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伺服器CPU規格升級 嘉澤、優群 營運添動能
隨著英特爾及超微CPU推出新規格,桌機、伺服器等產品也逐漸改朝換代,帶動相關零組件升級,法人看好2022年新平台轉換需求,樂觀看待相關連接器廠嘉澤、優群等業者營運沾光。疫情推升遠居商機,伺服器、電腦等產品需求暢旺,嘉澤2021年營收達213.84億元、年增23.74%,創歷史新高,12月在缺料舒緩、拉貨回溫下,營收以22.5億元改寫單月新高,2021年前三季稅後淨利24.68億元、年增18.45%,每股盈餘23.82元。嘉澤主要產品包括CPU Socket、DDR插槽、I/O連接器、PIC連接器等,廣泛應用在PC、NB、伺服器等。2021年受惠新世代伺服器及桌上型電腦CPU轉換率提升,新品挹注動能下,嘉澤營運穩健成長。展望2022年,法人看好嘉澤將持續受惠伺服器CPU升級趨勢,兩大CPU廠預計2022年將分別推出Eagle Stream和Genoa平台,並採用DDR5、PCIe Gen 5,CPU socket的pin腳數也增加,隨規格升級帶動產品單價提升,加上伺服器2022年需求普遍不看淡,價量齊揚下,法人樂看嘉澤今年營收獲利更近一步成長可期。優群2021年營收30.16億元、年增16.09%,創歷史新高,前三季稅後淨利4.83億元、每股盈餘5.36元,優於2020年同期表現。展望2022年,公司看好微型沖壓件及Long DIMM產品有望倍數成長,將帶來不錯的成長動能,力拚2022年營收獲利更勝2021年可期。新CPU帶動DDR5轉換潮來臨,由於DDR5相較DDR4有更高的時脈和頻寬,在高頻高速、高效能運算的趨勢下,未來需求看漲。優群提到,由於公司Long DIMM產品是少數獲認證的SMT製程連接器廠,今年放量出貨下,營收占比可望挑戰20%,較去年大幅成長。微型沖壓件方面,包括Metal bar、Metal Fence、及應用在半導體封裝製程的Micro pin header,用於穿戴裝置的Metal Fence預計第三季開始量產出貨,Micro pin header持續送樣認證中,2021年微型沖壓件約占優群營收比重8%,隨各產品逐步放量出貨,2022年微型沖壓件占比同樣上看兩成。
連展投控技術獲青睞 蘋果找上門共同開發天線模組
蘋果 (AAPL-US) 積極拓展元宇宙,將推出 AR/MR 頭戴式產品,不過外電指出,蘋果該款產品因軟體、零組件問題,推出時程恐再遞延,市場傳,蘋果為加快腳步,天線模組找上台廠連展投控共同開發,連展投控不評論客戶,但證實最近確實與客戶有新 VR/MR 案子進行中。連展投控是控股架構,旗下無線通訊事業部門,現已分割成為連騰,連展投控持股 6 成,專注在天線模組相關技術,曾是宏達電VIVE,以及國內 VR、元宇宙新創 XRspace 等頭戴設備天線主要供應商,具備內置天線設計能力及出貨實績、技術成熟,加上集團原本就供應蘋果多項產品,經驗豐富,因此被蘋果青睞,找上共同開發。事實上,蘋果相當看重 AR/MR 發展,執行長庫克曾多次公開看好,AR 不僅能用於遊戲,也可應用在健康、教育、零售領域,具極大市場潛力,此外,分析師更認為,蘋果長年投入,目的就是以 10 年後 AR 頭戴裝置取代 iPhone。根據市場先前傳言,蘋果 VR 將是一款 MR 獨立頭盔、具備 M1 等級的處理系統,運用相機鏡頭提供 MR 體驗。不過,近期外電指出,蘋果頭戴裝置研發過程遇阻,面臨軟體、鏡頭等零組件開發難題,推出時程再度延後;市場解讀,蘋果找上台廠開發,也有要持續去除開發瓶頸的味道。連展表示,頭戴穿戴設備輕量化,對內部空間的要求至關重要,天線不但要能要能縮小體積並保持傳輸效率,連騰透過多樣化的製程,可以符合客戶所要求的目標。此外,連展也拓展電動車市場,目前除了有車內影音連接器產品,也透過客戶,間接打進電動車大廠充電樁供應商,今年起可望有逐漸發酵,公司看好,在缺料狀況舒緩下,營運可望擺脫近年低迷,力拚獲利表現。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今年筆電出貨將減3.3%,Q1淡季不淡
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去(2021)年筆電出貨因疫情帶動達2.46億台,創歷史新高,但市場近期卻雜音頻傳,且隨著全球完整施打疫苗人口突破五成,預期疫情帶動的相關需求漸收斂,今年出貨量將年減3.3%至2.38億台。其中Chromebook占比約12.3%;去年占比則約15.2%,隱含遠距辦公與教學等宅經濟效應所衍生的需求減退。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Chromebook受到日本政府教育標案收尾與美國市場保有量拉高漸趨飽和影響,去年下半年出貨量大幅衰退近五成。然受惠歐美企業陸續回歸辦公室,帶動商用換機潮,商用筆電出貨快速拉升補足缺口,反使去年第四季筆電出貨創下全年最高,達6,460萬台。此外,由於成熟製程IC缺料情況依舊嚴峻,使積壓訂單遞延至今年首季,有望淡季不淡,相較往年平均一成五的季衰退,預估將縮減至一成以內。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貨櫃船短缺與塞港問題,皆導致運輸時間拉長,從製造地中國出貨至美國的航運時間相較疫情前增加至原本的兩到三倍,筆電品牌雖皆已提前出貨並拉高空運比例因應,然運輸時間仍超出預期,恐使供應鏈各環節面臨下游客戶重複下單而導致最終庫存衝高,造成後續砍單風險。另外,此波由辦公室重啟帶動的商用換機潮,何時退場亦是影響今年筆電需求的一大變數。TrendForce指出,3月起業者將啟動筆電第一季的季末衝刺,若屆時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將可能導致終端通路庫存衝高,並使後續回歸常態的換機循環。
陸去年5G手機出貨量增逾六成,占比近76%
界面新聞報導,中國信通院1月14日公布,去(2021)年中國5G手機出貨量達2.66億支、年增63.5%,占同期整體手機出貨量75.9%,遠高於全球40.7%的平均水準。去年中國共有671款5G終端產品獲得中國工信部進網許可,其中491款5G手機、161款無線數據終端、19款車載無線終端,5G終端市場供給進一步豐富。
全球PC出貨上季年增1%、全年增15%;今年續看成長
新浪科技1月13日報導,根據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去(2021)年全球PC出貨量約3.41億台、年增15%,出貨量創2012年以來新高;其中,2021年第四季PC出貨量成長並不大,僅年增1%。聯想2021年出貨量占全球份額24.1%,排名第一,但相較2020年出貨量略減0.3%;惠普以21.7%排名第二,戴爾17.4%,蘋果8.5%,宏碁7.1%。Canalys表示,儘管2021年第四季全球PC出貨量僅年增1%,但2021年第四季全球PC市場營收年增11%,達到700億美元;2021年全年營收成長15%,達到2,500億美元。報告認為,2022年全球PC出貨量仍會繼續成長。
動力電池模組 台廠藍海
2025年全球鋰電池產業總產值預估將超過千億美元,影響電動車和綠能產業發展。台灣鋰電池廠商面對中日韓對手的絕對優勢,以及歐美國家急起直追,如何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值得關注。台灣先進電動載具協會創會理事長陳勇全表示,許多人對電池芯的生產製造不太瞭解,連在行業工作超過10年的人也是。台灣電池模組廠新普及順達,年產值超過千億元,每年獲利好幾個股本,談台灣電池產業不應只受限目前電池芯廠商的現況。電池芯是高投資、高技術門檻及高風險的行業,早期台灣電池廠投資以10億元起跳,10多年前中國業者投資規模至少100億元,近年國際間的動力電池廠投資已達千億元級數,即使財團企業也不敢輕易嘗試。陳勇全表示,台灣在電池模組領域算是很成功,可以再往動力電池模組發展。上游電池材料領域也有機會,最辛苦的中游電池芯,需有內需市場配合,才能走出一條路,若無國家政策支持,很難在國際市場競爭。陳勇全2000年加入耐能電池開始接觸鎳氫電池芯製造,發現除具備電池專業知識(包括電化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自動控制、電力電子等),也要與機械設備商協同開發,以及原材料廠商供應和配合研發,加上良好的管理團隊,才能做好一顆有競爭力的電池芯,這是許多傳統產業或電子業成功的老闆無法理解及認知。此外,電池芯產業絕非買國外設備、架設整條產線就可以,需要漫長的學習曲線,建立廠內技術(In-house technology),且不斷精益求精,提升電池性能,改善生產良率和降低成本,才能保有競爭力。在台灣經營電池芯廠,更要有開發國際市場的能力,以及後續應付客訴與各種狀況的準備。陳勇全說,對於存活到現在的台灣電池廠商,保持著敬意,畢竟箇中甘苦只有當事者才知道。
Chromebook 去年出貨攀峰
在北美教育需求暫時退場下,全球Chromebook在歷經四個季度的出貨高峰後,去(2021)年下半年全球出貨遽減,不過全年度仍在上半年單季出貨接連創高帶動下,衝出約近3,800萬台的新高紀錄,年增19%。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2年上半年Chromebook在教育市場備貨需求帶動下,出貨將回升至1,900萬台,全年度則仍有2,940萬台水準。此外,未來數年預期在數位教育及Chrome OS持續推進商用市場需求下,將有助全球Chromebook維穩出貨量在2,000~3,000萬台水準。受到COVID-19疫情突如其來地襲捲全球,激增的在家學習需求帶動Chromebook在2020年總出貨量首度突破3千萬台大關,去年第一、二季並延續強勁拉貨動能,單季分別有超過1,200萬及1,300萬台的季度出貨高峰表現,推升2021全年度再以3,780萬台的總量創高。不過TrendForce也指出,在美國及日本相關大型教育標案告一段落後,去年下半年Chromebook的出貨量較上半年攔腰砍,第三、四季僅分別出貨670萬及530萬台,而帶動全球PC市場持續攀高的主要成長動能,也在Chromebook退場後轉向商用/商務PC。以品牌業者的出貨比重來看,三星去年的Chromebook機款比重就占逾五成,宏碁也有高達三成占比,至於惠普在上半年的Chromebook機款比重亦超過三成,但下半年則大舉下滑,全年來看則占約18%。其它如聯想、戴爾及華碩,Chromebook約占17到12%不等。若以市場需求來看,來自美國市場需求仍占最大宗、高達75%,另Chromebook滲透率持續提升的西歐市場則占約15%,日本則在政府GIGA School教育標案拉貨逐步退場下,僅占達5%,TrendForce並預期,今年來自日本市場的出貨需求還將持續縮減。看好上半年度多是教育市場積極備貨的旺季,TrendForce認為今年上半年Chromebook各季度的出貨量仍將有逾800萬台及上看千萬台的歷年同期次高表現,但下半年則將與去年同期遽降的走勢類似,各季僅在500~600萬台左右。TrendForce預期,主要以教育標案為產銷模式的Chromebook,在政策效益逐漸退潮後不易再有激增的需求帶動,估2022全年Chromebook總出貨量約落在2,940萬台、年減逾兩成。但長期而言,正推動「數位印度計畫」的印度,有望成為刺激Chromebook下一波需求增溫的新興市場,但仍得視印度政府釋出的報價條件能否推升PC廠的生產意願。
緯創三路攻5G應用商機
緯創集團積極搶進5G應用商機,集結緯創資通暨旗下緯謙科技,與旗下網通廠啟碁科技及雲端運算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供應商緯穎科技,兵分三路布局,首階段目標力拚於今(2022)年第一季底前,分頭將與電信運營商、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等合作的5G專網解決方案,落地於各自的智慧工廠場域應用,要在下一波產業變革發酵前,提前為集團營運動能及競爭力備戰。緯創去(2021)年加速布局5G企業專網,第一季間即大動作攜手國內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策略聯盟、入股緯創旗下緯謙約達兩成持股,整合5G+雲端+AI的三方資源,由緯創將透過中華電的5G基地台建置場域內邊緣運算設備,連結緯謙在混合雲架構之產業雲端應用解決方案,聯手導入5G企業專網應用於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零售及智慧城市等應用市場。另一方面,投入O-RAN生態系、積極與許多SI合作的緯穎,除了在加入OCP雲服務陣營的這些年來,積極提升自身研發基礎能力、建立發話權與足以影響規格的實力,在5G專網布局方面,則透過微軟旗下虛擬化運作的雲原生網路解決方案、導入Cloud Native Private 5G。同時經由與啟碁完成符合O-RAN規格的end-to-end測試腳本驗證,並透過與工研院合作、對O-RAN軟體進行最佳化與相關工具開發,加速5G專網應用落地。目前緯創包括在竹科的高度自動化自有廠區內,已逐步落實利用5G企業專網應用於如AGV無人搬運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AI瑕疵檢測、AI人因工程、AIoT產線智慧調參、MR混合實境等智慧工廠的多項重點應用。同時旗下緯穎亦於南科廠,透過以本地核心網做5G專網,導入ARM及5G低延遲傳輸,加速更多AI及邊緣運算技術於智慧產線的應用。緯創去年在PC產業市況暢旺下,筆電、桌機、顯示器及伺服器等四大產品線出貨以逐季增溫的走勢向上,拉抬各季營收亦逐季維穩成長步調向上。其中,筆電、顯示器及桌機產品出貨紛紛在第四季衝上高峰,分別達750萬、430萬及242萬台水準,帶動單季營收亦有雙位數季增、年增幅,彈升至2,625.2億元,刷新歷年單季新高,全年度營收並以8,611.5億元來到僅低於2018、2019年度的歷史第三高。展望今年第一季,雖長短料及航運塞港缺櫃影響未退,且接連的新年、春節連假使得該季工作天數大幅縮減,但緯創仍預期在訂單需求存續之際,四大產品線的出貨動能皆相對去年同期正向,將沖淡以往的季節性影響,為其帶來淡季不淡的營運表現。
蘋果VR頭盔傳延至2023年推出
外電報導,蘋果虛擬實景(VR)頭盔發售時間可能推遲至2023年。消息人士表示,蘋果需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包括產品過熱、軟體及攝錄鏡頭等問題。蘋果從未向外公布VR頭盔的研製時間表,但根據早前的媒體報導,蘋果成立技術發展組,專門負責研發VR頭盔,並且打算在本年度應用程式研討會上,公開VR頭盔產品。分析師普遍預期,這是蘋果今年重點開售的產品之一。分析師擔憂,蘋果若推遲VR頭盔發售時間,可能導致元宇宙(metaverse)的發展受阻,因為蘋果推出VR頭盔,可望為市場帶來動力。
華為投資56家陸企 打造自家半導體鏈
受到美國制裁難以發展晶片業務的華為繞道而行,旗下投資公司哈勃持續加速動作,至今已經投資56家大陸半導體企業,外界關注華為長遠有望打造半導體產業鏈,並在晶片荒下鞏固供應商,財務上也有望受惠於大陸晶片熱獲益。華為在2019年4月成立深圳哈勃科技創業投資公司,隨後大幅展開對大陸半導體企業的投資。同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旗下晶片業務主力海思半導體發展大幅受挫,自此之後,哈勃的投資速度更加頻繁。據統計,哈勃的投資主要聚焦在半導體產業,在2019、2020年分別投資6家、23家公司。PitchBook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底哈勃共投資56家公司,意謂2021年哈勃投資數量達到27家,持續加碼,當中不少公司還拿到千萬美元規模的資金。在2021年,華為投資不少涉及車用半導體的公司,並且在當年8月,華為大手筆斥資4,600萬美元,投資光阻劑公司徐州博康。市場關注華為投資半導體背後的戰略意圖,認為在美國影響下,華為有意透過自身力量扶持大陸當地半導體、晶片產業鏈。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人士說法,憑藉哈勃投資,華為還能培養、鞏固未來潛在供應商,同時在大陸積極發展晶片展業的當下,華為的投資也有望獲得豐富的財務報酬。在當前全球鬧晶片荒的背景下,哈勃近年的投資更可能為華為占據先機,研究機構Omdia中國半導體研究負責人何暉指出,半導體行業的供應鏈非常長,華為透過廣泛投資,就可以在供應商那邊獲得優先供應。當地業者也盼望藉由華為的拉動,讓大陸半導體更快自給自足。報導引述業內人士分析,這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當前大陸晶片熱潮下企業湧出,讓華為不乏投資目標。
5G毫米波兩特性…推進元宇宙關鍵
5G毫米波可望實現真正的5G超高傳輸、超低延遲技術特性,成為落實智慧工廠、自駕車甚至元宇宙的關鍵技術,2022年冬季奧運將在中國大陸舉辦,將使用5G毫米波技術,除超高畫質直播,透過5G結合VR眼鏡,實現冬季奧運的冰雪世界。5G傳輸速度達1G以上,毫米波頻段較高,傳輸速度更可超過10G,加上超低延遲,可望實現自駕車、自動工廠、遠距醫療、智慧零售,以及AR、VR、4K、8K甚至是元宇宙需要龐大流量跟高網路速度的應用場域。大陸將在冬季奧運會場建構5G毫米波基礎建設,結合無人機、頭盔型微型攝影機、專業攝影機,透過5G毫米波網路,除可同時觀看七個高畫質直播,還可從運動員視角體驗,例如體驗滑雪速度與激情,進入滑雪元宇宙世界。台灣近期也積極投入5G毫米波布建,中華電信攜手廣達、啟碁、友訊、譁裕等台灣廠商,以5G毫米波網路,在兩廳院戶外藝文廣場與實驗劇場展現異地共演,提供多視角觀演與沉浸式劇場體驗,打造兩廳院新型態文化科技應用示範場域。
科技巨頭創新論壇 台廠入列
日本NTT與索尼(SONY)、英特爾等科技業巨頭瞄準2030年元宇宙、智慧應用等虛實整合需求,帶動網際網路數據量暴增及耗電量大幅成長趨勢,共同發起IOWN Global Forum(創新光合無線網路全球論壇),號召全球指標廠加入,台灣已有中華電信、台達電(2308)、緯創等共襄盛舉,要重新定義並加速未來創新通訊技術發展與應用落地。根據國際網路設備大廠愛立信預估,2021年以來全球行動網路流量成長近300倍,未來將持續呈現高速成長。而這僅是行動網路傳輸量,還有更多家庭、企業透過光纖網路傳輸也正呈現爆炸性成長,商機可期。NTT在2019年發表「IOWN概念」,更在美國設立「IOWN Global Forum」,邀集英特爾、索尼共同發起,歐洲電信業者Orange、台灣中華電信,設備商則有愛立信、諾基亞、思科,以及台灣的台達電及緯創,其他包含微軟、戴爾、豐田汽車、輝達、甲骨文,台灣工研院、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也參與。IOWN Global Forum認為,2030年全球包含元宇宙在內的虛實整合及各種智慧應用蓬勃發展,需要低於現在功耗100倍的用電量,高於現在125倍的網路傳輸容量,及低於現在200倍的延遲性,需打造開放及分散式的全光網路及新資訊架構。另外,為了符合相關趨勢發展,更要透過光學研發、分散式計算等領域的新技術來加速新通訊基礎建設的創新及應用,滿足未來爆量的網路傳輸及運算需求,並徹底改變目前全球的資通訊平台。據了解,IOWN Global Forum規劃2022年提出未來應用及技術需求,並進一步與國際標準組織結盟,從應用面來定義未來網路需求,並解構網路層及資訊層走向開放。中華電信表示,中華電信與NTT關係緊密,2020年便應邀成為第一批加入夥伴,共同投入未來技術的規劃。過去中華電信也是率先加入國際無線開放網路架構O-RAN聯盟的台灣業者。
鴻海攻元宇宙 FII當先鋒
鴻海集團強攻元宇宙,工業富聯(FII)當先鋒。看好元宇宙產業成長將帶網通、伺服器商機,工業富聯執行長鄭弘孟表示,2022年除了鞏固原有業務優勢外,將繼續在元宇宙、電動車和半導體三大領域深耕,開創公司第二成長曲線。工業富聯舉行全球年度工作線上會議,鄭弘孟說,元宇宙概念熱門,相關基礎建設需求大增,工業富聯在5G、WiFi 6等通信及移動網路設備訂單激增,雲計算產品出貨量也有雙位數增長。鄭弘孟表示,工業富聯往元宇宙、半導體及電動車領域轉型,主要基於三大產業的本質都是會產生與使用大量數據的產業,工業大數據的運用正是工業富聯的專長項目,足以為各行業提供數位轉型能力。工業富聯指出,元宇宙有多層架構,而工業富聯在基礎設施、人機互動、去中心化等方面都深入布局。Wi-Fi 6相關產品出貨量已經超過3,000萬套、5G基站及400G交換器相關產品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在5G專利數量上,工業富聯的年增長率超過70%,現在擴及5G+車聯網、5G+智能家居、5G+邊緣計算等領域,不斷拓展5G的應用價值。鴻海集團看好元宇宙未來商機,董事長劉揚偉曾指出,下一個產業兩件大事,「一個是電動車,另一個就是元宇宙」,鴻海一定會有元宇宙相關產品。不過,元宇宙產業距離大規模實際應用仍有段距離,鴻海集團相關布局主要以網通、伺服器為主,這也是工業富聯目前主要業務,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大廠樺漢也攜手網路巨頭Google,衝刺「工業元宇宙」領域。針對電動車產業鏈,鄭弘孟稱將真正解決電動車的輕量化、省電化及智慧化的需求作為布局的願景目標,將重點聚焦電驅電控零部件、車聯網跟智慧車載、工業互聯網賦能三個領域。半導體方面,鄭弘孟認為工業富聯本身即為一個極大的出海口,穩定的半導體量能至為重要。包含IC設計、晶圓加工、化學材料,以及晶圓測試、封測、設備製造,都會帶來龐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