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伺服器正夯 凱基點名雙尖兵

內外資研究機構全面鎖定伺服器2022年大商機,搶先推薦客戶於年底展開布局,繼里昂、富邦投顧皆青睞指標供應商,凱基投顧最新將凡甲、金像電納入研究範圍,初評「買進」,不僅提供資金布局新選擇,內外資看產伺服器業基本面,亦順利連成一氣。內外資研究機構對伺服器2022年產業景氣翻揚討論熱絡,是年底最熱話題,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鈞寧看好資料中心與雲端運算,點名純正受惠股緯穎、廣達;富邦投顧更點出,2022年雲端資本支出(不含亞馬遜)將大增18%,帶動台系伺服器ODM廠如:緯穎、廣達來自雲端的營收都會突破2,000億元。隨市場對伺服器商機題材青睞度提高,法人積極找尋台股隱藏版珍珠,凱基投顧此時不但點名緯穎、嘉澤、欣興,更初評受惠雙雄凡甲與金像電,五大指標股正好提供國際與本土資金更多布局去處。尤其值得留意的是,凱基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向子慧是大型內外資機構中,唯一開啟凡甲基本面研究者,等於是首度將凡甲基本面介紹給國外機構法人,股價動能有望更加強勁。凱基投顧認為,隨英特爾、超微(AMD)推出新CPU,伺服器需求於2022~2023年間將強勁增長,再加上更多應用推陳出新,刺激伺服器之高效能運算(HPC)與高速傳輸要求,有利供應鏈。凡甲近年專注伺服器連接器業務,營收比重由2018年的四成左右,擴增至2020年的五成。隨英特爾與AMD平台升級,其高頻連接器單位售價將隨CPU運算能力與散熱設計功率(TDP)增加而上升。法人認為,伺服器需求看俏,伴隨電動車需求增加,預期凡甲2021年營收年增22%,2022、2023年維持20~25%年增率;獲利方面,2021年每股純益將較前年度大增五成,躍上10.91元,2022年再增長近三成,至13.94元。

筆電轉強/信音本季營收略優預期;明年車用貢獻續增
美系大客戶缺料問題舒緩,連接器廠商信音11月營收將恢復月增,法人估計,本季營收季減幅度也會優於季初預期,明年看好車用、消費電子與智能家電應用的成長機會,第二季後也將透過新產品重新報價,合理反映成本上揚。信音指出,11月確實感覺特定筆電客戶拉貨轉趨積極,單月營收會較10月成長,但因去年同期基期偏高,可能還無法追平去年。法人預期,單月營收會拉高到3.6億元左右,本季營收應與去年同期趨近,季減幅度有機會控制在5%以內,優於季初預期,毛利率先看持穩。展望明年,信音認為,非筆電的成長仍是主軸,其中車用客戶本季雖因晶片供應還不順,部分訂單遞延,但終端需求仍存,內部對明年車用的成長目標,預期會有兩成以上。其它非筆電大宗的消費電子與智能家電,在物聯網的大趨勢下,明年成長同樣不看淡,內部設定的成長目標也有兩位數。信音表示,目前成本的壓力仍在,包括大陸8月起調漲基本工資13%,加上銅價回跌幅度不大,要守穩毛利率仍靠自身控管;但明年第二季後隨新產品佔比增加,將逐步反映新的成本基礎,合理轉嫁。信音中國也已在今年6月底,正式向深交所送件申請在A股上市,目前處審查階段,具體進度須視監理機關而定。
 
Type-C、DDR明年出貨動能增,優群股價創波段新高
優群為連接器廠,今年前三季稅後盈餘2.12億元,每股獲利5.36元,第四季將進入傳統淡季,公司預期營收季減約10%,但明年成長主要動能來自於Type-C、DDR世代轉換及微型沖壓線,其中Type-C預估將有50%年成長,LongDimm產品因公司是少數獲認證的SMT製程連接器廠,在DDR5高速傳輸需求下將大舉取代前世代的DIP製程,預估明年可望成長兩倍。在微型沖壓件方面,由於目前由生占比仍低,公司預期明年微型沖壓件整體營收可望較今年倍增,營收比重有望突破10%。 今日股價開高上漲,創波段新高129.5元,逼近壓力區131~138.5元。目前所有均線重新翻揚,短期均線快速走升,投信加入買超行列,短線上股價應能維持強勁走勢。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供應鏈已成歷史,「供應區塊」時代來臨!

台灣的主要貿易對象都是我們的鄰居:樓上是日本、韓國,隔壁是中國大陸,樓下是東南亞,有高達七成都在跟鄰居做生意。不過,這樣的占比排名也已經有了變化。以前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幾乎都以中國大陸為最主要的出口對象,但自 2018 年起資通與視聽產品、金屬、運輸設備、電機設備等出口,中國不再全都穩居第一,取而代之的是美國。2018 年開始的全球貿易戰,再加上疫情影響,發生了一些快速變化。最重要的變化之一,來自於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概念已經被翻轉為「供應區塊」,也有人稱為「短鏈」,甚至「斷鏈」。此刻改變已經來到眼前。從亞洲到歐洲、美國,很多廠商選擇全球幾個區域中心開設工廠,生產零組件和半成品,再分散至各國終端製造商組裝後,供應給當地市場,以往大量集中在少數國家製造,再出口銷售世界各地的場景將不再。或許有人認為分散成幾個中心,不如原先單一地點的世界工廠來得有效率,而且成本也不是最低,但這是全球化時代供應鏈的概念。現在,世界各國之間立起高高的關稅壁壘,就算成本壓到最低,出口時被課高額關稅,等於一點用都沒有。再加上百年一遇的疫情,讓每個國家與企業開始注意到,「成本」雖然重要,但是「安全穩定」更是不可忽略。特別在過去習以為常的國際商務人口移動瞬間凍結,各種經貿關係的連結紛紛喊卡之際,這個問題更顯得重要。所以產品供應從「鏈」變成「區塊」,應該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過去台灣一直是全球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與上下游唇齒相依。現在這些供應鏈被打散變成區塊,對於廠商的營運模式勢必造成極大影響,企業也須特別留意觀察趨勢來調整投資與產品製造,特別是ICT 產品,目前許多大廠考慮到東南亞和印度投資,分散原本在中國大陸的產能;但光是這樣可能還不夠,未來東歐和北美都可以考慮設置工廠,以避免單一地區可能造成的「斷鏈」風險。台商投資的地區,從以前集中在中國大陸,現在有一部分回來台灣,還有一部分移到東南亞,也有些到墨西哥。台商移動的時候,出口也會跟著跑,「台商之所在,出口之所在」,會在當地形成一個小區塊,目前甚至連東歐、南美洲、非洲都有不少台商前進投資。

零組件持續短缺 小米手機第三季出貨量季減15%

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公布2021年第三季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報告指出,小米第三季出貨量按年及按季分別倒退4.5%及15.4%,至4,440萬支,原因是品牌嚴重受到零組件持續短缺的情況衝擊。香港經濟日報1日報導,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第三季的出貨量為3.42億支,季增6%,按年卻減少6%。三星仍是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最多的品牌,期內出貨量季增達20.3%,至6,930萬支。在三星、蘋果、小米、Vivo及OPPO合共五大品牌中,僅蘋果及小米期內按季出貨量為下跌,前者微跌1.8%,後者則大減15.4%。按年比較,三星及小米第三季出貨量分別下跌13.8%及4.5%,蘋果、Vivo及OPPO則取得增長。其中,蘋果上季出貨量年增15.1%,Vivo及OPPO則同樣增加約8%。Vivo期內出貨量3,370萬支,單計大陸手機市場則有1,730萬支,繼續領導大陸智慧手機市場。另外,按市占率劃分,三星第三季市占率達20%,較第二季的18%有所增加,是上述五大品牌中最多。蘋果及小米的市占率雙雙下跌,前者由15%減至14%,後者更由16%降至13%。

智慧機械雲平台 啟動商轉

經濟部協同機械公會及歐特克、三菱電機、研華、科盛、微軟等國際大廠,共同宣布智慧機械雲平台正式進入商轉。智慧機械雲平台已有23家店中店、152個APP、千家廠商加入會員、41家廠商導入使用並帶動3.61億元投資。業者透過智慧機械雲可快速連結雲端服務系統與終端客戶,提供跨產業標準化整合服務並打造智慧製造供應鏈串聯的產業服務生態,平台提供美日台三地國際企業的跨國與跨雲服務合作,可帶動機械業者數位轉型,讓台灣設備產業從賣硬體轉型賣服務,打入國際市場。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表示,2021年台灣機械業產值直逼1.1兆元,出口值有機會超過8,400億元,2022年產值可望向上突破到1.21兆元。在中美貿易戰與疫情影響下,遠距工作及服務客戶已成為企業必備的營運模式,智慧機械雲可協助業者迅速建立數位化能力,也是業者進入數位轉型的第一哩路。如電路板設備商妙印,以往倚賴人工經驗調機,製程品質不容易掌握,在導入設備狀態管理分析及參數後,為國外終端客戶提供即時監控與回饋,協助客戶建立跨國遠距服務,爭取到新南向大廠2.4億訂單。
經濟部自2019年和機械公會合作,委由工研院及相關研發法人進行機械雲技術研發及產業推動,2021年正式啟動智慧機械雲4年計畫。智慧機械雲提供生產製程一條龍服務,美商Autodesk、美商微軟、日商三菱電機、研華及科盛等三地業者共同投入,提供不同解決方案的處方籤,帶動機械業者數位轉型。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機械業是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如何將臺灣機械產業打造為N兆元產業,數位轉型是迫切要做的工作,智慧機械雲提供廠商僅透過單一平台上就能下載上百個應用軟體服務,讓設備智慧化就像安裝手機APP一樣簡單,解決業者朝向數位轉型時的痛點。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臺灣機械設備與製造業多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升級有痛點。智慧機械雲平台上提供的SaaS模組,能協助業者克服系統整合、軟體開發能量不足的問題,建立相關金屬切削設備、電子設備、金屬成型設備、塑橡膠設備、紡織設備等雲端智慧模組,提供設備加值服務。

2023年全球VR市場規模估達4300億人幣
新浪財經引述《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虛擬實境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今(2021)年1-9月VR產業累計投融資金額達207.09億元(人民幣,下同),VR頭顯出貨量年增28.9%,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該研究院預測,2023年全球VR市場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中國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日前表示,VR產業是中國數位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在「十四五」期間有望進入加速起飛階段,在更廣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據了解,目前連鎖VR遊戲場「未來戰場」體驗館在中國擁有超過130家門市,覆蓋80多個城市,據北京朝陽區「未來戰場」體驗館店員表示,VR線下店已成為年輕人組團、聚會的新選擇,品牌門市今年底計畫開到500家,明年目標是3,000家。今年以來,多家公司布局VR產業,推出多款VR設備,包括中國移動(0941.HK)咪咕公司於11月2日發布首款擴增實境眼鏡Nreal Air;騰訊(0700.HK)在今年人工智慧大會上推出數位文化產品「鼻尖上的上海」,體驗者只需在手寫板上寫下地理名稱,佩戴的數位氣味播放機就會釋放出與場景相對應的氣味;百度(9888.HK)則建構了圍繞VR內容生產、消費、全產業鏈覆蓋的商業生態,為合作夥伴在教育、會議會展、行銷、工業、文旅等領域提供整體VR解決方案。而中國在政策支持、網路建設支撐下,VR技術在多領域落實應用,已形成較完整的虛擬實境產業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唐俊表示,VR技術的應用領域很廣泛,且在未來的發展上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目前VR技術主要在遊戲、教育、文娛、醫療等領域有較好發展,但其最具革命性的應用是VR遠端辦公和VR社交;隨著VR技術進一步發展,在虛擬空間裡開會、社交都將成為可能,這不僅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也將進一步推動非接觸經濟發展。
 
陸挺大數據發展,拚2025年產業規模逾3兆人幣
中國工信部昨日(11月30日)發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保持在25%左右。中國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昨日於發布會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據估算,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去年超過1兆元,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規劃》中提出「十四五」時期整體目標,即到202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兆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十三五」以來,京津冀、上海、貴州等8個中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布局建設了11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有力推動了大數據產業聚集。目前,中國正在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廣東、江蘇等地率先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圳、上海、貴州等地推出數據條例。另外,今(2021)年3月,北京成立了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也在上週正式揭牌。《規劃》中圍繞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發揮大數據特性優勢、強化產業發展基礎、建構穩定高效產業鏈、打造繁榮有序產業生態、築牢數據安全保障防線等六方面提出重點任務。謝少峰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支持企業將數據戰略引入自身的日常管理營運中,今年江蘇等地已率先展開試點。
 
萬泰科自結10月EPS 0.15元;明年營運續看旺
報導萬泰科自結10月營收6.62億元、年增46.46%,稅後淨利0.21億元、年增50%,每股盈餘0.15元;累計9、10月營收12.8億元、年增41.75%,稅後淨利0.35億元、年增84.21%,每股盈餘0.26元。萬泰科日前法說會中表示,今年需求成長主要來自美國與東南亞景氣復甦,帶動網路線、汽車用線、灌溉用線與太陽能用線等需求大幅成長;而明年在低軌道衛星、基礎建設與產品漲價的多元貢獻下,全年營收預期將有二至三成增幅,衝刺90億至100億元,且獲利成長將更勝營收表現。
 
開放網路架構 助攻5G布建
全球5G商轉,由於5G相較4G採用更高頻段,覆蓋能力較弱,布建所需的資本資出大幅提升,營運商開始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於是開放網路架構(Open RAN)技術就成為其中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逐漸受到重視。Open RAN指電信商採用一般商用設備(COTS)加上虛擬化網路專用軟體建置電信網路,取代過往電信網路專用設備之相關技術,使一般設備商與電信軟體業者在電信市場能與傳統設備大廠競爭。目前直接於商用5G網路中使用Open RAN進行大規模布建仍有困難,但隨著全球多家營運商投入Open RAN解決方案之測試,方案成熟度日益提高,愈來愈多營運商宣布將以Open RAN技術建置行動網路。全球Open RAN架構設施收入在2021年首季的年增率近五倍,顯見市場對Open RAN技術抱有一定期待。過往電信網路設備以傳統設備供應商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向各國營運商提供電信網路系統解決方案。而Open RAN架構則將傳統電信網路架構解構為不同組件,以多元化的供應鏈減輕供應風險。在Open RAN電信架構中,主要可區分為中央單元(CU)與分布單元(DU)與無線電單元(RU)的三大硬體設備,並可使用COTS。網路功能則採虛擬化(NFV)軟體,安裝於伺服器後便可使用,再透過制定並開放各組件之間的通訊介面,使來自各不同供應商的設備得以互通。Open RAN生態系仰賴系統整合業者整合各家供應商的不同設備,並導入雲端與資安業者所提供的服務,以因應開放通訊介面所可能面臨的資安風險。因此系統整合業者是輸出Open RAN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角色,帶領開放架構產業的供應商,與傳統設備大廠共同競爭電信系統設備市場。Open RAN市場在2021年的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日本,以近期自電商跨足至電信產業的樂天最引人注目。樂天是新競爭者,初期龐大的電信網路建置費用為其劣勢,因此選擇採用Open RAN技術壓低電信網路建置成本,成為全球第一個全國性採用Open RAN的營運商,並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系統整合業務,將其Open RAN建置經驗包裝成樂天通訊平台(RCP)後進行海外輸出。
日本其他電信商也在Open RAN技術中有所投入,包含NTT Docomo與KDDI陸續宣布引入符合O-RAN聯盟(O-RAN Alliance)規範的電信設備。美國於2019年推出華為禁令,但也間接導致電信網路建置成本上升,於是將Open RAN視為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美國電信法案》、《戰略聯盟電信法案》、成立Open RAN政策聯盟等政策,大力推行Open RAN產業發展。美國亦有新興營運商Dish以Open RAN技術加入市場,並以建立雲端、虛擬化、開放的5G網路為目標,打造供應商團隊,包含富士通、Altiostar、Mavenir、諾基亞、VMWare等業者都在供應商清單中。Open RAN技術仍處於初期商轉階段,有許多技術障礙有待克服。目前Open RAN專案多為偏鄉地區或導入現有網路做為部分架構使用,主要受限其效能需持續優化、用於網路密度較高的都市地區容易因網路容量問題,導致服務品質不佳。其次,Open RAN要與傳統網路架構進行整合仍有障礙,早期大規模採用者多為新興營運商,傳統營運商則避開與現有網路架構整合的問題,選擇於網路布建程度較低的鄉村地區,或開發中國家少量布建Open RAN用以進行驗證測試。依國際營運商目前與未來對Open RAN之採用規畫來看,接下來的兩年將因傳統營運商進行更多測試驗證,以及樂天、Dish等新興營運商的網路布建而成長,但Open RAN能否在電信設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在於實際表現出的可用性、營運商的網路效能與營運實績,以及傳統營運商是否能更有效與現有網路系統整合。
 
PC、NB內外皆美 台廠品牌、代工迎利好

2021年第三季印度傳統PC出貨量年成長率達30%,印度連續第五季PC出貨量年增正成長。本季共出貨450萬台個人電腦,成為印度歷史新高的單季出貨量。許多NB/PC品牌也迎來史上PC出貨量最高的一季。IDC最新報告指出,印度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需求,看起來仍然有利於支撐2022年的PC供應商,關鍵垂直產業繼續提供新的訂單。受到印度市場需求強勁消息刺激,台股早盤NB/PC品牌廠和代工廠股價同步翻紅,表現優於大盤,其中華碩(2357)漲逾2個百分點,英業達和廣達、緯創也都漲逾1個百分點。宏碁在2021年第三季以8.6%的市占保持在印度出貨第四位。宏碁也創下最大的單季業績,在2021年第三季出貨38.1萬台個人電腦。華碩在第三季以8.5%的市占保持印度出貨市占第五位。華碩還首次在該國銷售超過30萬台個人電腦。若以3Q出貨的年增長來看,宏碁3Q在印度出貨年增為16.7%,而華碩3Q在印度出貨年增則高達46.7%。印度政府推動PLI計畫,希望促成美國科技巨擘蘋果,把一些iPad平板電腦組裝業務轉移到印度。印度總理莫迪推動電子產業的政策,已促使蘋果供應商鴻海(2317)和緯創(3231)在印度擴廠。和碩(4938)也已在印度設立據點。和碩3Q公告印度子公司取得價值4.84億元的機器設備,預期印度廠年底進入小量試產,2022年量產。而和碩在11月也公告董事會通過將發行89億元,110年度第一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發行期限分別為5年及7年,5年期固定利率0.56%,7年期固定利率0.65%。

快充是王道 800V高壓電動車成主流 SiC晶圓需求大增

電動車市場對於延長續航里程及縮短充電時間有著極大需求,整車平臺高壓化趨勢愈演愈烈,對此各大車企已陸續推出800V高壓車型,例如Porsche Taycan、Audi Q6 e-tron、Hyundai Ioniq 5等。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隨著電動車滲透率不斷升高,以及整車架構朝800V高壓方向邁進,預估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對6吋SiC晶圓需求可達169萬片。800V電氣架構的革新將促使耐高壓SiC功率元件全面替代Si IGBT,進而成為主驅逆變器標配,因此SiC深受車企追捧。Tier1廠商Delphi已率先實現800V SiC逆變器量產,BorgWarner、ZF、Vitesco相繼跟進。目前來看,電動車已成為SiC核心應用場景,其中,SiC基板材料環節將成為產能關鍵制約點,其製程複雜、技術門檻高、晶體生長緩慢。現階段用於功率元件的N型SiC基板仍以6吋為主,儘管Wolfspeed等國際IDM大廠8吋進展超乎預期,但由於良率提升及功率晶圓廠由6吋轉8吋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因此,至少未來5年內6吋SiC基板都仍為主流。

陸電動車三劍客 猛催油門

多家大陸電動車企業12月1日公布11月交付數據,成績普遍上揚,尤其「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均創下月度新高,交付量均突破1萬輛門檻。其中,小鵬汽車數額最高,達15,613萬輛。蔚來汽車則擺脫10月份因晶片荒和生產線調整影響出貨的困境,生產重回軌道上。由於交付量成績表現出色,12月1日港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普遍走強,理想汽車大漲超過8%,小鵬汽車上漲逾7%。另外,12月1日美股盤前,蔚來汽車上漲逾4%,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大漲逾5%。綜合陸媒報導,大陸電動車企業12月1日陸續公布11月車輛交付結果,最先公布的蔚來汽車,11月共交付10,878輛車,年增1.1倍,月增達196.6%。2021年前11個月,蔚來汽車合計共交付80,940輛汽車,年增120.4%。美股上市的蔚來10月份汽車交付量僅3,667輛,年減27%,月減更達到65%。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的背景下,當時蔚來汽車低迷的交付量備受市場質疑。蔚來汽車當時表示,10月交付量受挫主要是因為生產線改造和升級,當月相當於只工作10天。但之後生產線已經回復生產,且訂單需求依舊強勁。此外,小鵬汽車11月交付15,613輛電動車,年增2.7倍,月增54%。前11個月,小鵬汽車共計交付82,155輛電動車,年增2.85倍,2021年至今交易量已經超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旗下三款車款,P7在11月交付量年增1.87倍至7,839輛,G3i車款交付5,546輛,而9月起交車的P5交付2,154輛。理想汽車11月交付13,485輛理想ONE,年增1.9倍,月增76.3%。前11個月,理想ONE的總交付量達76,404輛。但報導指出,當前制約車企業者交付量提升的因素除了晶片之外,還包括電池供應。先前在蔚來汽車2021年第三季業績發表會上,CEO李斌坦言,蔚來汽車在晶片快速生產上有優勢,但電池供應是交付的天花板。他表示,目前寧德時代是蔚來汽車的獨家電池供應商,雖然已在大力提高產能,但總體來說電池仍是公司提高交付量的巨大約束。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