年來說,與AI醫療相關的大型投融資案至少5件,包括:英國手術機器人公司CMR Surgical和人工智慧輔助藥物開發公司Exscientia、美國減重和慢性病管理平台Noom與遠距醫療公司Ro、中國線上問診平台「妙手醫生」等,獲投資金額都超過4.5億美元。常李奕翰表示,由於疫情的推波助瀾,加上,戰後嬰兒潮進入退休高峰期,全球人口結構走向老齡化,以及醫療技術進步,延長人類壽命,高齡化趨勢來臨,都讓AI醫療商機大量湧現,長期投資趨勢確立。
 
全球供應鏈危機恐惡化
今年以來半導體缺貨、港口大壅塞及卡車司機人力不足等種種問題,使全球陷入供應鏈危機,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度。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近日警告,供應鏈危機會「先進一步惡化之後情況才會好轉」。穆迪於最新報告中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復甦,供應鏈混亂阻礙經濟成長的情形將更加顯著,因為現在所有經濟環節都受到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已在近日下修全球經濟預期,估計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5.9%,低於7月預估的6%。IMF也將美國今年GDP預期成長率從7%下修至6%,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當中下修幅度最大的國家,因為供應鏈混亂不僅影響工業產值,也連帶打擊消費需求。穆迪於報告中表示:「各國實施邊境管制與跨區移動限制,又尚未建立全球疫苗護照系統,再加上居家防疫累積的消費需求,都對全球生產形成完美風暴,不僅造成出貨延宕且成本、價格雙雙上漲,最終將使全球GDP成長不如預期中強勁。」穆迪認為卡車司機人力不足對全球經濟衝擊力道不及半導體缺貨來得嚴重,但仍間接加重全球港口塞車情形,並導致英國加油站缺油。穆迪警告全球供應鏈危機未來仍舊「烏雲罩頂」,因為眼前仍有許多挑戰難以克服,例如全球各國對抗疫情的政策不同調,導致全球貿易運輸難以順暢。相較於中國政府全力清零的防疫政策,美國政府傾向與病毒共存。穆迪認為各國邊境管制及防疫規範不同調,將使頻繁出入各國邊境的運輸人員難以作業,加重港口壅塞情形。然而,業界其他人士則對供應鏈前景抱持樂觀看法。摩根大通(JPMorgan)執行長迪蒙(Jamie Dimon)認為供應鏈混亂很快就會落幕。他近日受訪時表示:「明年供應鏈問題將不復存在。現在已經是最糟的情況。我相信良好的市場機制會像企業一樣迅速適應。」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