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建舜電11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年增率連續13個月成長超過10%
優群明年營收可望增兩成,漲價+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看增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全球PC市場未來五年仍將呈現正成長
仁寶佈局元宇宙商機,打造XR Cube雲端平台
仁寶12月9日宣布,繼2020年正式發表5G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後,再次跨領域推出「開放元宇宙平台(Open-Metaverse Platform)」XR Cube雲端服務平台,以及全球第一款APAL 5G混合實境智慧眼鏡,平台結合仁寶的軟硬體技術優勢以及各領域策略夥伴,建構一個與真實世界完全融合的虛擬世界,加速實現「元宇宙」在各產業與民眾生活情境中。5G商用上路超過一年,相關產業應用引發熱潮,尤其工業物聯網與5G企業專網的結合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透過兩者結合所發展出的垂直應用亦將是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仁寶5G智慧應用解決方案規模完整,從5G RAN (含小基站及邊緣運算電腦MEC)、5G 通訊模組、5G 無線網路分享器到5G智慧穿戴裝置等創新產品一應俱全。其中,XR(延展實境)應用更是從2016年即開始佈局。根據GMD Research統計報告指出,全球延展實境需求2020–2026年複合成長率為45%,在2026年將達到3463.9億美元,與2019年全球XR產量價值的254億美元相比,預計2020–2026每年將增長46.5%。而在仁寶推出的全球第一款5G混合實境智慧眼鏡正式量產後,結合XR Cube雲端服務平台,將可完成AI降噪技術與雲端平台的整合,在工業領域上廣泛應用。仁寶副總經理梁志賢指出,擁有5G領域的完整佈局,讓公司可以號召更多合作夥伴共同打造XR Cube雲端服務平台,率先串連相關產業,建立開放的「元宇宙生態系」,協助業界加速開發各種軟硬體應用。梁志賢進一步表示,XR Cube是一項延展實境雲端服務平台,目的在於集結並簡化所有部署在雲端/邊緣基礎架構上的XR應用,進而幫助開發者打造更多樣化的延展實境服務,未來再結合5G專網的建置,將可以服務更多樣化的裝置和不同需求的用戶。5G應用逐步成形,輔以仁寶於XR領域耕耘多年的硬體實力,使生態系的範圍再次擴大。XR Cube結合NVIDIA CloudXR方案,即為XR應用提供邊緣運算,增加可用性並確保運算效能。仁寶表示,整合NVIDIA GRID方案,讓用戶最大化利用MEC伺服器上的GPU。XR Cube將持續釋出軟體套件(SDK),如SLAM(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手勢識別/控制等。仁寶近期也關注研究NVIDIA OMNIVERSE,以期協助用戶高效開發XR應用。此外,憑藉著仁寶集團堅實的技術優勢,XR Cube平台也結合集團旗下子公司品牌APAL共同推出的全球第一款?APAL 5G混合實境(MR)智慧眼鏡」,採用光波導與高通XR2晶片平台,並搭載高效6DoF SLAM系統功能,將視覺演算優化,提供最即時與順暢的空間感知能力,可更容易地在虛擬實境中進行各項工程的應用。仁寶指出,此MR眼鏡視場可達40°,以及8GB的記憶體,重量也只有469g,就算長時間穿戴也不會感到不適,目前也已在智慧工廠、工業製造、教育訓練、技術維修、大型演唱會視聽體驗、以及研討會等產業上進行應用。在半導體產業的應用中,藉由為工程師配戴MR智慧眼鏡,透過專家遠端協作,將指引步驟虛擬化的疊合在設備上,進行更有效率且正確地進行維修工作。在疫情期間因應需求而快速興起的的視訊會議也可透過虛實互動的方式,讓遠端觀眾透過立體VR即時影像,感受身歷其境的體驗。XR Cube結合APAL 5G MR眼鏡,也已經實際應用在運動競技領域,仁寶將於亞灣2021 5G 無人機大賽中,展示如何將5G低延遲以及即時定位MR互動顯示技術,應用於無人機飛行競技上,為運動賽事創造全新體驗。仁寶表示,為了讓民眾體驗元宇宙時代帶來的震撼,將與策略夥伴共同於12月10至11日舉辦的「亞灣創新 新創大南方」嘉年華中,展示XR Cube開放平台搭配APAL 5G MR眼鏡及APAL 5G VR眼鏡,享受沉浸體驗的虛擬遊戲的互動。另外,在思科展出的企業網路解決方案中,也結合仁寶的5G終端及小基站等產品,共同協助企業布局5G智慧應用,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與各界頂尖夥伴共創XR Cube元宇宙生態系。
AR、自駕車蓄勢待發 大摩喊蘋果目標價200美元
知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12月7日發表報告,看好蘋果(Apple)的營運展望,同時大幅調高股票目標價,帶動蘋果股價跳空大漲逾3%。CNBC、《Barron’s》報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aty Huberty 7日出具研究報告,將蘋果目標價從164美元上調至200美元,並維持給予「加碼」(Overweight)評級,理由是蘋果AR/VR裝置和自駕車蓄勢待發,尤其是AR/VR裝置可望在2022年推出,將再助攻股價上漲。Huberty 在報告中寫道:「就我們目前所知,蘋果正在開發產品,準備進軍兩大巨型市場——AR/VR和自駕車。隨著這些產品逐步接近現實,蘋果估值需要跟著反映未來的機會。」根據Huberty從業界打聽的消息,AR/VR業界普遍共識是,當蘋果進入AR/VR市場時,代表AR/VR裝置普及化時代的到來。Huberty研判,2026年,AR/VR產品可望為蘋果貢獻290億美元的收入。作為對照,蘋果推出iPad後的第一年就產生200億美元的收入。她估計,過去5年來,蘋果平均約6%的收入來自5年前不存在的產品或服務。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12月7日蘋果(AAPL.US)股價收盤上漲3.54%,觸及171.18美元的歷史新高。Huberty同時將蘋果2022會計年度第一季(截至2021年12月)的iPhone出貨量預測上修300萬台,達到8,300萬台,年增4%,並指蘋果已擺脫前一季面臨的供應鏈瓶頸問題。
廣達、仁寶前11月營收衝破兆元 四大代工廠將齊締新猷
廣達、仁寶12月9日公布11月營收同寫次高,兩家公司前11月營收都超過兆元大關,加上鴻海前11月營收早已跨過兆元,今天將公布11月業績的和碩前十月營收已達9,496億元,前11月營收將輕鬆飛越兆元,四大代工廠將首度締造前11月營收都跨過兆元的新紀錄。鴻海、廣達、和碩、仁寶等四大代工廠去年總營收都超過兆元,今年受惠疫情帶動PC、NB、消費性產品需求大好,四大廠「趕進度」,前11月營收全數跨過兆元大關,為歷來首見。廣達11月營收1,132.4億元,連續兩個月站穩千億元大關,月增12.5%,年增10.1%,僅次於2011年3月的1,146億元;前11月營收1.0047兆元,年增2.4%。廣達表示,11月筆電出貨700萬台,僅次於去年12月的710萬台,為歷史次高,月增14.6%,年增1.6%;前11月筆電出貨6,850萬台,年增29.9%。廣達認為,本季供應鏈缺料問題仍在,但物流較第3季改善,包含馬來西亞貨運、各地機場航班恢復下,讓部分遞延訂單得以出貨,推升11月筆電出貨再度站上700萬台大關,預估本季整體筆電出貨將季增一成、達1,900萬台。廣達指出,本季整體需求仍強,出貨則要視料況而定,依目前訂單、物流狀況評估,全年筆電、伺服器都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至於明年,筆電以優於產業平均為目標,整體筆電產業出貨預估為持平到年減3%;至於其他產品如伺服器,在5G、AI、雲端應用持續擴展下,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仁寶11月營收1,232.9億元,連續五個月跨過千億元大關,僅次於9月歷史高點1,264.8億元,為歷史次高,月增5.5%,年增15.4%;前11月營收1.1079兆元,年增18.6%,創同期新高。仁寶指出,11月筆電出貨530萬台,月增3.8%,年增15.2%;前11月筆電出貨5,180萬台,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年增23.6%。仁寶表示,整體供應鏈缺料狀況延續,但11月料況優於10月,推升筆電、非筆電產品出貨同步成長,加上商用機種出貨比重高,有利平均單價(ASP)提高,推升營收成長幅度優於出貨。仁寶預期,本季筆電出貨將持平第3季的1,530萬台,全年成長10%至15%目標可望達標;非筆電產品因第3季基期較高,本季成長放緩,持續看好車電、智慧手機等產品動能。
十家台廠組低軌衛星國家隊 搶全球一年9,000億元商機
經濟部打造台灣低軌衛星國家隊,12月9日舉行低軌道衛星產業菁英論壇及年度成果發表會,工業局長呂正華將公布B5G主題式研發計畫啟航,補助五個專案、共計十家網通廠商,並給予專案補助,要搶全球一年新台幣近9,000億元的衛星地面接收商機。參與計畫包括老牌網通廠明泰、昇達科領銜,帶領耀登等新興/新創業者,以及台光電、台燿、金像電等PCB廠,串連老中青業者與關鍵零組件廠。經濟部透過B5G主題式研發計畫,看準低軌衛星商機,積極串起台灣產業鏈。通過B5G主題研發專案共五案,包含台灣衛星及電子關鍵零組件廠商耀登、奇鋐、台光電子合作;鐳洋、明泰、台燿、金像電組成團隊;昇達科、穩懋、新創公司創未來公司各成一案,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今天還有全球重量級低軌衛星廠商參與,OneWeb技術長Massimiliano Ladovao,以及Kymeta公司執行長Walter Berger透過即時視訊參與;Aerkomm也將宣布在台加速發展及簽訂合作備忘錄;中華電信則分享異質網路多元整合,低軌衛星的挑戰與機會。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衛星產業產值2,706億美元,預估2030年上看3,706億美元。細分SIA衛星產值,地面接收設備占整體產業產值48%,2020年地面接收端產值達1,353億美元,其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1,034億美元,台廠掌握度較高的衛星電視等家用端設備占175億美元,網路端設備包含地面接收站及閘道器占144億美元。法人看好,台廠可望搶進家用端設備及地面接受網路端設備,一年商機高達319億美元(約近新台幣9,000億元)台廠已打入SpaceX、OneWeb及Kymeta等國際低軌衛星業者供應鏈,2022年陸續出貨,貢獻營收比重有機會倍數成長。行政院擬定第三期太空產業計畫,要拉抬台灣在衛星製造、地面微波、發射服務及通訊衛星等四大類太空產業發展,建構太空產業關鍵系統及零組件供應鏈。
IDC最新報告 PC、平板明年出貨放緩
市調機構IDC最新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傳統PC出貨量估達3億4,470萬台,年成長13.5%,但受供應鏈限制和成本增加,成為產品進入不同通路的負擔,本季出貨量預計將下降3.4%。平板電腦也面臨類似趨勢,2021年年出貨量成長4.3%,第4季出貨量估下降8.6%。法人認為,本季筆電、平板雙雙呈現出貨降溫趨勢,牽動宏碁、華碩、廣達、仁寶等相關供應鏈出貨。IDC認為,在連續兩年強勁的兩位數成長後, PC市場出貨將在2022年開始放緩,預估至2025年的年複合年成長率(CAGR)3.3%,其中大部分成長來自筆電,但平板銷量將繼續下滑,主要受智慧手機和筆電的挑戰。IDC行動和消費裝置追蹤報告研究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隨著供應鏈挑戰延續,OEM廠商近幾個月來優先考慮商用市場需求;與消費和教育領域相比,商用市場通常需求更高、更穩定。IDC預估,在商用、消費和教育市場中,商用將是2022年唯一成長的市場。
邁向淨零 面板雙虎共建平台
淨零碳排成新顯學,面板雙虎首度攜手因應。TDUA(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兩家公司供應鏈7~8成都一樣,如果兩家淨零目標一樣,供應商就好做事,友達總經理柯富仁也響應,要建立共同平台、共同標準。柯富仁表示,友達集團的太陽能事業,作創能、電廠維運,在儲能方案也有所著墨,包括友達晶材在內,太陽能事業營收規模達百億元。友達在2020年達成194萬噸的減碳目標,也設立更積極的目標,希望至2025年的累計減碳量達到650萬公噸。而面對全球響應的淨零碳排倡議,友達和台灣7家企業共同組成「台灣氣候聯盟」,承諾RE100以及EV100,也就是在2050 年前製程100%使用再生能源,並且在2030年之前,企業自有或租賃車隊達到100%電動化,以及辦公室據點100%淨零排放。楊柱祥強調,在供應鏈溫室氣體(GHG)管理策略上,群創自2021年就開始執行,包括揭露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產品GHG排放貢獻量、設定減量目標等。有信心一定會提前達成政府要求2025年採用10%綠電的政策,不論從製程節省能耗,或是盡可能提升綠電使用比率,以及請上游原料商就近供貨,都有效朝節能減碳目標邁進。群創在台各廠區屋頂都會加裝太陽能,台灣有很多EPC廠商想承包,友達品質不錯、又知道面板廠在意的點,雖然價格貴一點,還是有一個廠用了友達的方案,未來可以比較,公平參與互利。楊柱祥還透露,當年南台大地震重創群創南科廠區,面臨缺料的狀況,Paul(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英文名)大方借料,可以看出兩家公司既競爭有合作的好關係。楊柱祥特別指出,兩家面板廠供應鏈7~8成都一樣,如果兩家公司的淨零目標和做法一致,供應商就好做事。如果在面板業界有一個平台可以全台灣來做是好事,已經和供應商宣導這樣的做法。舉例來說,已經跟玻璃供應商溝通,台中廠的產出就供應友達、台南廠就供應群創,先前碳不是成本,產能調度就不會這樣考量,但是現在出車頻率下降就減少碳排,而碳排成本減少,供應商就願意配合。楊柱祥也透露,雙虎在綠色議題上有許多合作,友達子公司跟群創買面板,群創也跟友達買太陽能方案。
太陽能業 明年成長爆發
台灣智慧能源周12月8日開幕,2021年展場規模擴大,反映太陽能產業市況的熱絡。業者均看好2022年的太陽能產業景氣,茂迪總經理葉正賢預期,太陽能市場將出現爆發性成長;元晶則表示,訂單能見度直達2022年上半年,因應客戶需求,還將擴產五成。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則預期,近期供不應求的狀況,還會延續到2022上半年。總統蔡英文出席開幕典禮時也指出,累計到2025年,預估台灣風電及光電的建設,可創造1.7兆元投資額、超過兩兆元產值,及16萬個工作機會,讓台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並加速擴大布局綠能產業,讓台灣在國際綠色供應鏈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葉正賢表示,綠電已是全球趨勢,政府訂了2022年太陽能累積裝置容量達11GW的目標,一年新增裝置量達3GW,可以預期,新年度的太陽能市場,將爆發性成長。他觀察到這次展覽氣氛和上年大不相同,展場規模擴大了40%以上,如果業界能夠反映成本下降,讓供應鏈個環節分享利潤,產業將回到健康循環。元晶副總江郅豪表示,政府為刺激太陽能安裝量,決議10~12月完工的案件,每度電外加費率0.2245元,帶動系統廠拉貨力道轉強,現在接單暢旺、全產全銷。2022年的訂單已滿到第二季,目前接單要第三季以後才能交貨。為因應2022年3GW的建置目標,元晶將持續擴產,預期2022年第四季電池與模組產能,將雙雙提升至1.5GW,相比2021年增加50%。對於近期包括多晶矽等材料降價等現象,江郅豪表示,2022上半年成本將呈緩降走勢,隨著大陸多晶矽供應商新產能於下半年大量開出,預期材料端會有較大的降幅。聯合再生也看好太陽能供不應求的市況,可以延續。洪傳獻表示,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隨著製造的包袱脫掉,醞釀3年的系統和儲能就位,公司有能力賺錢。對於原物料波動,洪傳獻認為,2021年材料成本大漲是一次性的,其實原物料波動很正常,2021年因疫情、限電、中美貿易戰這三大因素,造成波動時間拉長,但長期來看,太陽能供應鏈還是供過於求,2022年就會回到常軌。
工業富聯拚玻璃+金屬手機機構件 攻電動車複合材料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積極收購CNC雕刻機、拋光機、清洗機等,強化智慧型手機機構件「玻璃+金屬」解決方案,並開發新型複合材料,鎖定智慧穿戴、擴增實境(AR)裝置、電動車等應用。工業富聯今天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富聯科技(蘭考)以自有資金收購鴻海全資子公司蘭考裕富精密科技持有CNC雕刻機、拋光機、清洗機等設備資產,交易價格人民幣約2.88億元(約合新台幣12.54億元),交易機台數量1281台。工業富聯指出,此次交易收購的機器設備,將用於玻璃項目研發,相關設備已除錯偵錯完畢,並經過客戶認證,有助工業富聯強化手機觸控螢幕玻璃層的研發基礎硬體條件,與現有的金屬手機機構件研發和生產能力互補。工業富聯表示,「玻璃+金屬」的解決方案,可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手機機構件綜合研發和生產能力,加速工業富聯手機機構件產品滲透程度,有利智慧型手機上游供應鏈整合。以此次收購機器設備為基礎,工業富聯表示,公司也研發新型複合材料,鎖定智慧穿戴、擴增實境、電動車等應用,強化機構件業務及電動車產業鏈的策略布局。工業富聯日前指出,高階折疊機精密機構件已出貨;穿戴裝置已進入多個新產品領域,例如真無線藍牙耳機(TWS)的高性能要求、健康手錶已量產,並有成品交付,預計明年可放量。工業富聯在電動車布局聚焦電驅電控、智慧車載以及工業互聯網3領域。
全球經濟將洗牌 陶冬:陸面臨百年之變
ABCDG將使全球經濟重新洗牌。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8日表示,大陸正面臨百年之變,尤其未來十年有四大改變,包括經濟增長模式、數據時代、碳中和及中美關係之變,將可能使全球經濟局勢重新洗牌,中國極可能靠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科技、資料中心、5G或6G超車美國。陶冬分析,由於各國對疫情掌控程度不同,2022年將出現各國經濟週期「錯位」,即美國為解決通膨問題,可能是全球唯一且率先升息的國家,並進行縮表,但大陸經濟成長減速,中國人民銀行勢必要增加流動性,進行定點放水,日本與歐洲可能不動,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向美元資產,市場波動加劇,尤其可能出現新興市場之亂。陶冬分析,每20~25年,大陸經濟就會出現形態上巨大變化,可能影響經濟的四大變化,一是經濟增長模式之變,過去十年大陸經濟成長吃的是水泥紅利及人口紅利,現差不多已走完水泥紅利,未來20多年將是數據紅利。其次為大經濟將由美式增長模式轉為德國式增長,即美式對服務業特別看重,占到七成,大陸過去一直強調製造業、服務業,同時金融業極其發達,尤其是股市,未來會轉為德國式,即建構完整製造業模式,金融及服務業重要性下降,尖端製造業將由國家引導。三過去大陸政策追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製造業、房地產等發展,現在改走「再分配」,共同富裕強調分配均勻和諧。第二項大改變,陶冬說是數據時代之變,即走入A(AI)、B(Blockchain)、C(Cloud)、D(Data Center)、及G(5或6G)時代,大陸是從中央領導層極重視新經濟,未來發展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更快,全球經濟將會重新洗牌。第三是碳中和之變,全球都在為減碳作努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宣布,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將衝擊各行業,未來國際間合作將更多。產品價格上漲將集中在新能源、新物料。四是中美關係之變,陶冬分析中美間將有改善的跡象,開始對話,美國對大陸懲罰性關稅會下降,在碳中和上會有合作,但很難見到根本性改善,中美之間未來就是國力與科技的競爭及更多非典型競爭。
迎倒吃甘蔗行情 雙鴻大進補
受惠手機VC與熱導管出貨暢旺,再加上產品反應成本上揚,價格順利調漲,雙鴻開出倒吃甘蔗行情,11月合併營收以14.8億元寫下歷史新高,累計前11月營收127.4億元,亦超前去年全年的122.1億元,今年營收篤定創高。隨著各項產品布局發酵,再加上新舊產品同步順利漲價以反映成本,雙鴻下半年營運漸入佳境,第三季率先繳出單季稅後盈餘3.3億元,季增1.53倍的佳績,以單季EPS 3.86元來到全年的高點,連帶推升前三季EPS來到8.77元,第四季亦不看淡。12月9日公告11月營收再度攀頂,以14.8億元寫下歷史新高,成功超越今年元月締造的13.41億元的高點,另月增和年增率也大躍進,分別來到22.7%及20.8%。雙鴻VC獲陸系手機OPPO、VIVO、小米、榮耀加持,再加上三星S系列、A系列回頭採用VC與熱導管,並自11月起開始交貨,是推升雙鴻VC出貨大躍進的原因,在新舊訂單加持下,樂看雙鴻今年第四季表現將更勝第三季,就連明年首季也可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繼站穩NB及繪圖卡散熱模組龍頭位置後,雙鴻積極轉向伺服器/資料庫中心/AI人工智慧等高速運算等高毛利的領域布局,日前傳出雙鴻已順利通過Intel新一代伺服器平台Eagle Stream認證,由於雙鴻原本就是AMD全系列產品散熱解決方案主要供應商,等於Intel及AMD兩大廠客戶都在手,除了舊有的產品線訂單強勁,在新客戶和新訂單持續挹注下,產品組合也在持續優化中,明年有機會力拚營收和獲利雙成長。法人推估,雙鴻明年來自手機散熱的營收挹注可望出現倍數成長。至於伺服器部分,今年因Whitley延後推出,出貨到今年下半年才放量,前三季營收占比僅15%,僅年增一成。不過隨著Intel及AMD均推出新伺服器產品,二者TDP(散熱設計功率)均同步增加,再加上Whitley伺服器散熱模組單價較Purley 提升約二成,預期Eagle Stream TDP持續增加,未來散熱模式將會再增加VC及水冷的散熱設計,散熱模組單價也有望再往上推升,明年來自伺服器的營收挹注年增率也可望將擴大至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