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封控衝擊優群Q2展望;H2寄望新品導入效應
受到大陸封控影響,法人預期,連接器廠優群4月營收恐跌落至2億元以下,但隨昆山廠全面復工,公司已採三班制與庫存,全面支應客戶急單,5月營收可望顯著跳升,只是短期物流衝擊仍待觀察,第二季營收先看是全年低點,訂單遞延,下半年旺季動能更強。優群4月昆山廠受大陸封控政策衝擊不小,雖Hub倉有一個月庫存,但因客戶無法順利開工,也不願進料至廠內囤放,導致拉貨明顯下滑。法人預期,公司上月營收將跌破2億元,降至去年3月以來的新低。不過,優群指出,目前筆電客戶僅有少數第一季正式下調訂單,其餘還先維持預期或觀望,內部也持續關注後續情況。短期而言,因4月訂單遞延,客戶5月已有急單湧現,公司昆山廠上周五已全數復工,並採三班制因應,Hub倉存貨也可支應部分,以符合客戶所需。法人認為,隨筆電供應鏈第二季受封控衝擊不小,營收都可能下修,優群本季營收也先看會低於首季,但可望是全年低點,毛利率持穩首季,下半年包括DDR5、微型沖壓件都有新產品轉換或送客戶認證中,需求可期,加上上半年的遞延訂單顯現,傳統旺季效應可望更明顯。

總體經濟

出口連22紅 寫最強4月

出口持續暢旺,財政部5月9日公布4月出口414.6億美元,不僅寫歷年最強4月,也是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率18.8%,連22月正成長。財政部分析,在科技及數位轉型潮流、供應鏈瓶頸舒緩、國際原物料行情上揚三大因素加持下,出口表現仍活力充沛。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雖然2月以來因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中國大陸疫情升溫,為全球經濟帶來干擾,但慶幸出口動能仍在,4月出口11大貨類中,有九貨類呈現成長。以科技產品來看,電子零組件因為車用電子等需求維持強勁,加上晶片漲價效應,4月出口172.1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27.5%,是連36個月正成長,也是有史以來第二長的擴張周期。而資通與視聽產品儘管有歐美需求支撐,但來自陸港、東協的買氣,卻受到封城及整體消費端轉弱拖累,筆電等需求的疫情紅利消退,4月出口51.9億美元,年增率僅10.2%,表現不如以往,後續值得觀察。至於光學器材,則因面板客戶端採購保守,價格跌幅加深,使4月出口跌幅來到15.6%,連續六個月下降,出口規模9.2億美元也是22個月以來低點,在11貨類中僅贏過紡織品。傳產方面,礦產品在國際原油行情水漲船高下,4月出口15.6億美元,年增率近六成,其中航空用燃油更年增5.2倍,反映航空業復甦,另一方面也因去年基期較低。而運輸工具因全球新車產能不足,加上健身防疫概念,帶動歐美汽車、腳踏車維修市場熱絡,擴大相關零件下單;化學品在價量齊揚下,4月出口創單月新高;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的歐美買氣維持高檔。這三貨類出口年增率都在兩成到三成間。此外進口表現也不遑多讓,4月進口規模365.5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26.7%,連18紅,反映原物料行情上漲及出口引申需求;其中藥妝產品進口大幅成長八成以上,可能是採購抗新冠病毒口服藥陸續到貨。展望未來,蔡美娜表示,順季節走勢推估,5月出口規模值可能介於419億至434億美元間,代表將是歷年最強5月天,且有機會挑戰歷年單月前二高,年增率約在12%至16%間,將是連23紅。

陸4月出口年增3.9% 進口增0% 仍優於預期

在疫情衝擊下,各界關注大陸4月進出口數據,大陸海關總署9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按美元計,4月出口年增3.9%,優於預期的2.7%,但增速較3月大幅放緩。進口年增0%,同樣優於預期將衰退3.4%。按美元計,大陸3月進口衰退0.1%,出口年增14.7%。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大陸供應鏈壓力抬升波及4月工業生產,繼而拖累出口。而疫情衝擊擾動內需,亦令進口繼續承壓。前4個月,大陸出口人民幣(下同)6.97兆元,年增長10.3%;進口5.61兆元,年增長5%。數據顯示外貿增長放緩。首季中國出口年增13.4%,進口增長7.5%。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在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前4個月外貿進出口仍保持增長,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年增加4.7%。充分體現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的特點,大陸實現全年外貿保穩提質目標仍然有較好支撐。在岸人民幣兌美元9日開盤迅速走跌,跌破6.7,為2020年以來首次。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更跌破6.75,下跌逾300基本點(bp),續創2020年11月以來新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9日報6.6899,貶567bp。

電子資訊

訂單破紀錄 連接器廠Hirose獲利歷史高 股價逆飆

因車用、產業機器用連接器需求旺,提振日本連接器巨擘廣瀨電機(Hirose Electric)訂單破紀錄,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激勵今日股價逆勢飆漲。根據Yahoo Finance的報價顯示,截至台北時間9日上午10點05分為止,Hirose狂飆5.87%至17,670日圓,表現遠優於東證股價指數(TOPIX)的重挫1.49%,稍早最高漲至17,940日圓(漲幅達7.5%)、創逾1個月來(4月5日以來)新高水準。Hirose 9日公布上年度(2021年度、2021年4月-2022年3月)財報說明會資料指出,因來自產業機器、車用市場、消費性/行動裝置市場的需求旺盛,帶動訂單創歷史新高,提振合併營收年增22.6%至1,636.7億日圓、合併營益大增46.2%至407.7億日圓、合併純益大增57.8%至314.4億日圓,營收、營益、純益皆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上年度Hirose訂單額年增38.0%至1,964.5億日圓,年度別訂單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就部門別情況來看,上年度Hirose產業機器用連接器銷售額年增40%至564億日圓、智慧手機/手機用連接器銷售額年增7%至339億日圓、汽車/移動相關連接器銷售額年增23%至292億日圓、消費性/行動裝置用連接器銷售額年增19%至313億日圓。展望今年度(2022年度、2022年4月-2023年3月)業績,Hirose表示,中國「清零」政策、烏克蘭情勢等地緣政治風險預估將對電子業界造成重大影響,不過因車用、產業機器用電子零件需求將持續旺盛,預估合併營收將年增10.0%至1,800億日圓、合併營益將年增7.9%至440億日圓、合併純益將年增5.0%至330億日圓,營收、獲利有望續創歷史新高。Hirose預估今年度產業機器用連接器銷售額將年增15%、汽車/移動相關連接器銷售額將年增11%、消費性/行動裝置用連接器銷售額將年增15%、智慧手機/手機用連接器銷售額將年減1%。Hirose今年度設備投資額預估將年增23%至170億日圓、將創4年來(2018年度以來、186億日圓)新高水準。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4月28日公布統計數據指出,2022年2月份日本電子零件廠全球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月大增12.3%至3,326億日圓,連續第18個月呈現增長、增幅連2個月達2位數(10%以上)水準,且月出貨額連續第18個月突破3,000億日圓大關。其中,2月份日廠連接器出貨額成長17%至473億日圓,連續第18個月呈現增長。

出貨動能強 萬泰科4月營收年增49.86%

連接器供應商萬泰科技公告4月營收9.16億元,月增7.72%,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9.86%,中國4月雖然封城,但萬泰科物流順暢,且由於貨櫃運能持續轉好,加上部分3月訂單遞延至4月出貨,帶動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前4個月累計營收32.2334億元,年增40.95%。萬泰科發言體系今天提及原料部分,由於銅料與供應商簽訂長約,部分塑化料先前因船運不順中斷,除了備有庫存之外也已開發替代用料,因此整體料況無虞,旗下各式用線需求持續強勁,包括東南亞汽機車線、SpaceX網路用線、美國基礎建設用線,出貨數量均在預期之內。萬泰科目前持續正面看待第2季營運,東南亞廠除泰國運轉之外,越南擴廠預估第2季起設備陸續進駐,並逐漸開始貢獻產能,法人預計,萬泰科第2季營收可望優於首季,並呈現兩位數成長,有機會創下歷史單季營收新高。

散熱設備廠陷重災區

大陸封城重創PC鏈4月業績之餘,背光模組廠瑞儀、散熱廠建準與雙鴻、設備廠朋億也陷入重災區,因旗下大陸工廠停工與物流不順,4月業績明顯失色。瑞儀是台股績優生,截至去年已連續四年賺逾一個股本,公司原認為今年營運及訂單推升景氣走旺,不料大陸封城使得供應鏈大亂與出貨不順,4月合併營收大降至27.89億元,月減51.3%,年減43.4%,呈現腰斬走勢;前四月合併營收171.67億元,年減9.6%。散熱族群也難逃影響,建準受制於昆山廠停工,4月營收失守10億元大關,降至8.85億元,月減18.4%,年減21.1%,僅優於工作天數較少與農曆年休假的2月(2月營收為8.37億元)。另一家散熱廠雙鴻4月營收同步跌破10億元,降至9.63億元,月減6.2%、年減27.7%,業績同樣受到影響,顯示封城狀況衝擊供應鏈出貨。

陸封城效應 PC鏈4月營收跳水

大陸華東地區封城重創台資科技廠悶鍋正式引爆,PC鏈成為重災區,代工廠廣達、仁寶及品牌廠華碩5月9日公布4月營收都大跳水,較3月衰退至少39%。廣達、仁寶不僅營收從千億元以上急墜,出貨量更較3月幾乎腰斬,單月營收回到先前需求大好起飛前的起點,下探2020年2月來新低。廣達、仁寶、華碩4月營收大失色,凸顯大陸封控導致工廠停工、物流停擺的嚴重衝擊。業界期盼,隨著華東復工與物流逐步恢復,5月出貨狀況可望轉揚。廣達、仁寶3月營收還維持千億元以上高檔水位,4月同步大跳水。

陸封城效應 PC鏈4月營收跳水
 
廣達4月合併營收降至667.28億元,月減39.5%,年減21.3%,幾乎回到疫情帶來豐沛的遠距應用相關需求而開始帶動代工廠營運爆發的業績起飛點;前四月合併營收3,685.09億元,年增4.2%,勉強維持優於去年同期的態勢。廣達表示,4月筆電出貨320萬台,較3月減少47%。展望5月出貨,廣達認為,還要看大陸物流的改善情況,該公司將在5月13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屆時將公布首季財報,並進一步說明第2季與下半年展望。仁寶4月合併營收539.21億元,月減47.5%,年減39.7%;前四月合併營收為3,217.79億元,年減10.5%。仁寶表示,4月筆電出貨220萬台,較3月減少52%。仁寶認為,4月出貨量會是今年低點,5月和6月出貨一定會優於4月,目前正在加緊生產出貨,以滿足客戶需求,仍朝向第2季出貨量比第1季成長的方向努力。華碩4月集團營收333.89億元,月減39.3%,年減14.7%,為2020年6月以來低點。華碩4月品牌營收為295億元,年減19%;累計華碩前四月集團營收為1,718.12億元,年增10.6%。華碩指出,4月營收下滑,主要受大陸封控及物流不順影響。法人指出,華碩4月營收衰退除受華東封控影響外,近年獲利金雞母顯卡業務,今年來通路售價溢價幅度逐步縮減,也是影響業績的關鍵原因。華碩將於5月11日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首季營運結果及第2季展望。市調機構認為,雖然長短料問題逐步改善,但首季全球筆電出貨在高基期、新舊產品交替影響下,季減近兩成,展望第2季,受全球通膨升溫、俄烏戰事、大陸清零封控等三大黑天鵝影響,估出貨將再季減7.2%,年減逾15%。分析師預測,第2季全球前六大筆電品牌廠出貨都將較首季衰退。

台達電-11% 物流拖累

台達電5月9日公告4月合併營收272.74億元,月減11%,年增3%;前四月合併營收1,098.12億元,年增11%。台達電指出,4月營收結構中,電源與零組件約占60%,基礎建設約26%,自動化約14%。台達電日前於法說上指出,大陸上海、昆山封城,導致當地供應鏈材料無法順利生產或運輸,旗下吳江廠4月產能受不小影響,觀察5月是否可改善。此外,近期手機、NB/PC市場終端需求出現不少雜音,不過台達電的產品線很多,以NB/PC而言,目前客戶仍積極催貨,但因疫情、戰爭及通膨等變數多,情況更為複雜,仍視5月過後物流上軌道與否,才能進一步確認。台達電預估,今年資本支出年增一至兩成,再創新高。去年台達電資本支出逾230億元,年增29%。

雙A出招 要甩開三利空

PC市場籠罩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大陸封控等三大烏雲,「台灣雙A」華碩、宏碁出招因應,力求PC業務維持成長。其中,華碩持續差異化路線,主打OLED螢幕筆電,並祭出「跨界出圈」策略;宏碁則靠董事長陳俊聖口中的尋找PC「新興奮點」如愛地球系列產品,以及非PC事業子公司「小虎隊」勝利方程式 ,力拚業績成長。華碩是今年少數PC品牌廠中,喊出持續維持增長的業者。華碩全球副總裁暨個人電腦事業部總經理李益昌分析,華碩看好創作者市場將持續增長。而在輕薄筆電方面,華碩選擇在螢幕上施力,與韓廠三星策略合作,華碩看好OLED是重要成長武器。此外,華碩看好因疫情解封,商用市場將為成今年另一大增長主力,而電競機種將持續蓬勃發展。同時,華碩也將持續「跨界出圈」策略,藉由與不同領域專家、公司、意見領袖合作、擴大用戶群。宏碁方面,陳俊聖表示,今年不見得都是壞消息,有些趨勢變有些不變,節能減碳就是不變,所以宏碁推出愛地球產品線「Vero 」,並持續更新產品線。他認為,市場需求是創造出來的,隨著新的使用模式、興奮點出現,可望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並預告宏碁將在18日的全球發表會端出新品。此外,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宏碁已針對旗下子公司推出「老虎計畫」,不僅希望宏碁集團能靠非PC產品線等新業務增長,也希望子公司「小老虎」能掛牌上市。陳俊聖指出,老虎計畫已找到勝利方程式,宏碁已經掌握如何孵化新事業。

宏碁智通智慧停車充電樁 在台南啟用

臺南市政府5月6日攜手宏碁集團旗下宏碁智通舉辦「臺南市第二期智慧路邊停車計費系統興建營運移轉案(簡稱臺南BOT二期)」第一階段上線記者會,並由臺南市長黃偉哲、臺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宏碁公司暨宏碁智通董事長陳俊聖、宏碁智通總經理游明豐進行智慧停車充電樁啟用儀式,正式宣告充電樁進入路邊停車系統,「隨停隨充」的新體驗將提供民眾更智慧、便利的行車環境。宏碁智通總經理游明豐表示:「隨著台灣發展2050淨零碳排政策,企業更是朝向ESG、及環保永續拓展新商機。根據監理所統計,台灣純電車去年度領牌數達7,276輛、年增率超過14.4%,近5年的成長皆以倍數攀升,快速成長的趨勢將帶動相關產業迅速崛起,也是充電樁建置的最大推力。宏碁智通超前部屬,率先於路邊停車環境推出智慧停車充電樁,除了為政府機關建置充電樁基礎建設提供最佳解方之外,亦為永續環境盡一己之力。」宏碁智通自行研發之智慧停車充電樁不僅內建7kW的AC充電槍,亦整合智慧車牌辨識,除可開立停車單外,還可搭配車擋或其他管理方式,減少燃油車占用、久停等問題;藉由「充電前後3+3」之步驟即可於路邊環境完成充電計費及繳費,計費方式將參照市府建議停車與充電費分開計算,現場繳費亦支援多元支付。除此之外,搭配電子票證,無須綁定會員,即可提供充電與再停車收費服務,讓「隨停隨充」的服務大幅升級路邊停車的便利性。臺南BOT二期首階段上線近500席智慧停車格,都將全面升級為新一代智慧停車柱,路段涵蓋臺南市北區台南公園周遭、南區部分路段、以及安平區市政園區等地,除此之外,其中12席智慧停車格將設置智慧停車充電樁,具備完整停車、充電計費功能。為鼓勵更多民眾使用智慧停車格,自5月6日起推出多重智慧路邊停車及充電優惠,邀請所有民眾一同體驗「隨停隨充」台南任你遊的樂趣。

廣明 衝刺機器人業務

廣明衝刺機器人業務,旗下達明加速進軍半導體產業,重點鎖定後段製IC封裝、測試等領域,目前已打入國內指標封測大廠,並從機械手臂出貨進化為提供半導體產業一站式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廣明看好,隨著疫情解封,今年機器人業務表現將優於去年。廣明表示,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增溫,在各廠商大喊產能擴張之際,如何提升產能利用率與降低產線停機時間,成為半導體廠積極改善的課題,轉向智慧製造是產業不可逆的趨勢。達明智動化以協作機器人原廠的角度出發,整合多年的自動化系統整合經驗,專門提供半導體產業一站式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受惠疫情逐步舒緩,在市場需求復甦下,廣明2021年機器人出貨量年增20%至30%。

衝電池材料 陸企加速擴產

為了健全電動汽車(EV)產業鏈布局,並鞏固車用電池領域的優勢,針對電池的四種主要材料,中國13家大型廠商敲定了總計約人民幣(下同)710億元的設備投資計劃,將在未來幾年積極擴產。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中國13家主要鋰離子電池材料廠商2021年12月~2022年4月公布的工廠新建和增產計畫,顯示在日本、韓國、美國業者的追趕下,中企正打算在車用電池領域大展拳腳。譬如,全球最大的隔離膜(絕緣材料)廠商雲南恩捷新材料董事長李曉明近日強調,希望將全球市占率從2021年的31%提高至2025年的50%,並為此新宣布200億元規模的投資。雲南恩捷新材料近年透過在中國收購工廠迅速增加產量,並在2019年前後,從日本旭化成手中奪走了電池隔離膜全球市占首位的寶座。雲南恩捷新材料的客戶廣泛,包括中國寧德時代、比亞迪、松下、韓國三星集團和LG集團等。由於是「在與客戶簽署銷售合同之後敲定增產」,因此不存在過剩產能隱憂的問題。另外,電解液大企業江蘇國泰國際集團也將在浙江、福建和波蘭新建工廠。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統計,從鋰離子電池的四種主要材料的全球市占率來看,中國企業2020年佔到62%~81%,比2012年大幅提高11~37個百分點。日本企業的市占則相應的下降。報導指出,中國企業的優勢是價格競爭力。尤其建構能應對大量訂單的生產體制,大規模採購鋰、鈷和石墨等原材料,容易降低生產成本。加上中國政府的補貼也很夠份量,雲南恩捷新材料在2019~2021年間,每年將1億元以上轉化為利潤。日本業者表示,對日本大型企業來說,希望避免在零組件領域與獲得國家補貼支援的中國企業形成「消耗戰」。例如,東麗在超薄和電壓容差卓越的高性能隔離膜領域仍掌握較高市占率,並打算將投資轉向高價位產品。

鴻海加碼電動車布局

鴻海衝刺電動車布局,5月9日公告透過子公司再次投資3,750萬美元(約新台幣11.15億元),參與海外重要電動車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增資,藉此擴大美國電動車製造能量。
Foxconn EV Technology是鴻海集團在海外布局電動車事業的重要公司,去年11月鴻海與美國商用電動皮卡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簽署俄亥俄州Lordstown廠房最終資產購買協議,Foxconn EV Technology即是投資主體。鴻海表示,此次增資主要目的為長期投資。供應鏈人士表示,鴻海與Lordstown的談判樂觀,才會持續增資鴻海俄亥俄州電動車工廠,意味對美國電動車製造信心十足。根據公開資訊站訊息,鴻海透過多家子公司掌握Foxconn EV Technology股權,包括PCE Paragon Solutions Kft.持股60.8%、Foxconn Assets Management LLC.持股19.4%,Foxconn eMS Inc.持股9.4%。Lordstown Motors在4月底時宣布,與鴻海的製造代工協議仍未取得共識,雙方將廠房購買與產品共同開發協議截止日期從4月30日延長至5月14日。鴻海當時回應,「雙方仍積極且正面的協商細節,整體進度尚符合公司預期」。Lordstown與鴻海於去年11月簽署資產購買協議(APA),Lordstown以2.3億美元出售廠房及設備給鴻海,但不包括輪轂電機裝配線、電池模塊和電池包資產。鴻海去年已支付頭期款1億美元,並在今年2月1日及4月15日各支付5,000萬美元,餘額3,000萬美元預計在交割日支付。今年3月初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我們購買Lordstown的資產、廠房設備,計劃相當順利。量產相關的,我們都在做,下一輪資金需求,這個他們要自己去處理。」

行事曆