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湧德Q3 EPS估近上半年總和;明年營運續增有望
營收創高、毛利率改善,法人預期,連接器廠湧德第三季每股稅後盈餘將挑戰1.5元,創逾六年單季次高,第四季雖有外在變數與傳統淡季,營收將季減但將維持年增,今年全年獲利可望創七年新高,明年在既有事業小幅增長、子公司挹注增加下,營收估計會是個位數成長,獲利增幅優於營收,每股盈餘再拚近年高。湧德第三季營收超旺達17.17億元,創下新高,法人預期,單季毛利率可望超過兩成,單季每股稅後盈餘趨近上半年總和,挑戰1.5元,該數字也是逾六年來僅次於去年第二季的次高成績。湧德表示,因中國限電與PC調整庫存問題,先保守看待第四季營運,但預期還是會優於去年同期,目前訂單仍大於產能,只是交期較第三季最緊繃遞延四週以上,略有收斂,約落在三到四週,但經營團隊也時時關注客戶端庫存水位,擔憂不確定因素可能讓客戶調整訂單預期,因而在對明年還有不確定因素下,資本支出會採防禦守勢,也就是先以目前產能微調,因應訂單變化。不過,法人多數認為,湧德明年還是有機會較今年成長。在既有連接器事業群部分,隨5G與高速傳輸趨勢帶動,2.5G以上的Multi G產品佔比,將持續成長,該部分湧德開發速度與競爭者相對較少,有助於滲透率增長優於產業平均,預期連接器事業群明年將維持個位數成長。目前佔合併營收約一成的非連接器子公司部分,一個為矽膠機構件的子公司,今年擴大穿戴裝置客戶出貨,明年預期仍會有新客戶到位,擴大對母公司營收與獲利挹注;而在線材子公司部分,現階段客戶以大陸客戶的外部線為主,近期也開始擴展歐美客戶,已有1-2家客戶認證中;而客戶以TWS為主的另家子公司,今年因中國客戶貢獻擴大,營收也逐步加溫,明年預期維持成長趨勢無虞。法人預期,湧德今年營收將年增兩成以上,毛利率呈現年增,每股稅後盈餘將挑戰4元,過往常態現金股利配發率約六成左右;明年營收將維持個位數成長,毛利率持續改善,獲利增幅將高於營收。
 
信邦10月營收為21.21億元 歷年同期新高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11月3日公布自結2021年10月合併營收為21.21億元,較9月22.38億元減少5.23%,比去年同期20.03億元成長5.88%;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212.6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61%。信邦指出,2021年10月合併營收較9月減少,係因十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所致。今年度營運表現,已8次及連續7個月改寫單月營收歷史高點紀錄,10月合併營收21.21億元及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212.69億元,為歷年同期之高點。MAGIC 5大產業累計2021年前10月之銷售相較於去年同期,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成長17.44%、汽車產業成長76.01%、綠能及節能產業減少4.98%、工業應用產業成長21.18%、通訊及電子周邊產業成長29.93%。就產品別銷售比重,連接線組生產銷售佔集團營收73.40%;連接器及零組件銷售佔26.60%。在產業別的銷售分布,通訊及電子周邊產業佔合併營收28.19%;工業應用產業佔27.01%;綠能及節能產業佔23.71%;汽車產業佔11.61%;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佔9.48%。
 
碳中和浪潮下 金淶電子布局新能源
在一片減碳浪潮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減碳目標承諾,綠色永續已不是口號,而是未來企業競爭必要條件,近期原物料市場經過長期整理,許多低階產能陸續淘汰;加上碳中和等環保壓力,包括碳稅等環保成本增加,高價原物料恐成為新常態。金淶電子以連接器起家,近年來電動車成為全球焦點,其車體內部所需的關鍵零組件與傳統燃油車大不相同,尤其是連接器,金淶電子旗下產品從設計、製造到組裝品質與產能都能精準掌控,可滿足電動車系統的嚴苛要求,無論是產品品質或客製化服務,都能協助客戶打造成本與效能具佳的系統,從而強化市場競爭力。金淶電子在工業連接器產業上,均通過IS-9001,UL認證,台灣廠與深圳廠,專門生產端子線製作,USB (TID認證)iPhone(MFi認證)HDMI A. C. D 認證HDMI Type C 傳輸線…..等,並對於線材. 連接器. 排針、排母. 連接器.產品外銷擴展,金淶電子內部已規劃設定排碳價格,打算在未來十年內採用,作為推動內部減碳行動方案之一,碳稅概念日趨明朗,未來碳權制度一旦實施,能取得綠色認證的廠商如同取得「通行證明」,才能與國際大廠做生意。碳定價對於企業永續營運影響深遠,金淶電子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致力打造綠色低碳營運模式,建立員工碳價觀念,達成企業共好目標!
 
町洋 傳統製造業數位轉型典範
町洋企業為專業接線端子領導廠商,產品主要用於生產自動化及產業設備製造,以深厚的技術底蘊,受到眾多知名大公司所信賴。2013年起町洋便展開『再創業』的十年發展計劃,啟動一系列的數位轉型。第一階段從ERP導入SAP系統,接軌全球大型的工業4.0客戶,接著導入數位PLM及PDM、數位CRM、數位倉儲以及精實管理,並完成人資及教育訓練系統的數位化。第二階段町洋將重要的製造硬體設備數位化升級,包括塑膠射出、金屬沖壓、電鍍、熱處理、自動化組裝等製程設備陸續汰舊換新,更完成模具自動化及模具智慧生產與管理。此時亦催生放伴智能子公司「iO-Grid系列產品」,創造出更簡單、快速、低成本的模式,實現工業物聯網的佈建與智慧製造轉型。接著町洋更與政大吳安妮教授合作,導入AVM(Activity Value Management)數位管理系統,完成生產成本與經營管理成本的整合。轉型雖然耗時費力,卻帶來全球數千家大小客戶訂單不斷增加的成果,也讓町洋重造體質,得以因應各種不可預期的環境變化。町洋董事長吳上財表示,台灣這幾年一直在談工業4.0,但是對於傳統製造業而言,要做到資料整合,不是那麼容易,並不是解決方案買來,就能夠套用在所有的企業。一路走來,團隊深刻瞭解中小型製造業要如何腳踏實地做數位轉型。其實不需要特定的人才,也不需要特定資源的投入,而是要從做好資料收集開始,搞對順序才有辦法往下走。吳上財強調,資產是中小企業的根本,盲目跟從談策略、談遠景或是商業模式,並不是務實的做法。傳統製造業要完成數位轉型才能培養更好的實力再走出台灣,發展全球市場。
 
優群第3季稅後純益2.12億元 創單季新高
連接器廠優群11月3日公布2021第3季稅後純益2.12億元,季增60%,年增27.7%,創單季新高,第3季每股純益(EPS)2.35元,第2季為1.47元,去年同期為1.95元。優群2021第3季獲利創單季新高,主要是受到營收規模放大、費用控管得宜,以及業外認列股利等因素。優群2021年前三季稅後純益4.83億元,年增8.7%,前三季每股純益5.36元,去年同期為5.33元。展望2021第4季,優群認為,將進入季節性的下滑,營收可能季減一成,由於原料成本與產品組合與第3季差距不大,毛利率可望持穩,目前銅價處在高檔水準,毛利率較大改善可能要寄望2022年下半年,產品世代交替之時。展望2022年,法人表示,隨著 Long-DIMM DDR4/DDR5 之 SMT 製程滲透率提高,加上 PC 新 SO-DIMM DDR5 產品問世,將有利優群的平均售價與利潤率上揚。另外, USB Type-C 新專案,以及 Thunderbolt 4 規格升級都將提高營收,同時,通過新客戶和微型沖壓件的新訂單擴大營收,法人預估,優群 2021-22 年營收年增 17%、27%,2021 年 EPS 年增 2%至 7.37 元,2022 年年增 45%至 10.7 元。
 

總體經濟

9 月製造業景氣,連五月亮黃紅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11月3日公布 9 月整體製造業景氣概況,受惠歐美年終銷售及國際消費電子陸續推出新品,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經濟數據續呈雙位數成長,不過,疫情反覆,加上缺櫃、塞港造成運輸成本大漲,為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9 月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減少 0.21 分、降至 16.27 分,燈號連續五個月維持在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台經院指出,國際經濟仍穩健成長,惟Delta病毒疫情反覆,加上缺櫃、塞港造成運輸成本大漲,為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國內方面,受惠歐美年終銷售及國際消費電子陸續推出新品,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經濟數據續呈雙位數成長,股市雖受美國債務上限議題發酵、中國恆大債務事件及限電等干擾,所幸電子零組件、機械及電腦資通信類股指數上揚,推升經營環境指標表現。疫情因素、原物料因短缺而價格維持高檔,加上中國能耗雙控政策,影響需求面、原物料投入面及成本面等指標表現。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8月的16.48分,減少0.21分至9月的16.27分,燈號續維持在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台經院指出,就9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有3項目分數減少、1 項持平、1項增加,經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減少0.21分。其中以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同步減少0.29分減幅最大,成本面微幅減少0.01分,售價面持平,而經營環境面增加0.38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就產業類別加以分析,台經院指出,在紡織業方面,受到我國廠商多在越南設廠,停工影響紡織品出貨,訂單的遞延影響原物料投入、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故9月本業景氣燈號維持8月代表持平的綠燈。在紙漿、紙及紙製品方面,出口暢旺帶動紙箱需求,推升售價面及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然中國能耗雙控政策增加生產成本的壓力,影響部分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9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為連續4個月出現黃紅燈。

石化橡膠、金屬機械轉為持平的綠燈

台經院指出,在石油及煤製品方面,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成品油也隨之上漲,推升需求面、成本等指標表現,惟船期遞延影響原物料投入指標,9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今年5月以來代表揚升的黃紅燈。在橡、塑膠製品方面,受到上年同月部分產品受美國反傾銷稅影響,客戶提前下單造成基期較高影響,且需求面指標,原物料價格續呈高檔,亦影響成本面及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故9月橡、塑膠製品業景氣燈號由8月代表揚升的黃紅燈轉為代表持平的綠燈。至於在金屬基本業方面,台經院表示,歐美擴大基礎建設及國內公共工程等需求仍殷,推升售價、需求、原物料投入等面向指標表現,包括出口、生產及外銷訂單皆有雙位數成長,故9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4月以來代表繁榮的紅燈。在機械設備業方面,受惠全球景氣復甦,對自動化等設備需求殷切,推升經營環境面等指標,出口、生產及外銷訂單漲幅呈雙位數成長,惟9月表現較8月增幅減少,致9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8月的黃紅燈轉為代表持平的綠燈。

電子電機續亮黃紅燈,運輸方面維持黃藍燈

電子電機部分,台經院指出,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惠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推出,加上5G、物聯網等晶片需求仍殷,帶動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持續熱絡,推升需求、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致9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7月以來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在電力設備業方面,因業者認列政府及民間工程減少,導致電力設備的需求面、原物料投入面及經營環境面等指標下滑,故9月本業景氣由8月代表繁榮的紅燈轉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運輸部分,台經院表示,在汽車及其零件方面,疫情遞延的購車買氣因本土疫情緩和而湧現,加上車商推出限期優惠方案搶市,9月份汽車新車掛牌數為41.131輛,較去年同月增加10.5%,然北美塞港情況嚴重,相關產品運費高漲,令客戶出現遞延出貨狀況,且中國等車市因晶片短缺而銷售減少,致9月本業景氣燈號續維持8月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在其他運輸工具方面,自行車及其零組件等因歐美外銷增加,國內機車則因基期高,新車掛牌較去年同月大減26.0%,致9月本產業景氣續維持8月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基本工資調漲 補貼配套敲定
經濟部11月3日釋出明年元旦基本工資調漲後的完整補貼配套政策,擬定營業額衰退比較期間從11月至12月改為9月至10月,但受損標準則從草案的15%提高至20%,預計今日在行政院院會上通過後拍板。行政院日前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經濟部上周與工商團體商開會,敲定基本工資補貼金額,但針對營收衰退比率及比較基準期間未達共識。新出爐的比較標準是今年9月至10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20%,補貼對象包括服務業、農業與部分製造業,採申請制,估有近60萬名勞工受惠,行政院預估以就業安定基金35億元支應。據了解,經濟部日前向行政院長蘇貞昌報告後,蘇揆認為因疫情期間,不管是疫情或是防疫措施,對於部分產業的影響都很顯著,因此蘇揆指示可以「寬予認定」。最後,行政院初步拍板,經濟部基本工資補貼方案規劃,將針對農業、服務業,以及實質上屬於觀光、服務或餐飲等內需產業的製造業(如觀光工廠、玉石採取業等)進行補貼。經濟部官員昨日說明,因為補貼金額上次與業者已達共識,這次釋出配套辦法是比較基期及受損標準。業者認為因五倍券振興效益很大,若以11月至12月比較,恐無法達到虧損標準,因此接受業者建議,調整為9月至10月;但隨著基期調整,也決定拉高門檻,從原本受損達15%就可補貼調升至20%。也由於比較基準改變,動支就業安定基金的額度也從原本估計的40億減少至35億元。目前規劃補貼金額為投保薪資級距24,000元及25,200元,按員工數每人1,000元定額計算補貼款;投保薪資在23,100元以下部分工時員工,以每月70小時估算,每人每月560元定額補貼,補助時期為明年1至6月。行政院10月14日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方案,2022年基本月薪從24,000元調漲至25,250元、時薪由160元調至168元,調漲幅度約5.21%。然而,部分因為今年三級警戒受創的餐飲業跟內需服務業認為,調漲不僅讓已受挫的內需產業營運雪上加霜,更會打亂復甦步伐;政府因此決議由經濟部及勞動部針對基本工資統籌出基本工資補貼方案。

電子資訊

Q4全球NB出貨疲態初現 季增/年增將同步轉負
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11月3日公布報告指出,歐美教育標案雖出現斷崖式衰退,但企業重啟帶來強勁的商務NB需求,加上品牌商唯恐塞港導致無法於旺季上架而提前出貨,以及部分料況改善下,2021年第3季全球NB出貨量(未計可拆卸式機種)表現優於預期,較前季再成長3.1%。展望第4季,商務巿場雖將維持強勢出貨,但疫情緩和使消費巿場缺乏刺激,加上教育機種出貨反彈程度有限,預期NB出貨將疲態初現,第4季全球NB出貨量季增及年增率皆將同步轉負,但出貨仍將維持在6,100萬台以上水準。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表示,第4季前六大品牌預估僅戴爾(Dell)及蘋果(Apple)出貨量將較前季增長,其中,戴爾受惠主攻需求強勁的商務巿場,加上長短料控管得宜;而蘋果14吋及16吋新品雖未如預期於8月放量,但將全力衝刺第4季出貨,可望帶動其整體NB出貨量季增達2位數。他進一步指出,龍頭聯想中國巿場第4季料將遭遇華為反擊,主攻的歐洲及日本巿場亦有反轉跡象,估將使其整體出貨季減5%以上;第二名惠普(HP)第3季受Chromebook受標案出貨崩跌影響而顯著衰退,第4季試圖從商務巿場反攻,但高階面板缺口及長短料問題將抑制其出貨力道。另外,華碩雖開始耕耘商務巿場,但相關貢獻有限,消費巿場需求逐步下滑仍將打擊其第4季出貨力道;而宏碁則因Chromebook需求持續減少,季衰退程度預料將大於華碩。台灣代工廠表現方面,蕭聖倫指出,廣達(2382)第3季因教育巿場衰退,導致Chromebook訂單大減,佔比大幅下降,第4季在蘋果新機放量及Chromebook出貨反彈下,佔比可望反彈回升。
 
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迎來洗牌,聯想平板實現最強增長
近日,多家研究機構接連發佈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以及Chromebook市場研究報告。Canalys日前發佈報告顯示,全球市場平板電腦第三季度出貨量共計3770萬,其中聯想平板電腦以11.3%的市場份額,427.9萬台出貨量位居全球平板市場第三,安卓平板陣營第二,僅次於三星。另據IDC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平板市場Q3出貨量達4230 萬台,聯想平板以10.1%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四。此前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報告中也指出聯想平板憑藉9%的市占率和430萬台出貨量位居Q3全球安卓平板陣營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三家研究機構資料均顯示,除了蘋果,聯想集團是安卓平板電腦陣營中唯一一家實現逆勢增長的供應商,IDC和Canalys兩家資料顯示,聯想平板電腦三季度同比增長率最高,達2%。而在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中,聯想平板的增長率更是達到了5%。IDC和Canalys報告稱,Chromebook三季度出貨量有所回落。IDC資料顯示,三季度Chromebook全球出貨量總計650萬台。其中聯想集團Chromebook憑藉23.1%的市占率和15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全球Chromebook市場第一。Canalys分析師表示,占全球Chromebook大頭的美國市場將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回暖,並出現季節性回彈。同樣受全球學校返學潮影響,三季度全球平板市場需求有所放緩,但是報告均顯示,全球平板電腦總出貨量依舊高於疫情前水準。Canalys分析師稱,“由於亞太地區設備普及率差距大,而且該地區偏愛平板電腦作為學習工具,預計需求將持續至明年初。儘管平板電腦的更新週期大,但在過去18個月中,安裝基數激增,出貨量無論如何也將高於2020年之前的預期。”如出一轍的是,Strategy Analytics行業分析師也指出了三季度中國平板市場火爆,且更易受品牌認知度和供應鏈因素影響。隨著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如火如荼,平板電腦在商用端也煥發了新的活力。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日常運營模式改變,因此,IDC預計平板電腦在物流、醫療保健和銀行等垂直領域的商業需求將繼續保持。Canalys也表示,隨著經濟復蘇、工作方式新常態化以及5G部署加快,平板電腦的商業部署將成為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聯想集團早在商用平板市場佈局已久,並深耕高利潤、高增長的商用細分領域。今年8月,聯想集團連推五款啟天K系列商用平板,致力於通過聯想平板“硬體+軟體+服務”三大內生核心能力,將其應用於政府、教育、醫療、金融、製造等多個行業智慧化場景,構建智慧化商用平板生態。據悉,聯想商用平板已經與近400家合作夥伴攜手,打造出穩定的方案合作生態聯盟,且目前已經儲備超過262個平板場景解決方案。強勁的商用平板電腦市場表現也為聯想除PC外的業務貢獻了可持續的高利潤回報。據聯想集團2021/22財年一財季財報顯示,包括平板在內的非個人電腦業務已占聯想IDG智慧設備業務集團總營收的18%。其中,平板電腦營業額同比增長約58%,非個人電腦業務開始逐步發展為聯想集團智慧設備業務中PC之外的第二增長引擎。IDC報告顯示,供應鏈危機也成為了三季度平板電腦出貨量有所放緩的掣肘。但是在幾大平板電腦供應商中,聯想集團憑藉“全球資源、本地交付、卓越運營”的韌性供應鏈,有效地緩解了全球供應鏈危機帶來的風險,實現第三季度所有安卓平板電腦供應商中的最高增長率,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未來,平板電腦將會融入到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深度智慧化場景,進一步釋放市場對其的想像力,爆發新一輪的增長。而聯想集團也能夠憑藉在平板商用領域的深耕和強勁的供應鏈能力有效地對沖消費端需求的放緩,把握商用端的新增長機會。
 
微軟新服務 搭上元宇宙
看準雲端科技的發展勢頭,微軟在現正舉行的線上「Ignite 2021 秋季大會(Microsoft Ignite Fall 2021)」中,針對包括元宇宙(Metaverse)、人工智慧(AI)及信任網路等關鍵趨勢,與旗下諸多雲端服務、應用程式、協作工具及相關解決方案等,發布90多項的服務與更新。微軟於11月2日至4日舉行「Ignite 2021 秋季大會」,微軟董事長兼執行長薩帝亞(Satya Nadella)在會上指出,混合辦公新世界、超級連結的業務、所有企業皆將成為數位企業,與利用端到端安全保護一切四大趨勢正在改變所有企業。針對近期的科技發展新勢頭:元宇宙,微軟指出,其雲端服務提供了完整資源以驅動元宇宙的實現,如透過物聯網讓客戶能在雲端中打造實體物件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並利用Microsoft Mesh在裝置間建立共享體驗,而經由AI驅動的資源,則可透過語音和視覺機器學習模型打造在虛擬數位環境中自然的互動。微軟並發布延續元宇宙發展的兩項工具,其中,預計於12月推出的「Dynamics 365 Connected Spaces」,可提供使用者一個全新視角了解人們從零售商店到工廠中所有行動及互動方式,與如何在混合辦公環境中進行健康及安全管理。另「Mesh for Microsoft Teams」則可讓現在所有與會者,皆可使用個人化虛擬人像和沉浸式空間出席會議,無需使用任何特殊裝備即可隨處存取。薩帝亞雖認為,基於元宇宙的日常生活應用要成真看似仍遙遠,不過在商業應用領域上已逐步落地。微軟於10月底公告的最新財報顯示,受惠來自雲端服務相關業務有高達五成的強勁增長,拉抬其單季稅後獲利首度突破205億美元、交出每股盈餘(EPS)達2.71元的歷史新高表現。微軟目前已有一項元宇宙概念的產品「Altspace」,顧問公司Accenture便是透過在Altspace中建置了一個名為「N樓」的數位總部空間,讓所有員工能使用個人化的全虛擬人像在裡面互動,在COVID-19疫情期間,該公司就為超過1萬名的職員舉辦逾100場的活動。另知名的國際啤酒生產集團AB InBev,也透過Altspace,讓旗下釀酒師能透過其打造的數位釀酒廠,和供應鏈夥伴溝通、進行釀酒作業。 
 
裕隆全撤陸汽車製造市場
裕隆汽車轉投資大陸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東裕製造)聲請「預重整」獲准,業界人士解讀,此舉意味出現願意接手的潛在買家,公司無須走到破產清算的最糟結果。隨東裕製造債務問題脫手,裕隆汽車將真正從大陸汽車製造事業抽手,更能專注於台灣市場經營及電動車等新事業發展。裕隆3日晚間發布重大訊息公告,表示轉投資東裕製造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聲請預重整,由浙江省杭州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同意受理;裕隆強調,開發納智捷自主品牌車,及投資大陸東裕的相關損失,都已在2019年底的財報一次認列244億元減損打消,此一發展對於公司的損益與金流均無影響。裕隆指出,受到近年大陸汽車市場競爭環境激烈的影響,東風裕隆股東雙方積極為公司尋找策略性投資夥伴。經過各方努力,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之下,東風裕隆已取得杭州地方法院受理東風裕隆預重整聲請的通知,後續東風裕隆將透過預重整的法定程序進行策略、資本及債務重組,為東風裕隆引進策略夥伴的資源,以利公司進一步的發展。裕隆與大陸東風集團在2010年12月合作成立東風裕隆汽車,雙方持股各半,在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區內建廠生產納智捷品牌車,第一期投資金額達人民幣15.5億元,建立年產12萬輛車的產線,並預留第二期擴產的土地。此外,雙方還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公司(東裕銷售),負責營銷業務。東裕成立後,曾締造新車年銷逾6萬輛的佳績,也創下大陸新車廠最快打平獲利的紀錄,但風光過後,面對大陸市場快速變化,銷量、營運每下愈況,最終在2019年停產、2020年庫存車完售後退市。東裕製造、東裕銷售在營運末期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浮上檯面,在兩岸股東對解決債務的方式無法取得共識下,陸續遭債權人採取確保債權的法律行動。其中,東裕銷售在去年11月被債權人聲請破產清算,獲地法院裁定受理;如今東裕製造則是聲請預重整獲准,同業觀察,這也意味裕隆終於可以從兩家合資公司的債務清償問題中脫身。
 
貿協攜手業者 拓展中東中亞及土耳其市場
為協助我國業者擴大對新興市場出口規模, 外貿協會於11月2日以線上視訊方式舉行「2021年亞西(中東中亞及土耳其)商機日」,吸引我國包含上市櫃公司共53家業者參與。活動以「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市調發表會」揭開序幕,邀請沙烏地阿拉伯商業顧問公司Hanan Al Rabie est.負責人Shareef Omar Aldogail介紹「沙烏地阿拉伯當地文化習俗體驗與商業習慣」,並由貿協專員林志都講解沙土兩國經濟多元化轉型商機,以協助我國廠商瞭解沙烏地阿拉伯及土耳其市場。貿協表示,此次活動共安排20位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伊拉克、約旦、哈薩克、沙烏地阿拉伯及土耳其等國買主與我國53家廠商進行洽談,採購產品包括塑膠原料、射出成型機、模具、建築用手工具、汽車零組件、電腦及周邊產品、資通訊電子、POS系統、智慧零售系統、醫療器材、冷氣系統組件、安全監控、AI及IoT等;參加線上洽談的我國供應商則有包括南亞塑膠、研華電腦、佳必琪、鈺登科技、車王電子及華新醫材等上市櫃公司。其中,以工業電腦聞名的研華電腦多次參加貿協籌組的中東及土耳其拓銷圖,此次亦特別報名與巴林和哈薩克買主的洽談。而車王電子則與伊拉克商洽談建築用手工具的合作,兩家上市公司對能開拓遙遠而陌生的中東中亞市場,皆表達十分感謝。此外,伊拉克局勢趨於穩定,重建商機浮現,已成為國際矚目的潛力利基市場;而GDP總值在全球排名13的土耳其,則具製造業蓬勃而擁有世界工廠之稱,是我國業者重視的市場。貿協強調,將持續配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整合政府與民間力量,根據各國需求規劃拓銷活動,與我國業者共同打拼,爭取中東市場商機。
 
筆電Q4出貨現疲態 僅戴爾、蘋果逆勢走強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研究調查,歐美教育標案雖現斷崖式衰退,但企業重啟帶來強勁的商務NB需求,加上品牌商唯恐塞港致無法於旺季上架而提前出貨,以及部分料況改善下,2021年第3季全球NB出貨量(未計可拆卸式機種)表現優於預期,較前季再成長3.1%。第4季商務巿場雖將維持強勢出貨,但疫情緩和使消費巿場缺乏刺激,及教育機種出貨反彈程度有限,預期全球NB出貨量季增及年增率皆將同步轉負,但出貨仍將維持在6,100萬台以上水準。第4季前六大品牌預估僅戴爾(Dell)及蘋果(Apple)出貨量較前季增長,其中,戴爾因主攻需求強勁的商務巿場,加上長短料控管得宜;蘋果14吋及16吋新品雖未如預期於8月放量,但將全力衝刺第4季出貨,可望帶動其整體NB出貨量季增達2位數。龍頭聯想中國巿場將遭遇華為反擊,主攻的歐洲及日本巿場亦有反轉跡象,使其整體出貨預期季減5%以上;第二名惠普(HP)第3季受Chromebook標案出貨蹦跌影響而顯著衰退,第4季試圖從商務巿場反攻,但高階面板缺口及長短料問題將抑制其出貨力道。華碩雖開始耕耘商務巿場,但相關貢獻有限,消費巿場需求逐步下滑仍將打擊其第4季出貨力道;宏碁則因Chromebook需求持續減少,季衰退程度預料大於華碩。台灣代工廠表現方面,廣達第3季因教育巿場衰退,導致Chromebook訂單大減,佔比大幅下降,第4季在蘋果新機放量及Chromebook出貨反彈下,佔比可望反彈回升。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